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3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7898.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宁夏大学 , 兰州交通大学
IPC: G06N5/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时空超图的生态保护红线风险知识图谱结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风险领域的知识数据源,根据知识数据源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风险领域的知识体系的构成元素,将构成元素的语义描述抽象表达为生态保护红线风险知识本体;构建知识三元组,形成三元组知识图谱;定义的知识表达规则和实例数据,抽取具有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的图节点和图边,定义映射规则;对三元组知识图谱中的图节点和图边进行结构优化,得到结构优化的知识图谱。以此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风险建模需求,并且能够直接表示多个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更精确的风险源辨识和传播模式挖掘。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0794.7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文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电阻式全自动可通信记录水位计,包括包括水位测量电阻群、电流计以及MCU,所述电流计连接所述水位测量电阻群,所述MCU连接所述电流计,所述水位测量电阻群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上均匀布置了若干电阻,所述第一导线靠近电阻的一侧暴露在空气中且与所述第二导线上的电阻距离近,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水位测量不精确、数据不能实时上传计算、无法与智能设备联动的问题,使水位测量具效率,而且可以循环使用,最重要的是节约人力和时间,可拆卸模组的设计可以使得故障率大幅度降低,整个系统能自动化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391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493504.7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渐进增强的地灾知识图谱及其自动补全方法,包括基于多传感器观测数据融合增强的地灾场景要素提取,所述传感器将用于获得具有丰富时空信息的场景要素信息库,将用于生成具有实体节点及关系连接的场景多元组图模型;涉及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谱聚类算法思想构建关系权重约束的知识表征学习,利用大量多元组图模型训练加权聚类的知识表征学习算法用于知识图谱的补全,涉及面向存在缺失问题的地灾知识图谱的渐进自动补全。有益效果为:将图模型与图计算相结合,研究了地灾场景中数据的结构及知识的挖掘,实现了地灾知识图谱的自动补全,可为应用知识图谱的后续分析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78137.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穿珊瑚礁岩隧道施工地表坍塌处理结构,包括:防护层、混凝土填筑层、挡土墙和多个加强柱;所述防护层设置于地表塌陷区的内表面;所述混凝土填筑层填筑在所述地表塌陷区的内部;所述挡土墙设置于所述隧道的内部,用于对掌子面塌陷区进行支撑。本发明提供的下穿珊瑚礁岩隧道施工地表坍塌处理结构通过在地表塌陷区的内部设置防护层,以及设置混凝土填筑层封闭整个地表塌陷区,配合挡土墙避免土体进一步的塌陷,且通过打孔压注多个加强柱,使加强柱延伸至隧道上方的岩土层中以及部分与隧道错开设置的加强柱延伸至隧道顶部下方,加强掌子面上方土体的整体性及强度,为后续的隧道继续施工创造稳定的岩面和安全的施工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1012.3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频繁移动模式的优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轨迹数据,目标轨迹数据包括训练数据;构建图神经网络,将训练数据转化为目标图子图集合,利用目标图子图集合,根据图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对图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图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图子图集合得到频繁移动模式节点集合,再根据图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更新频繁移动模式节点集合,得到频繁移动模式。以此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图神经网络的优势,提高计算效率,突破了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在效率不足上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7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650523.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渗透试验压样器,包括底端固定板、顶端固定板以及四根精密导杆,顶端固定板通过法兰滚珠母丝套装有精密升降丝杆,精密升降丝杆顶端装有手摇转盘,底端固定板与顶端固定板之间设有中间活动压板,中间活动压板通过四个精密直线轴承套在精密导杆上,中间活动压板顶面固定有轴承端盖座,精密升降丝杆底端套装有位于轴承端盖座内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和挡圈,中间活动压板底端中央焊接有固定钢管、连接母丝、两个半圆卡扣管,半圆卡扣管外壁套有快装卡箍,半圆卡扣管内下端通过卡槽卡住不锈钢渗透环刀上端沿。有益效果:移动精密,活动自如;拆装便捷,连接可靠,结构尺寸小巧,重量轻,试验操作方便;便于将压样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1451.1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散元计算即时估算离散介质密实度的方法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选择N个代表性抛石,对代表性抛石进行三维轮廓扫描作为抛石体颗粒生成的模板;设置抛石体的投放区域,利用自重下落法随机生成抛石体颗粒,进行分层自重沉积,构成自然堆积的抛石体三维基床模型;采用锤夯/振动模拟方法对抛石体三维基床模型进行密实,在间隔时间或间隔时步内更新密实区域地表面貌的变化,估算出密实区域的局部密实度变化与整体区域的密实度变化。本发明通过设计工程的需求,在PFC3D计算平台中模拟荷载施加后对抛石体密实度的影响,利用密实度与荷载施加的模拟工艺参数的关系,来指导实际工程参数优化,提高工程实施工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50523.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渗透试验压样器,包括底端固定板、顶端固定板以及四根精密导杆,顶端固定板通过法兰滚珠母丝套装有精密升降丝杆,精密升降丝杆顶端装有手摇转盘,底端固定板与顶端固定板之间设有中间活动压板,中间活动压板通过四个精密直线轴承套在精密导杆上,中间活动压板顶面固定有轴承端盖座,精密升降丝杆底端套装有位于轴承端盖座内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和挡圈,中间活动压板底端中央焊接有固定钢管、连接母丝、两个半圆卡扣管,半圆卡扣管外壁套有快装卡箍,半圆卡扣管内下端通过卡槽卡住不锈钢渗透环刀上端沿。有益效果:移动精密,活动自如;拆装便捷,连接可靠,结构尺寸小巧,重量轻,试验操作方便;便于将压样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13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931828.4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型空心抗滑桩,包括前桩和后桩,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前桩包括桩前端一和桩后端一,所述桩前端一和所述桩后端一之间设置有空心孔一,所述后桩包括桩前端二和桩后端二,所述桩前端二和所述桩后端二之间设置有空心孔二,所述前桩靠近所述横梁处设置有前桩凸块,所述后桩靠近所述横梁处设置有后桩凸块,所述前桩凸块和所述后桩凸块均位于所述横梁下方,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的底部贯穿滑带且位于滑床内,所述前桩和所述后桩的顶部位于滑体内,所述前桩的内部嵌有钢筋一,所述后桩的内部嵌有钢筋二。有益效果:充分发挥了桩间土体的土拱效应,更有利于抗滑桩对滑坡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14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95606.4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用多向便携式钻机支架上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连杆枢纽和位于所述连杆枢纽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连杆枢纽的顶端开设有球铰转动槽,所述球铰转动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球铰,所述球铰的顶端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球铰连杆,所述球铰连杆的顶端设有钻机承载基座。本发明装置折叠后可随身携带,适应性强;两侧支撑支架能够节省支架的成本费用,经济高效;通过球铰以及连杆枢纽能够实现钻机的多向调整和位置确定,节省人力和调节时间;通过装置按钮操作即可实现上水操作,并可以根据水流的大小进行调整,方便快捷,满足隧道、巷道等工程现场快速施工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