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2524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110396.8

    申请日:2019-02-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角部的薄壁化,且能够确保充分的平坦区域并使顶壁平坦化的金属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金属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将平板状的金属板进行拉伸成形以使得临时凹部和临时凸部交替排列,从而形成临时成形体,金属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临时凹部和临时凸部分别包含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陷部的顶壁的工序;以及对临时成形体进行冲压加工并将凹陷部向外侧按出,从而形成顶壁为平坦状的凹部和凸部交替排列的成形体的工序。

    薄板凹凸部件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279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036548.6

    申请日:2015-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板凹凸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与以往的伺服压力机(液压式)相比,以远远小的力产生高推力,进行实现了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成形加工。对于驱动源使用伺服马达(21),使用帕斯卡原理来增大第1活塞(16)的输出并驱动第2活塞(17),利用由于第2活塞(17)而升降的滑块(27),按压位于上模(28)与下模(29)之间的薄板(41)来制造薄板凹凸部件(40),其中,驱动伺服马达(21),使滑块(27)下降,在滑块(27)与第2活塞(17)的第2缸杆(30)之间形成间隙,与第1活塞(16)联动地使第2活塞(17)工作,对滑块(27)施加负荷,进行薄板(41)的凹凸加工。

    薄板凹凸部件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279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036548.6

    申请日:2015-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板凹凸部件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与以往的伺服压力机(液压式)相比,以远远小的力产生高推力,进行实现了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成形加工。对于驱动源使用伺服马达(21),使用帕斯卡原理来增大第1活塞(16)的输出并驱动第2活塞(17),利用由于第2活塞(17)而升降的滑块(27),按压位于上模(28)与下模(29)之间的薄板(41)来制造薄板凹凸部件(40),其中,驱动伺服马达(21),使滑块(27)下降,在滑块(27)与第2活塞(17)的第2缸杆(30)之间形成间隙,与第1活塞(16)联动地使第2活塞(17)工作,对滑块(27)施加负荷,进行薄板(41)的凹凸加工。

    层叠铁芯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5805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080013503.2

    申请日:2010-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能够使发生在连接部(13)的应力缓和而消除铁芯片的裂纹、断裂的发生的层叠铁芯(10)。组装层叠铁芯(10)的场合使用的连接分割铁芯片(14)在分割铁芯片(19)的数量为n的场合,在连接部(13)的径向内侧具有V字形槽(17),该V字形槽(17)具有360度/n的张开角并向径向内侧张开,并且在连接部(13)的径向外侧具有将比连接部更处在径向外侧的相邻的轭铁片部(12)分离的切开部(18),而且在与连接部(13)接触的V字形槽(17)的径向外侧端部形成具有圆弧的第一贯通孔(20),在与连接部(13)接触的切开部(18)的径向内侧端部形成具有曲率半径比第一贯通孔(20)的圆弧大的圆弧的第二贯通孔(21)。

    层叠铁芯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6580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3503.2

    申请日:2010-04-2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能够使发生在连接部(13)的应力缓和而消除铁芯片的裂纹、断裂的发生的层叠铁芯(10)。组装层叠铁芯(10)的场合使用的连接分割铁芯片(14)在分割铁芯片(19)的数量为n的场合,在连接部(13)的径向内侧具有V字形槽(17),该V字形槽(17)具有360度/n的张开角并向径向内侧张开,并且在连接部(13)的径向外侧具有将比连接部更处在径向外侧的相邻的轭铁片部(12)分离的切开部(18),而且在与连接部(13)接触的V字形槽(17)的径向外侧端部形成具有圆弧的第一贯通孔(20),在与连接部(13)接触的切开部(18)的径向内侧端部形成具有曲率半径比第一贯通孔(20)的圆弧大的圆弧的第二贯通孔(2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