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88705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0801525.2
申请日:2000-05-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61/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46
Abstract: 在荧光灯制造工序中制成难以产生变质的荧光体悬浮液,把该荧光体悬浮液涂布在玻璃泡壳内壁面后,进行干燥、烘烤处理,形成荧光膜。该荧光体悬浮液除荧光体外,配制作为粘结剂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分散剂的纯水及作为PH调节剂的氨,调整pH在8以上10以下。作为金属氧化物用比表面积1.5m2/g~30m2/g的氧化铝。由此荧光体悬浮液难以变质,即使用经长时间配制后的荧光体悬浮液形成荧光膜时也可获得1.5kgf/cm2以上的高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0C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96121114.8
申请日:1996-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09K1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44 , C09K11/7734 , C09K11/7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铝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它是通过将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碱土类金属化合物和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稀土类化合物以及分子中不合氟原子的铝土类化合物,在还原气氛中,在高于1600℃、低于2000℃的温度下烧成,而控制粒径和形状。具体的是将碳酸钡12(22wt%)、碱式碳酸镁13(11wt%)、粒径10μm的球状氧化铝11(65wt%)、氧化铕14(2wt%)的混合物,在氢气浓度为5体积%的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烧成。以400℃/小时的升温速度升温,在1700℃下烧成2小时后,以400℃/小时的降温速度降温,得到以化学式(Ba0.9,Eu0.1)MgAl10O17表示的粒径为10μm的粒状的铝酸盐荧光体15。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9A
公开(公告)日:1997-06-11
申请号:CN96121114.8
申请日:1996-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09K1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44 , C09K11/7734 , C09K11/7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铝酸盐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它是通过将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碱土类金属化合物和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稀土类化合物以及分子中不含氟原子的铝土类化合物,在还原气氛中,在高于1600℃、低于2000℃的温度下烧成,而控制粒径和形状。具体的是将碳酸钡12(22wt%)、碱式碳酸镁13(11wt%)、粒径10μm的球状氧化铝11(65wt%)、氧化铕14(2wt%)的混合物,在氢气浓度为5体积%的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烧成。以400℃/小时的升温速度升温,在1700℃下烧成2小时后,以400℃/小时的降温速度降温,得到以化学式(Ba0.9,Eu0.1)MgAl10O17表示的粒径为10μm的粒状的铝酸盐荧光体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