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流体机械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2827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610064414.6

    申请日:2006-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通过在驱动轴上设置冷却风通路,利用在壳体内流动的冷却风从内周侧对主轴承等进行冷却,提高耐热性能。在回转涡体(3)的连接部(3C)上连接由电机(15)旋转驱动的驱动轴(8),该驱动轴(8)由主轴部(9)和接头部(13)构成。在主轴部(9)上设置冷却风通路(26),在连接部(3C)上设置辅助冷却风通路(27)和流入侧开口(28)。另外,在接头部(13)上设置流出侧开口(29)。在冷却风扇(19)动作时,产生箭头(A、B、C、D)方向的冷却风,用于冷却固定涡体(2)、回转涡体(3)和辅助曲柄(7)等。此时,如箭头(P、Q)所示,通过使一部分冷却风流经冷却风通路(26、27),能有效地冷却主轴承(10、11)和回转轴承(12)。

    涡旋式流体机械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9176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10062938.2

    申请日:2004-07-05

    Abstract: 一种提高设在搭接部上的突起的强度同时适当地设定突起的角度、在提高压缩室的密闭性的同时防止运转时动力损失、噪声等的涡旋式流体机械。其在旋转涡形体(10)的搭接部(12)的内周面(12A)、外周面(12B)上分别设置径向内侧突起(13)、径向外侧突起(14),将这些突起(13、14)的横剖面形成三角形。从而,突起(13、14)通过凹圆弧面(13B、14B)能够防止应力集中而提高强度,顶面(13A、14A)接触搭接部(3)能够容易磨合好。另外,设定相邻的突起(13、14)的夹角α在规定的范围内。由此,能够提高压缩室(15)的密封性,另外,能够提高搭接部(12)和突起(13、14)的加工效率。

    涡旋式流体机械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12827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610064414.6

    申请日:2006-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通过在驱动轴上设置冷却风通路,利用在壳体内流动的冷却风从内周侧对主轴承等进行冷却,提高耐热性能。在回转涡体(3)的连接部(3C)上连接由电机(15)旋转驱动的驱动轴(8),该驱动轴(8)由主轴部(9)和接头部(13)构成。在主轴部(9)上设置冷却风通路(26),在连接部(3C)上设置辅助冷却风通路(27)和流入侧开口(28)。另外,在接头部(13)上设置流出侧开口(29)。在冷却风扇(19)动作时,产生箭头(A、B、C、D)方向的冷却风,用于冷却固定涡体(2)、回转涡体(3)和辅助曲柄(7)等。此时,如箭头(P、Q)所示,通过使一部分冷却风流经冷却风通路(26、27),能有效地冷却主轴承(10、11)和回转轴承(12)。

    涡旋式流体机械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4594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4728.X

    申请日:2005-05-31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其设置有容许壳体和止推板的加工误差、热变形等并防止板的晃动的限制部件。相对设置固定涡旋盘(7)和旋转涡旋盘(10),在壳体(1)的止推承受部(5)的环状槽(6)内设置从旋转涡旋盘(10)承受推力方向的荷载的环状的止推板(17)。并且,在止推承受部(5)和止推板(17)之间形成径向的间隙(S1、S2),在外侧间隙(S1)内设置限制板的径向的移动的多个弹性体(18)。由此,能够容许止推承受部(5)和止推板(17)的尺寸偏差、热变形等,并且能够在环状槽(6)内在宽的温度范围抑制板的晃动。

    涡旋式流体机械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69704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810189897.1

    申请日:2008-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F01C17/063 F01C21/02 F04C23/008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通过使用多个球式联接机构,能够减小在壳体内的安装空间,并可提高组装时的操作性等。在壳体(1)与旋转涡形件(4)的背面侧之间设置多组球式联接机构(15)。球式联接机构(15)由第1、第2推力承载件(16、18)(承载板17、19),球体(20)以及圆筒状环(21)等构成。在第1、第2推力承载件(16、18)(承载板17、19)与球体(20)之间承受施加在旋转涡形件(4)的端板(4A)上的推力负荷。设置在第1、第2推力承载件(16、18)之间的圆筒状环(21)的外周面随着旋转涡形件(4)的旋转动作而接触筒部(16A、18A)的内周面并在其上滚动,起到所谓的防自转作用。

    涡旋式流体机械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970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9897.1

    申请日:2008-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F01C17/063 F01C21/02 F04C23/008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流体机械,通过使用多个球式联接机构,能够减小在壳体内的安装空间,并可提高组装时的操作性等。在壳体(1)与旋转涡形件(4)的背面侧之间设置多组球式联接机构(15)。球式联接机构(15)由第1、第2推力承载件(16、18)(承载板17、19),球体(20)以及圆筒状环(21)等构成。在第1、第2推力承载件(16、18)(承载板17、19)与球体(20)之间承受施加在旋转涡形件(4)的端板(4A)上的推力负荷。设置在第1、第2推力承载件(16、18)之间的圆筒状环(21)的外周面随着旋转涡形件(4)的旋转动作而接触筒部(16A、18A)的内周面并在其上滚动,起到所谓的防自转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