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63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669105.5
申请日:2011-10-31
IPC: B23P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8/54 , B21D5/00 , B65B1/32 , B65B37/00 , B65B37/18 , G01G19/393 , B23P15/00
Abstract: 一种计量料斗(10),包括:筒状的主体部构成排出口(24);以及闸门(30),其以开闭排出口(24)的状态以能够摆动的方式配设于该主体部(20),其中,主体部(20)和闸门(30)在利用扩散接合来将构成构件彼此之间接合起来之后实施弯曲加工而各自成形。(20),其上端开口构成投入口(23),且下端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320160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80052694.8
申请日:2011-10-31
IPC: G01G19/387 , B21D5/01 , B21D31/00 , B23K20/00 , B65B37/18
Abstract: 一种计量料斗(10),包括:筒状的主体部(20),其上端开口构成投入口(23),且下端开口构成排出口(24);以及闸门(30),其以开闭排出口(24)的状态以能够摆动的方式配设于该主体部(20),其中,主体部(20)和闸门(30)在利用扩散接合来将构成构件彼此之间接合起来之后实施弯曲加工而各自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052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80094306.X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威工
IPC: H01L23/473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散热片的冷却能力的散热片。该散热片(10)是通过使制冷剂自流入口(14a)流向流出口(14b)而使所抵接的发热体(16)冷却的层叠构造的冷却器,其中,自表面侧起受热板(18)、流路板(20)、节流板(22)、集管板(24)、背面板(26)依次进行扩散接合。流路板(20)具有纵横配置的许多冷却窄通路(28)。节流板(22)具有向冷却窄通路(28)喷出制冷剂的喷出孔(30)和自冷却窄通路(28)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孔(32)。集管板(24)具有将流入口(14a)和流出口(14b)分隔开的分隔板(36)。分隔板(36)具有多个平行板(38)以及将平行板(38)的一侧的开口和另一侧的开口交替地闭塞的第1端板(40)和第2端板(42)。利用分隔板(36)和周壁(34)形成有将制冷剂自流入口(14a)向喷出孔(30)引导的流入通路(44)和将制冷剂自排出孔(32)向流出口(14b)引导的流出通路(46)。
-
公开(公告)号:CN1110518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80094474.9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威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且高耐压、并且小型而廉价的换热器。换热器(10)在氢与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制冷剂流路和氢流路是进行换热的部分,且沿与流路方向正交的Z方向交替地呈层叠状设置。制冷剂流路具有在Y方向上并列的10个制冷剂上游窄通路(48)和10个制冷剂下游窄通路(50)以及在这些制冷剂上游窄通路(48)与制冷剂下游窄通路(50)之间设置的蜂窝部(52)。在蜂窝部(52),第1分支合流部(54)和第2分支合流部(56)交替地设置。在第1分支合流部(54),在前面紧挨着该第1分支合流部(54)的流路分支为两个分流通路(60、60),并且相邻的分流通路(60、60)彼此汇合而形成接下来的流路。在第2分支合流部(56),也同样是,在前面紧挨着该第2分支合流部(56)的流路分支为两个分流通路(62、62),并且相邻的分流通路(62、62)彼此汇合。氢流路也具有相同的蜂窝部(5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