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毛刺冲裁下料方法及冲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88139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938844.5

    申请日:2015-12-15

    Inventor: 郑广会 赵培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06 B21D28/10 B21D28/14 B21D2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毛刺冲裁下料方法,包括步骤:1)至少一次的初步冲压,每次初步冲压的冲压痕深度控制在料厚的1/2至2/3之间;2)压平,每次初步冲压后,向料带施压并将所述冲压痕对应的凸起部位压平;3)冲压下料,由初步冲压的反向朝所述冲压痕对应的位置冲压下料。该下料方法使得冲裁产品的两个面全部为塌角面,而塌角面上是没有毛刺产生的,这就直接省去了后续的抛光程序,从而一方面简化了冲压件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避免了因抛光引起的产品生锈的问题出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施上述无毛刺冲裁下料方法的冲裁设备。

    板形工件加工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7808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273067.1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板形工件自弹性可变形的材料进行分离加工的方法,其中,两个工件部分得以彼此分离在于两个工件部分最初未完全地彼此分离,留下将两个工件部分彼此相连的至少一个连接筋;以及两个工件部分然后通过去除由连接筋产生的连接而彼此完全地分离。至少一个连接筋被创建为挠性承载部,挠性承载部将两个工件部分彼此相连,以使得两个工件部分由于连接筋的弹性变形抵抗着恢复力的作用而彼此相对能够移动。公开了一种用于从弹性可变形的材料对板形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前述方法被执行。在这种情况中,在两个工件部分的未完全分离之后并在它们的完全分离之前,工件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被附加地加工。

    支撑图案成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947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80004749.7

    申请日:2013-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撑图案成型方法,上述支撑图案成型方法包括:在多个成型产品中的每个成型产品分别形成突出图案,来在板材料的两侧成型孔的步骤,上述板材料形成用于支撑插入于成型产品之间的支撑部件的支撑图案;同时对形成支撑图案的支撑图案成型部的外边缘部的上下进行倒角,或者同时对与支撑图案成型部的外边缘部相邻的板材料的上片或下片和支撑图案成型部的外边缘部进行倒角,并防止板材料变形的步骤;对两孔之间的板材料进行成型来使支撑图案突出成型的步骤;以及对用于相互连接成型产品的狭缝进行冲裁成型的步骤。

    用于冲压设备的模具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80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8599.3

    申请日:2012-12-17

    Inventor: S·克拉夫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10 B21D28/14 B21D28/34 B23D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冲压设备(1)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模具基体(15)和工件支撑体(16),工件支撑体(16)设置在模具基体(15)上以支撑待加工工件(8),以及用于将工件(8)的工件零件(38)剪切为一定长度的定长剪切机构。定长剪切机构具有定长剪切元件(22)和用于与定长剪切元件(22)相互作用、通过多个定长剪切行程进行定长剪切的定长反剪切元件(30)。定长剪切元件(22)和定长反剪切元件(30)能够在定长剪切位置和打开的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运动,其中处于定长剪切位置时,定长剪切元件(22)和定长反剪切元件(30)相互作用以实现定长剪切,处于打开的位置时,定长剪切元件(22)和定长反剪切元件(30)互相隔开。此外,模具具有导料机构,用于引导工件零件(38)。

    冲床的冲头模具、冲切用模具及板材的长孔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078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60963.5

    申请日:2011-11-16

    Inventor: 松村浩平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头模具(1)具有沿板材输送方向(A)排列配置、沿上述方向(A)的侧面互相位于同一面上的第1刀刃部(4)和第2刀刃部(5)。第1刀刃部(4)比第2刀刃部(5)带阶差地突出到下方,将上述方向(A)的下游侧及上游侧的下端边缘作为冲裁用刃口(4a、4b),并且将沿上述方向(A)的下端边缘作为第1切入、冲裁用刃口(4c)。切入、冲裁用刃口(4c)为上述方向(A)的中央部突出到下侧的形状。第2刀刃部(5)将上述方向(A)的上游侧的下端边缘作为冲裁用刃口(5a),并且将沿上述方向(A)的下端边缘作为切入、冲裁用刃口(5c)。切入、冲裁用刃口(5c)为随着前进到上述方向(A)的上游侧而朝上方倾斜的形状。

    多通道易开盖自动冲压工程设计方案及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01623728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163124.0

    申请日:2009-08-18

    Applicant: 温庆普

    Inventor: 温庆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1/44 B21D22/24 B21D28/06 B21D28/10 B21D51/3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道易开盖自动冲压工程设计方案及生产线,特别适合于4通道,6通道,8通道,10通道及以上偶数通道金属易开盖自动冲压生产线的搭建。在一台高速冲床上平行布置两个级进方向相反的易开盖冲压通道组A(1)和通道组B(2);在通道组A(1)和通道组B(2)上设置数目相同的成型通道;同一通道组上,所有成型通道的级进方向相同。本发明解决了易开盖冲压的偏心载荷问题;实现在一台高速冲床上搭建6通道,8通道,10通道及以上偶数通道自动冲压生产线。降低了投资成本,成倍提升了单条冲压线的产能和质量稳定性,其中,6通道产能大于3600件/分钟,8通道产能大于4800件/分钟,10通道产能大于6000件/分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