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7045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349082.5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4/043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10/05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一例的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形成于该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和形成于正极集电体与正极合剂层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包含粒子,所述粒子以热导率为100W/m·K以上且比电阻为103Ω·m以上的材料为主成分,维氏硬度为5G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57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510694950.3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一例实施方式的正极(11),具备:以铝(Al)为主成分而构成的正极集电体(30);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0)上的保护层(31);和包含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于保护层(31)上的正极合剂层(32)。保护层(31)的厚度为1μm~5μm,包含氧化能力比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低的无机化合物、和导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32592.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4 , H01M10/052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有电极体,该电极体包括:电极组,其为多个,各电极组分别含有多个正极、多个负极以及至少1个隔膜,各正极和各负极隔着隔膜交替地层叠在一起;以及金属板,其为至少1个,配置于各电极组之间。配置于各电极组的两端的电极是负极。以与构成至少1个电极组的负极的复合材料层接触并且不与除该复合材料层以外的导电性构件接触的状态设置金属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0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2952.1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其中,正极合剂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粘合剂,表示正极合剂层的厚度方向上的距集电体的距离与粘合剂的量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具有第1极大点、极小点及第2极大点,极小点对应于正极合剂层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的位置,相比对应于极小点的位置,第1极大点对应于集电体侧的位置,第2极大点对应于远离集电体的位置,第1极大点及极小点各自下的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粒子100重量份的粘合剂的量W1与粘合剂的量W2的比W1/W2大于2。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44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780032592.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4 , H01M10/052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有电极体,该电极体包括:电极组,其为多个,各电极组分别含有多个正极、多个负极以及至少1个隔膜,各正极和各负极隔着隔膜交替地层叠在一起;以及金属板,其为至少1个,配置于各电极组之间。配置于各电极组的两端的电极是负极。以与构成至少1个电极组的负极的复合材料层接触并且不与除该复合材料层以外的导电性构件接触的状态设置金属板。
-
公开(公告)号:CN10706897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610982561.5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远藤一树
IPC: H01M4/13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正极(20),具备:正极集电体(21),其以铝为主成分而构成;正极合剂层(22),其包含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且形成于正极集电体(21)上;以及,保护层(23),其介于正极集电体(21)与正极合剂层(22)之间。保护层(23)包含无机物粒子(24)、导电材料和粘结材料,且以无机物粒子(24)为主成分而构成,在正极集电体(21)上,保护层(23)形成于正极合剂层(22)的形成范围的大致整个区域,并且覆盖了没有形成所述正极合剂层(22)而露出所述正极集电体(21)的表面的露出部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236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410458018.6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2/1653 , H01M4/628 , H01M10/052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所述电极体是由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2)的正极(10)、和负极夹着隔板配置而成的,所述正极(10)或所述隔板中的至少一者含有具有至少一个金属元素的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磷酸酯化合物(30)(式(1)中,X和Y是金属元素、氢原子或有机基团,X和Y中的至少一者为金属元素。当金属元素为2价时,X和Y表示一个金属元素。n是2以上10以下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57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694950.3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一例实施方式的正极(11),具备:以铝(Al)为主成分而构成的正极集电体(30);形成于正极集电体(30)上的保护层(31);和包含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于保护层(31)上的正极合剂层(32)。保护层(31)的厚度为1μm~5μm,包含氧化能力比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低的无机化合物、和导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74205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80063067.X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02 , H01M2/263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2/020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形电池,其是将由第1极的极板和第2极的极板隔着多孔质绝缘体卷绕而构成的电极组(3)与电解液一同收纳在电池壳体(1)内而成的方形电池,其中,连接在所述第1极的极板上的引线(9L)被连接在作为第1极的外部端子的所述电池壳体上,连接在所述第2极的极板上的引线(11L)经由设置在密封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的封口板(15)与所述电极组之间的连接板(31)而被连接在设置在所述封口板上的第2极的外部端子(25)上,所述电池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以往的所述方形电池在从电池壳体的长边方向外侧施加某一定的载荷时发生变形并且电池发热,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因而存在达到过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方形电池中将电池壳体的长边方向的至少一端上的电池壳体(1)与连接板(31)的间隔设定为在电池壳体的短边方向上的电池壳体的宽度的1/2以下等,谋求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31812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2071.5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300/0085 , Y02T10/7011
Abstract: 采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制作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包括:集电体(30);层叠在集电体(30)表面、包括能够吸纳及放出锂离子的电极活性物质(32)的电极活性物质层(31);层叠在电极活性物质层(31)的表面、含有经非水电解液膨润了的锂离子传导性凝胶的锂离子传导层(13);层叠在锂离子传导层(13)的表面、含有绝缘性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多孔质耐热层(1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