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半导体器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79479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2106147.5

    申请日:2002-04-05

    Inventor: 服部秀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348 H01L29/0847 H01L29/7397

    Abstract: 在n型基极层1的一面上形成p型基极层7。在p型基极层7的表面上形成n型发射极层8。在n型基极层1的另一面上形成p型集电极层2。在n型发射极层8和p型基极层7上形成发射极电极9。对n型发射极层8形成贯通p型基极层7到达n型基极层1的沟槽4,在该沟槽4内形成沟槽栅极电极6。因而n型基极层1与p型基极层7接连一侧的浓度变低,与p型集电极层接连一侧的浓度变高,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连续变化的浓度梯度,就可以把p型集电极层2的厚度形成为1微米以下。

    半导体器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5914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10075295.4

    申请日:2001-09-12

    Abstract: 为折衷关断特性和导通特性,在衬底一面上形成N型缓冲层和低注入发射极构造的P型集电极层(10)。N型漂移层的厚度确保耐压。在衬底另一面上形成P型基极层、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N型低电阻层降低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效果。发射极电极与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连接,集电极与P型集电极层连接。栅电极被形成在P型基极层表面部分的沟道区域上的栅绝缘膜上。

    半导体器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2016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01132885.1

    申请日:2001-09-12

    Abstract: 为折衷关断特性和导通特性,在衬底一面上形成N型缓冲层和低注入发射极构造的P型集电极层10。N型漂移层的厚度确保耐压。在衬底另一面上形成P型基极层、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N型低电阻层降低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效果。发射极电极与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连接,集电极与P型集电极层连接。栅电极被形成在P型基极层表面部分的沟道区域上的栅绝缘膜上。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7158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32885.1

    申请日:2001-09-12

    Abstract: 为折衷关断特性和导通特性,在衬底一面上形成N型缓冲层和低注入发射极构造的P型集电极层10。N型漂移层的厚度确保耐压。在衬底另一面上形成P型基极层、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N型低电阻层降低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效果。发射极电极与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连接,集电极与P型集电极层连接。栅电极被形成在P型基极层表面部分的沟道区域上的栅绝缘膜上。

    半导体器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1769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5295.4

    申请日:2001-09-12

    Abstract: 为折衷关断特性和导通特性,在衬底一面上形成N型缓冲层和低注入发射极构造的P型集电极层(10)。N型漂移层的厚度确保耐压。在衬底另一面上形成P型基极层、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N型低电阻层降低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效果。发射极电极与N型发射极层以及P型接触层连接,集电极与P型集电极层连接。栅电极被形成在P型基极层表面部分的沟道区域上的栅绝缘膜上。

    电力半导体器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8858C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02106147.5

    申请日:2002-04-05

    Inventor: 服部秀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348 H01L29/0847 H01L29/7397

    Abstract: 一种电力半导体器件,在n型基极层(1)的一面上形成p型基极层(7)。在p型基极层(7)的表面上形成n型发射极层(8)。在n型基极层(1)的另一面上形成p型集电极层(2)。在n型发射极层(8)和p型基极层(7)上形成发射极电极(9)。对n型发射极层(8)形成贯通p型基极层(7)到达n型基极层(1)的沟槽(4),在该沟槽(4)内形成沟槽栅电极(6)。因而n型基极层(1)与p型基极层(7)接连一侧的浓度变低,与p型集电极层接连一侧的浓度变高,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连续变化的浓度梯度,就可以把p型集电极层(2)的厚度形成为1微米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