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26958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610101562.0
申请日:2002-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1/136209 , G02F1/136227 , G02F2001/134372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包括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夹在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衬底包含多条视频信号线、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个由视频信号线及扫描信号线包围的区域形成的象素区,每个象素区至少包括一个有源元件、一个象素电极和一个公共电极,滤光层形成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公共电极和象素电极形成为滤光层之下的层,滤光层被形成为叠加在象素区中至少象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整个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873490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99719.0
申请日:2000-09-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33 , G02F1/136 , G02F1/13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1/13439 , G02F1/136213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分别设在不同层中的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不同的层位于通过夹在其中的液晶彼此相对的每个透光基底的液晶侧像素区域中。反电极使得在反电极和像素电极间产生有平行于透光基底的分量的电场。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一作为比另一个电极更接近液晶的层形成,另一个电极作为从一个电极重叠在其上至少一个区域的边界向外伸出的透光电极形成。在像素电极和反电极间形成与每个像素电极和反电极电容耦合的传导层。
-
公开(公告)号:CN1272663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02103225.4
申请日:2002-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62 , G09G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1/136209 , G02F1/136227 , G02F2001/134372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包括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夹在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衬底上包含多条视频信号线、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个由视频信号线及扫描信号线包围形成的区域的象素区,每个象素区至少包括一个有源元件、一个象素电极和一个公共电极,滤光层形成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公共电极形成为滤光层之上的层,象素电极形成为滤光层之下的层,形成的滤光层叠加在象素区中至少象素电极的整个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530903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07294.7
申请日:2004-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48 , G09G2310/021 , G09G2310/0251 , G09G2310/062 , G09G2320/0261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中,扫描驱动器在统一选择了4行像素后,以一行为单位,而且通过双栅驱动,依次选择另外的4行像素,数据驱动器在将对应于黑数据的灰度电压统一供给了4行像素后,将对应于显示数据的灰度电压依次供给另外的4行像素。
-
公开(公告)号:CN1157630C
公开(公告)日:2004-07-14
申请号:CN01130392.1
申请日:2001-1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33 , G02F1/1343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在不降低光反射效率的情况下提高光透射效率。来自背光单元的光线从一个基片侧照射,其中每两个基片分别彼此相对放置,中间插入一层液晶材料;在那个基片的液晶侧表面上,由相邻的栅信号线与漏信号线围绕的某个区域被用作一个像素区;在该像素区内有一个像素电极,用于接收来自一条漏信号线通过一个薄膜晶体管提供的的图像信号,该薄膜晶体管通过一条栅信号线提供的扫描信号所选通;该像素电极一般由相互电连接的一片导电反射薄膜与一片透明导电薄膜构成,在导电反射薄膜下面有一片电绝缘薄膜,再下面放一片光回收或再利用(reuse)薄膜,该光再利用薄膜与栅信号线及漏信号线之间都电绝缘。
-
公开(公告)号:CN1092343C
公开(公告)日:2002-10-09
申请号:CN95109645.1
申请日:1995-07-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8 , G02F1/133512 , G02F1/136213 , G02F2001/136218 , H01L27/124 , H01L27/1259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具有明亮的图像显示和较好的成品率的液晶显示装置,在透明基板上的透明像素电极之下设置一带有一个小于像素平面面积的开口的栅绝缘膜,构成像素电极下的源电极图形,使之跨越该开口,以及提供一薄膜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一种其边缘部逐渐变薄的栅电极,其倾斜角等于或小于半导体图形边缘部位的倾斜角的3倍(小于90°)。
-
公开(公告)号:CN100526959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610101563.5
申请日:2002-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63 , G02F1/136209 , G02F1/136227 , G02F2001/134372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包括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以及夹在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之间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衬底上包含多条视频信号线、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多个由视频信号线及扫描信号线包围形成的区域的象素区,每个象素区至少包括一个有源元件、一个象素电极和一个公共电极,滤光层形成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公共电极形成为滤光层之上的层,象素电极形成为滤光层之下的层,形成的滤光层叠加在象素区中至少象素电极的整个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363794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510067278.1
申请日:2000-09-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3 , G02F1/136 , H01L29/786 , G09G3/36 , G09F9/35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分别设在不同层中的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不同的层位于通过夹在其中的液晶彼此相对的每个透光基底的液晶侧像素区域中。反电极使得在反电极和像素电极间产生有平行于透光基底的分量的电场。像素电极和反电极之一作为比另一个电极更接近液晶的层形成,另一个电极作为从一个电极重叠在其上至少一个区域的边界向外伸出的透光电极形成。在像素电极和反电极间形成与每个像素电极和反电极电容耦合的传导层。
-
公开(公告)号:CN1932623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03001.4
申请日:2001-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86 , G02F2001/13629
Abstract: 提供一种降低信号线的布线电阻率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插入其中的彼此相对设置的衬底、通过从栅区信号线提供的扫描信号驱动的薄膜晶体管和经薄膜晶体管从漏区信号线提供视频信号的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和像素设置在一个衬底的液晶侧表面上的每个像素区域中。栅区信号线由多层结构制成,该多层结构包括形成在液晶侧表面上的至少一个ITO膜和形成来叠加在ITO膜上的Mo层。
-
公开(公告)号:CN1420383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2141426.2
申请日:2002-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2F1/133 , G02F1/136 , G02F1/13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13 , G02F1/134363 , G02F1/1368 , G02F2202/104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半导体层为一方的电极,隔着绝缘膜在与保持电容配线之间形成电容组件,在该保持电容配线上施加使MOS型晶体管经常为ON状态的电压。本发明可得到保持电容值大,而可稳定显示TFT显示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