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3701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898362.X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对转向轴的端部输入过大的负荷,与以往相比也能够抑制以转向轴具备的外周滚动槽的端部为起点的转向轴的变形的转向装置。在转向装置中,在将转向轴的第一端部中的比从端面到外周滚动槽的长度短的规定长度的区间定义为第一区间,将第一端部中的第一区间以外的区间且与外周滚动槽邻接的区间定义为第二区间,将以第二区间与外周滚动槽的边界为起点的外周滚动槽的区间且比形成了外周滚动槽的区间的轴向长度短的规定长度的区间定义为第三区间,将外周滚动槽中的第三区间以外的区间定义为第四区间的情况下,第二区间的有效淬硬深度的最大值比第一区间的有效淬硬深度大。

    转向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3171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044001.X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齿条轴的全长较短且将车轮的最大转向角设定得稍大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水分与设于壳体内部的滚珠丝杠螺母接触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具备:第一密封部件(45),在比螺纹槽(36)靠齿条齿部(32)侧处固定于齿条轴(30)的外周面和壳体(21)的内周面中的一方,且与形成于另一方的圆筒面(26)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和第二密封部件(47),隔着螺纹槽而在与齿条齿部相反一侧固定于齿条轴的外周面和壳体的内周面中的另一方,且与形成于一方的圆筒面(37)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接触。

    转动单元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465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494114.1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转动单元。滚珠丝杠螺母具有一对通孔和允许所述通孔彼此连通并且径向向外开口的第一通道。在通孔中的每个通孔中,滚珠丝杠机构具有循环构件,循环构件具有第二通道,滚珠可以在第二通道中于滚珠滚道与第一通道之间移动。滚珠丝杠机构具有用于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每个第二通道来连通设定在滚珠滚道上的两个连接点的循环路径。从动带轮具有较薄部分,较薄部分限定从动带轮的内周缘与滚珠丝杠螺母的外周缘之间的径向间隙。滚珠丝杠机构具有从滚珠丝杠螺母的外周缘向下按压循环构件中的每个循环构件并且覆盖第一通道的按压盖。

    转动单元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65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494114.1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转动单元。滚珠丝杠螺母具有一对通孔和允许所述通孔彼此连通并且径向向外开口的第一通道。在通孔中的每个通孔中,滚珠丝杠机构具有循环构件,循环构件具有第二通道,滚珠可以在第二通道中于滚珠滚道与第一通道之间移动。滚珠丝杠机构具有用于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的每个第二通道来连通设定在滚珠滚道上的两个连接点的循环路径。从动带轮具有较薄部分,较薄部分限定从动带轮的内周缘与滚珠丝杠螺母的外周缘之间的径向间隙。滚珠丝杠机构具有从滚珠丝杠螺母的外周缘向下按压循环构件中的每个循环构件并且覆盖第一通道的按压盖。

    转向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450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60449.4

    申请日:2018-05-15

    Inventor: 加藤豪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较短的行程实现冲击吸收功能的端部减振器。转向装置(1)具备安装于齿条轴(13)的轴向端部的大径部件(60),并且转向装置(1)具有:齿条壳体(20),其具有供大径部件(60)接触或分离的限位部(27),并将齿条轴(13)以及大径部件(60)保持为能够在轴向(A)移动;以及端部减振器(70),其在轴向(A)被大径部件(60)与限位部(27)夹持由此吸收冲击。端部减振器(70)具有:第一弹性部件(71),其被夹持由此弹性变形;以及第二弹性部件(72),其随着第一弹性部件(71)的弹性变形承受负载,由此在端部减振器(70)的整体的弹性模量比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模量大的状态下弹性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