-
公开(公告)号:CN111384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811607024.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聚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电流正负桥并联变流器,包括直流总输出母排、直流分支母排和交流母排,每个直流总输出母排上安装3个直流分支母排,直流分支母排两个侧面均设有晶闸管,对应的晶闸管之间设有软连接排,软连接排内侧设有快速熔断器,快速熔断器与交流母排连接。采用6个总桥臂斜对称布局的方式构成正组三相桥式变流器和负组三相桥式变流器,有效的降低了大电流变流器运行时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感抗压降带来的均流系数下降和变流器功率因数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141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23970.2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球马克装置的脉冲电流快速下降磁场线圈电源,所述磁场线圈电源是作用于球形托卡马克装置极向磁场线圈的提供环压的电源,能够使球形托卡马克装置的脉冲电流下降速度达到MA/s数量级;所述磁场线圈电源包括电容C、反并联二极管D1、全控型开关器件S、电感续流电路,所述电感续流电路包括续流二极管D2、续流电阻R,线圈电感Load为球形托卡马克装置的磁场线圈。本发明增加脉冲电流下降速度的电源拓扑,使脉冲电流快速下降,解决了球形托卡马克装置的脉冲电流快速下降慢不能提供高环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389646.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nventor: 陈俊宏 , 张潇鹏 , 宣伟民 , 李维斌 , 王英翘 , 姚列英 , 郑雪 , 戢洋 , 夏于洋 , 叶强 , 徐玉麟 , 邓茂才 , 张建 , 甘辉 , 金庆华 , 陈勇 , 范臻圆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储能式电流下降斜率可调电源。本发明包括储能电容、二极管、晶闸管SCR、电感负载和调节模块,其中储能电容正极与反并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后与晶闸管SCR的阳极连接,晶闸管SCR的阴极与调节模块组合的正极连接,调节模块组合的负极连接到电感负载的正极,电感负载的负极连接至储能电容的负极和反并联二极管的阳极。本发明能够解决多开关管串联均压的问题,解决电流脉冲下降斜率调节的问题,阻断相关线圈在电源不工作时的所有续流回路防止从装置变化磁场中感应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55801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73367.7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nventor: 陈勇 , 徐丽荣 , 胡浩天 , 康莉 , 任岷 , 李华俊 , 彭建飞 , 王海兵 , 何金成 , 戢洋 , 廖超 , 高定强 , 冉文杰 , 甘辉 , 邓茂才 , 金庆华 , 张建 , 王英翘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脉冲发电机组转子短接式滑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8500kw电机、滑差装置、主监控PC机、PLC主站和滑差控制柜和设置在滑差控制柜内的若干套滑差控制装置;8500kw电机分别与滑差装置和滑差控制柜连接,所述每套滑差控制装置内包括:变频器、滑差PLC子站、通讯控制模块和电流测量装置。本发明实现了高参数和高精度的滑差启动方式控制,能够满足大功率脉冲发电机组频繁启动和进行多套滑差控制装置的连锁控制的技术要求,能够满足机组启动安全并按照给定电流稳定加速。
-
公开(公告)号:CN11138486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07024.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聚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电流正负桥并联变流器,包括直流总输出母排、直流分支母排和交流母排,每个直流总输出母排上安装3个直流分支母排,直流分支母排两个侧面均设有晶闸管,对应的晶闸管之间设有软连接排,软连接排内侧设有快速熔断器,快速熔断器与交流母排连接。采用6个总桥臂斜对称布局的方式构成正组三相桥式变流器和负组三相桥式变流器,有效的降低了大电流变流器运行时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感抗压降带来的均流系数下降和变流器功率因数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018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073367.7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nventor: 陈勇 , 徐丽荣 , 胡浩天 , 康莉 , 任岷 , 李华俊 , 彭建飞 , 王海兵 , 何金成 , 戢洋 , 廖超 , 高定强 , 冉文杰 , 甘辉 , 邓茂才 , 金庆华 , 张建 , 王英翘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脉冲发电机组转子短接式滑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8500kw电机、滑差装置、主监控PC机、PLC主站和滑差控制柜和设置在滑差控制柜内的若干套滑差控制装置;8500kw电机分别与滑差装置和滑差控制柜连接,所述每套滑差控制装置内包括:变频器、滑差PLC子站、通讯控制模块和电流测量装置。本发明实现了高参数和高精度的滑差启动方式控制,能够满足大功率脉冲发电机组频繁启动和进行多套滑差控制装置的连锁控制的技术要求,能够满足机组启动安全并按照给定电流稳定加速。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462235.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托卡马克试验的励磁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励磁控制技术领域;基于等离子体放电需求波形解析出励磁数据;由时序信号触发励磁工作,完成当前离子体放电需求波形的励磁任务;本发明根据离子体放电需求波形解析出励磁数据,结合时序信号触发励磁工作,完成离子体放电需求波形的励磁任务;基于CompactRIO下位机的脉冲发电机励磁控制器能稳定可靠地运行于发电机脉冲式输出的复杂工况中,具有功能配置与拓展灵活、人机交互友好、硬件结构紧凑坚固等特点;完成实时可靠的高精度励磁反馈控制,满足高参数托卡马克装置对于脉冲发电机励磁控制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78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921625.0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液体软起动领域,具体属于超大功率立式绕线异步电动机滑差调节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功率滑差调节器装配极板;绝缘电解液箱内盛有液体电阻,定电极组件设置在绝缘电解液箱内靠近底部位置,动电极组件设置在定电极组件正上方,外部驱动装置可驱动动电极组件在绝缘电解液箱内上下运动,并可向下运动至与定电极组件相接触配合。动电极组件的下降过程:电机定子电流作为动电极组件下降速度的判断依据,电流差值越大,下降速度越快;电流差值为定子电流实际值与定子电流设定值差值;上升过程:电机放电前,提升动电极组件到预定位,以避免电动机对电网的冲击电流;预定位设定通常依据由于电机放电导致的电动机转速下降幅度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78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21625.0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液体软起动领域,具体属于超大功率立式绕线异步电动机滑差调节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功率滑差调节器装配极板;绝缘电解液箱内盛有液体电阻,定电极组件设置在绝缘电解液箱内靠近底部位置,动电极组件设置在定电极组件正上方,外部驱动装置可驱动动电极组件在绝缘电解液箱内上下运动,并可向下运动至与定电极组件相接触配合。动电极组件的下降过程:电机定子电流作为动电极组件下降速度的判断依据,电流差值越大,下降速度越快;电流差值为定子电流实际值与定子电流设定值差值;上升过程:电机放电前,提升动电极组件到预定位,以避免电动机对电网的冲击电流;预定位设定通常依据由于电机放电导致的电动机转速下降幅度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02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23507.8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量电容并联连接的均流电路结构及球马克装置电源,单组电容结构包括若干个电容、正组连接排和负组连接排,若干个电容并联连接,所有电容的正极均连接到正组连接排上,且正组连接排连接所有电容的正极后沿电容排列方向A出线;所有电容的负极均连接到负组连接排上,且负组连接排连接所有电容的负极后沿电容排列方向B出线,走线方向在最后一个电容处旋转180度转变为沿电容排列方向A,并与正组连接排的出线汇总接出形成回路;方向A与方向B平行且方向相反。多组电容结构包括多组单组电容结构,且多组单组电容结构并排设置形成电容组并联矩阵结构。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器件的情况下,即可让电容组并联矩阵结构达到均流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