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30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080073158.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送风机(1)具备流体导入箱(10)、吹出导入至流体导入箱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至少一方的风扇(30)以及收容风扇的壳体(50)。送风机具备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内外分离了的状态下导向风扇的筒状体(72)和形成使空气流入筒状体的内侧的空气入口的筒上端部(71)。壳体在轴向的一侧设有形成向风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61)的吸入口形成部(60)。筒上端部配置于吸入口形成部与流体导入箱之间且在轴向上与吸入口和吸入口形成部各自的一部分重合的位置。轴向上的筒上端部与吸入口形成部的间隔,在形成于筒上端部与吸入口形成部之间的间隙流路路的流路入口小。(80)中的离开流路入口(81)的里侧,比在间隙流

    送风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30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80073158.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送风机(1)具备流体导入箱(10)、吹出导入至流体导入箱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至少一方的风扇(30)以及收容风扇的壳体(50)。送风机具备将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内外分离了的状态下导向风扇的筒状体(72)和形成使空气流入筒状体的内侧的空气入口的筒上端部(71)。壳体在轴向的一侧设有形成向风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61)的吸入口形成部(60)。筒上端部配置于吸入口形成部与流体导入箱之间且在轴向上与吸入口和吸入口形成部各自的一部分重合的位置。轴向上的筒上端部与吸入口形成部的间隔,在形成于筒上端部与吸入口形成部之间的间隙流路(80)中的离开流路入口(81)的里侧,比在间隙流路的流路入口小。

    离心式送风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86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80088010.6

    申请日:2019-11-20

    Inventor: 铃木善博

    Abstract: 内侧连接空间(201c)在上游侧空间(201a)中偏向一径向(DR1)的一侧配置。外侧连接空间(201b)具有相对于空间分割部(202)在轴向(DRa)的另一侧重叠的重叠空间(201d)和相对于内侧连接空间和重叠空间配置于一径向的另一侧的非重叠空间(201e)。吸入口具有相对于所述空间分割部在轴向的另一侧重叠且在径向上位于分离筒的外侧的外侧重叠部分(14b)和从在径向上位于分离筒的外侧的部分去除了外侧重叠部分的外侧非重叠部分(14c)。非重叠空间与外侧非重叠部分连接,并且经由重叠空间而与外侧重叠部分连接。在将重叠空间与非重叠空间的边界(201f)向一径向投影而得到的第一面积设为S1,并且将吸入口的外侧重叠部分向轴向投影而得到的第二面积设为S2的情况下,关系“S1/S2≥0.5”成立。

    空气通路打开/关闭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823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8789.6

    申请日:2012-01-12

    Inventor: 铃木善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692 B60H2001/00714

    Abstract: 空气通路的壳体形成有多个引导槽,所述多个引导槽壳体侧密封面和引导壁面构成,门本体部的两端设置在引导槽的内侧,齿轮机构具有设置在门本体部处的从动侧齿轮和与从动侧齿轮啮合的驱动侧齿轮,从动侧齿轮形成为平行于滑动门的移动方向延伸,位于门本体部的远离引导槽定位在内侧的部分处,并且门本体部面对引导壁面的部分或引导壁面面对门本体部的部分形成有插入门本体部和引导壁面之间的插入部。

    空气通路开闭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48066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810133832.5

    申请日:2008-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通路开闭装置,其包括形成开口部(24,25)、滑动门(26)和齿轮机构(31)的壳体(11)。壳体在滑动门的门本体(30)的宽度方向上在开口部两个边缘处具有壳体侧密封表面(24a,25a),门本体的第一平板表面靠着所述壳体侧密封表面(24a,25a)。齿轮机构(31)包括使用树脂与门本体整体地模制的从动侧齿轮(32)。从动侧齿轮(32)在宽度方向(W)上在第二平板表面的两个边缘部处,从与第一平板表面相对的侧面上的门本体的第二平板表面突出,并平行于滑动门的移动方向(X)延伸。此外,从动侧齿轮(32)具有朝向平行于宽度方向的方向开口的中空空间(32a)。

    成像装置
    6.
    发明公开
    成像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01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505411.X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摄像装置模块,该摄像装置模块包括透镜、透镜保持器和图像传感器。成像装置还包括电路板、箱体以及与箱体一起限定了内腔的盖,在该内腔中设置了透镜、保持器以及图像传感器。壳体包括开口限定部分,该开口限定部分限定了插入保持器的开口。开口限定部分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屏蔽件。第一壁位于保持器与板之间。第二壁被布置在保持器的与第一壁相对的一侧。在由箱体和盖限定的内腔中,屏蔽件从保持器与板之间的第一壁延伸。屏蔽件用于阻挡异物粘附至电路板。

    空气通路开闭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6878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80057849.6

    申请日:2013-10-24

    Inventor: 铃木善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滑动门的自激振动的空气开闭装置。空气通路开闭装置具备:壳体(11),其形成空气通路(17、19);及滑动门(20),其具有形成为板状的门主体部(30),且以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壳体(11)内而对空气通路(17、19)进行开闭。在壳体(11)上,形成有在滑动门(20)处于将空气通路(17、19)关闭的位置的情况下供门主体部(30)抵接的壳体侧密封面(17a、19a),在门主体部(30)上,形成有朝向空气流动上游侧突出且沿滑动门(20)的移动方向(X1)延伸的肋(40)。

    空气通路开闭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6878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7849.6

    申请日:2013-10-24

    Inventor: 铃木善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滑动门的自激振动的空气开闭装置。空气通路开闭装置具备:壳体11,其形成空气通路17、19;及滑动门20,其具有形成为板状的门主体部30,且以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壳体11内而对空气通路17、19进行开闭。在壳体11上,形成有在滑动门20处于将空气通路17、19关闭的位置的情况下供门主体部30抵接的壳体侧密封面17a、19a,在门主体部30上,形成有朝向空气流动上游侧突出且沿滑动门20的移动方向X1延伸的肋40。

    通路开闭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0239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80068902.2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滑动门的制造性变差且能抑制滑动门的自激振动的通路开闭装置。通路开闭装置具备:在内部设置有形成空气通路(22)的开口部(22a)的开口缘部(23)的壳体(12);以及配置为能够在壳体的内部进行滑动移动且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滑动门(50)。滑动门包括构成滑动门的门移动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且当滑动门位移至封闭开口部的封闭位置时与开口缘部相对的门端部(52A)。开口缘部包括当滑动门位移至封闭位置时与门端部相对且在与门端部之间形成沿门移动方向延伸的间隙流路(G)的门相对壁部(126)。门端部和门相对壁部以间隙流路成为顶端变细流路的方式使门端部与门相对壁部的间隔朝向空气流下游侧变小。

    离心式送风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86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80088010.6

    申请日:2019-11-20

    Inventor: 铃木善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送风机。内侧连接空间在上游侧空间中偏向一径向的一侧配置。外侧连接空间具有相对于空间分割部在轴向的另一侧重叠的重叠空间和相对于内侧连接空间和重叠空间配置于一径向的另一侧的非重叠空间。吸入口具有相对于所述空间分割部在轴向的另一侧重叠且在径向上位于分离筒的外侧的外侧重叠部分和从在径向上位于分离筒的外侧的部分去除了外侧重叠部分的外侧非重叠部分。非重叠空间与外侧非重叠部分连接,并且经由重叠空间而与外侧重叠部分连接。在将重叠空间与非重叠空间的边界向一径向投影而得到的第一面积设为S1,并且将吸入口的外侧重叠部分向轴向投影而得到的第二面积设为S2的情况下,关系“S1/S2≥0.5”成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