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47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80082560.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防止连接可靠性的降低。端子零件(T)装配于具有基板收纳空间(20)的壳体(10),具有:连接端子(30),具有与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20)的电路基板(71)接触的弹性接触片(36);和保护端子(50),与连接端子(30)分体,装配于连接端子(30),连接端子(30)相对于保护端子(50)能在保护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移动,在保护位置上,将弹性接触片(36)收纳于保护端子(50)内,在连接位置上,设为使弹性接触片(36)向保护端子(50)的外部露出而能与电路基板(71)接触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7470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80082560.X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防止连接可靠性的降低。端子零件(T)装配于具有基板收纳空间(20)的壳体(10),具有:连接端子(30),具有与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20)的电路基板(71)接触的弹性接触片(36);和保护端子(50),与连接端子(30)分体,装配于连接端子(30),连接端子(30)相对于保护端子(50)能在保护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移动,在保护位置上,将弹性接触片(36)收纳于保护端子(50)内,在连接位置上,设为使弹性接触片(36)向保护端子(50)的外部露出而能与电路基板(71)接触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42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713.3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
Abstract: 提高止动体相对于壳体的保持力。阴侧连接器(F)具备阴侧壳体(10)、相对于阴侧壳体(10)从后方插入的阴端子零件(27)、以及安装于阴侧壳体(10)的止动体(36),止动体(36)能够在容许阴端子零件(27)相对于阴侧壳体(10)的插入的临时卡止位置与防止插入到阴侧壳体(10)的阴端子零件(27)脱离的正式卡止位置之间向与阴端子零件(27)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在阴侧壳体(10)形成有移位限制部(18),在止动体(36)形成有当止动体(36)位于正式卡止位置时能够与移位限制部(18)从前方抵接的钩挂部(43)。
-
公开(公告)号:CN10817462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680057305.3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在将线束与多个电气部件电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其构成的简化。连接器单元具备装入电气部件的连接器、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装入电气部件的连接器构成为能够装入于电气部件而与该电气部件成为一体。第1连接器具备与线束的多根电线连接的多个端子。第2连接器包括能够与电线连接的至少1个端子。装入电气部件的连接器具备:端子,在一个端部设置有连接器端子部,另一个端部能够与所述电气部件电连接;中继端子,在两端部具有连接器端子部;以及连接器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92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4100.1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2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电路板顺利插入到壳体。在端子零件(30)形成有弹性接触部(33),弹性接触部(33)弹性地接触到被插入于基板收纳空间(16)的电路板(40)。在端子收纳室(13)的前端部形成有前壁部(17),前壁部(17)与被插入于端子收纳室(13)内的端子零件(30)抵接。在前壁部(17)形成有接受部(21),在端子零件(30)的前端面形成有嵌合部(34),嵌合部(34)以向基板收纳空间(16)侧的相对移位被限制的状态嵌合到接受部(21)。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9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80083016.7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端子零件(40)插入的壳体(10)和安装于壳体(10)的止动体(70)。止动体(70)具有:后止动部(74),限制端子零件(40)的后退;和前止动部(73),限制端子零件(40)的前进。
-
公开(公告)号:CN1147310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80536.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2
Abstract: 连接器(100)具备:壳体(10);电路基板(80),沿着宽度方向配置于壳体(10)的基板插入部(15);以及连接构件(41),配置于壳体(10)内,具有与电路基板(80)的导电部(81)连接的触点部(57)。连接构件(41)构成为能在宽度方向摇头。
-
公开(公告)号:CN110800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3707.7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ECU(1)具备电路基板(10)、固定于电路基板(10)的连接器(20)、以及将电路基板(10)和连接器(20)覆盖的树脂部(50)。连接器(20)具备壳体主体(22)和从壳体主体(22)突出的夹断接受部(27)。夹断接受部(27)具备:凸缘部(28),其从壳体主体(22)向外侧突出;和可挠壁(29),其从凸缘部(28)延伸,以越往顶端而去越接近壳体主体(22)的方式倾斜,可挠壁(29)的一部分埋设于树脂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0671672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580049376.4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能够避免在止动体插通孔内发生短路。止动体插通孔(15)内设置有短路防止壁(18),短路防止壁(18)将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腔体(11)之间隔开。在止动体(13)上,沿各个腔体(11)的排列方向设置有多个框状部(20),且各个框状部(20)形成为能够与对应的腔体(11)连通,并且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框状部(20)之间沿所述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形成有退避槽(32),且通过退避槽(32)在止动体(13)的组装方向的前端部开口,从而能够避免止动体(13)与短路防止壁(18)发生干涉的同时,将止动体(13)组装到止动体插通孔(15)。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17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680050788.4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2
Abstract: 实现接触可靠性的提高。在设置于壳体(10)的可动部件(30)形成有覆盖部(32)和接受面(34),当电路板(41)插入到电路板收纳空间(15)时,覆盖部(32)将电路板(41)的插入到电路板收纳空间(15)的插入方向顶端的插入端边缘部(45)覆盖,接受面(34)被电路板(41)按压而使可动部件(30)与电路板(41)一体地向电路板收纳空间(15)的里侧移动。在可动部件(30)和电路板(41)形成有卡止部(38、46),通过卡止部(38、46)相互卡止,从而使可动部件(30)与电路板(41)一体地向从电路板收纳空间(15)拔出的方向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