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83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80012562.1

    申请日:2020-02-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稳定地维持电极体的外周面与外装罐的内表面的接触状态,降低内部电阻值的偏差。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圆筒形电池具备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件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电极体、和收纳电极体的有底圆筒形状的外装罐。负极具有负极芯体和设置于负极芯体的表面的负极合剂层。在电极体的外周面形成负极芯体的表面露出的露出部,露出部与外装罐的内表面接触。负极合剂层包含内部空隙率为5%以下且破坏强度为25MPa~55MPa的石墨粒子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9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4135.2

    申请日:201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将长条的第1电极(5)、长条的第2电极(6)、和介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长条的隔膜(7)卷绕成螺旋状的电极组,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第1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1集电体(5a)、和所述第1集电体表面的第1活性物质层(5b);所述第2电极包括片材状的第2集电体(6a)、和所述第2集电体表面的第2活性物质层(6b);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经由所述隔膜与配置于更靠外周侧的所述第2电极相对置。所述二次电池具有在高温环境下反复进行快速的充放电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发生断裂等问题。本发明在上述的二次电池中,通过用补足所述第2电极的厚度的补强部(24)来对与所述第1电极的卷绕终端部相对置的所述第2电极的对置部位(B)进行补强等,可谋求上述问题的解決。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64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80063675.7

    申请日:2018-10-02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即使在对电池施加强的冲击的情况下,也难以引起因内部短路导致的起火、冒烟等,耐冲击性卓越。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在正极集电体(30)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露出部(32A)、(32B)的正极(11);与露出部(32A)接合的正极接头(20);覆盖露出部(32A)地贴附于正极(11)的绝缘带(40);和覆盖露出部(32B)地贴附于正极(11)的绝缘带(41)。绝缘带(40)、(41)以宽度方向的一端(40a)、(41a)彼此以及宽度方向的另一端(40b)、(41b)彼此的至少一方在正极(11)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贴附于正极(11)。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64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880063675.7

    申请日:2018-10-02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即使在对电池施加强的冲击的情况下,也难以引起因内部短路导致的起火、冒烟等,耐冲击性卓越。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在正极集电体(30)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露出部(32A)、(32B)的正极(11);与露出部(32A)接合的正极接头(20);覆盖露出部(32A)地贴附于正极(11)的绝缘带(40);和覆盖露出部(32B)地贴附于正极(11)的绝缘带(41)。绝缘带(40)、(41)以宽度方向的一端(40a)、(41a)彼此以及宽度方向的另一端(40b)、(41b)彼此的至少一方在正极(11)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贴附于正极(11)。

    二次电池的充电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85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80055447.X

    申请日:2019-08-01

    Inventor: 山上慎平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抑制二次电池的容量维持率和充放电效率的下降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系统。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充电系统(10)包括:二次电池(14);充电器(30),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计算二次电池的充电容量的单元;和充电控制单元(23),将充电器控制为进行到达到第1电压为止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第1充电步骤、和以第1电压的恒定电压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第2充电步骤。充电控制单元(23)在二次电池的充电容量达到设定在小于二次电池的以第1电压基准的满充电容量的范围内的充电结束容量的情况下,结束充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