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下方型背照灯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000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80006545.1

    申请日:2007-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将热阴极荧光灯使用于正下方型背照灯的情况下,作为光源的热阴极荧光灯的个数以及各自的功率的理想的关系。液晶面板(20)其画面(21)的尺寸为对角线L英寸,并且所述画面(21)的纵方向长度除以横方向长度的比为r。该液晶面板(20)的背面上配置的正下方型背照灯装置(10)具备发光部为大致呈直线状的一支热阴极荧光灯(11)、以及将所述热阴极荧光灯横向收容的筐体(10)。所述热阴极荧光灯的个数N与各所述热阴极荧光灯的功率W分别为规定范围内的数值。

    放电灯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10733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476.8

    申请日:2005-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5/046 H01J5/54 H01J5/60 H01J6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光源装置上具备反射面的放电灯装置,激励不包含水银的稀有气体,稳定地发光,同时不发生臭氧等。该放电灯装置在封止玻璃灯泡的两端部的气密性容器(10)的内部封入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介质,在该气密性容器(10)的一端部内配置第一电极。该气密性容器(10)在一处或多处外嵌在四边形板状的绝缘性支座(20)上,该支座形成贯通孔(21),该支座(20)嵌入U字槽形的第二电极(12)内,气密性容器(10)和第二电极(12)的间隔维持在一定水平,在支座(20)的三个侧面形成有突出部(23),在第二电极(12)上形成与该突出部(23)嵌合的嵌合孔(15),通过嵌合突出部(23)和嵌合孔(15),使得支座(20)无法从第二电极(12)内拔出。

    热阴极荧光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36140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749.9

    申请日:2007-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672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阴极荧光灯,是玻璃灯泡内的各端配置由被覆电子发射物质的卷绕部(4a)、从该卷绕部的一端延伸出的第1引线部(4b)、以及从该卷绕部的另一端延伸出的第2引线部(4c)构成的灯丝线圈,第1引线部、第2引线部通过各不同的连接构件(5a、5b)连接于插设在玻璃灯泡端部的导入线上而形成的热阴极荧光灯,对于该热阴极荧光灯,为了防止在灯点亮时板状的连接构件的相互接近的边相互间发生短路,在卷绕部没有得到充分预热的情况下灯开始点亮,电子发射物质过度溅射、过度损耗,灯的寿命缩短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连接构件的相互接近的各边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绝缘构件(11a、11b)。

    外部电极型灯、背光源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78372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80036425.1

    申请日:200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5/046 H05B41/2806 Y02B2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外部电极型灯(2)具有内部封入有放电介质的玻璃制放电容器(4)以及设置在上述放电容器外部的第一外部电极(6)和第二外部电极(8)。因为上述第一外部电极比上述第二外部电极面积大,所以由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和包含处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放电介质之间的上述放电容器部分的第一电介质部构成的第一电容器的静电电容,比由上述第二外部电极和包含处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放电介质之间的上述放电容器部分的第二电介质部构成的第二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大。其结果是,因为当将点亮电路的高压输出连接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上并使上述第二外部电极接地再施加电压时,上述放电容器的内壁中面向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部分的对地电压比现有的灯升高,放电变得容易开始,所以可改善黑暗启动特性。

    热阴极荧光灯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36139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061.0

    申请日:2007-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672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阴极荧光灯,是在玻璃灯泡内的各端配置被耐热性套筒(7)覆盖的状态下的,具有被覆电子发射物质的卷绕部(4a)的灯丝线圈(4)的热阴极荧光灯,对该热阴极荧光灯,为了防止在灯点亮时灯丝线圈的卷绕部与套筒内周面之间发生短路,在卷绕部没有得到充分预热的情况下灯开始点亮时,电子发射物质过度溅射、过度损耗,灯的寿命缩短这样的情况发生,形成套筒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具有绝缘性的结构。

    铝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30C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96121114.8

    申请日:199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44 C09K11/7734 C09K11/7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铝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它是通过将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碱土类金属化合物和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稀土类化合物以及分子中不合氟原子的铝土类化合物,在还原气氛中,在高于1600℃、低于2000℃的温度下烧成,而控制粒径和形状。具体的是将碳酸钡12(22wt%)、碱式碳酸镁13(11wt%)、粒径10μm的球状氧化铝11(65wt%)、氧化铕14(2wt%)的混合物,在氢气浓度为5体积%的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烧成。以400℃/小时的升温速度升温,在1700℃下烧成2小时后,以400℃/小时的降温速度降温,得到以化学式(Ba0.9,Eu0.1)MgAl10O17表示的粒径为10μm的粒状的铝酸盐荧光体15。

    铝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29A

    公开(公告)日:1997-06-11

    申请号:CN96121114.8

    申请日:199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44 C09K11/7734 C09K11/7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铝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它是通过将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碱土类金属化合物和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稀土类化合物以及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铝土类化合物,在还原气氛中,在高于1600℃、低于2000℃的温度下烧成,而控制粒径和形状。具体的是将碳酸钡12(22wt%)、碱式碳酸镁13(11wt%)、粒径10μm的球状氧化铝11(65wt%)、氧化铕14(2wt%)的混合物,在氢气浓度为5体积%的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烧成。以400℃/小时的升温速度升温,在1700℃下烧成2小时后,以400℃/小时的降温速度降温,得到以化学式(Ba0.9,Eu0.1)MgAl10O17表示的粒径为10μm的粒状的铝酸盐荧光体15。

    热阴极放电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36138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0772.6

    申请日:2007-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0672 H01J61/36

    Abstract: 一种热阴极放电灯,具备电极,所述电极具有由线圈(4a)、第1导线(4b)和第2导线(4c)构成的灯丝线圈,第1导线(4b)经由第1连接加强部件(5a)连接在第1导入线(6a)上,第2导线(4c)经由第2连接加强部件(5b)连接在第2导入线(6b)上,该热阴极放电灯具备以下的结构:灯丝线圈是二层卷绕以上的线圈,灯丝线圈的最外侧的螺旋轴与管轴一致或大致平行,第1连接加强部件(5a)及第2连接加强部件(5b)分别包括平板形状的主构造体,包含第1连接加强部件(5a)的主构造体的主面的第1平面、与包含第2连接加强部件(5b)的主构造体的主面的第2平面交叉,由此,没有对于特定方向的摆动承受力较弱的情况,即使为了长寿命化等而使灯丝沿管轴方向延伸,也比以往对于摆动承受力强,并且能够将灯丝稳定地固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