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250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180042815.0

    申请日:2011-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确保电池异常时的安全性并抑制电池使用时的容量或输出功率的降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在锂离子二次电池(20)中,在电池容器(7)中收容有正负极板经由隔板而卷绕的电极组(6),注液有非水电解液。正极板在铝箔(W1)的两面形成含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正极合剂层(W2)。在正极合剂层(W2)的表面形成含有阻燃剂的磷腈化合物和具有离子传导性的粘合剂的聚环氧乙烷的阻燃剂层(W6)。负极板在轧制铜箔(W3)的两面形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碳材的负极合剂层(W4)。用聚环氧乙烷确保离子传导性,在因电池异常而电池温度上升时,磷腈化合物进行分解。

    非水电解液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2504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80042815.0

    申请日:2011-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确保电池异常时的安全性并抑制电池使用时的容量或输出功率的降低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在锂离子二次电池(20)中,在电池容器(7)中收容有正负极板经由隔板而卷绕的电极组(6),注液有非水电解液。正极板在铝箔(W1)的两面形成含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正极合剂层(W2)。在正极合剂层(W2)的表面形成含有阻燃剂的磷腈化合物和具有离子传导性的粘合剂的聚环氧乙烷的阻燃剂层(W6)。负极板在轧制铜箔(W3)的两面形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碳材的负极合剂层(W4)。用聚环氧乙烷确保离子传导性,在因电池异常而电池温度上升时,磷腈化合物进行分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