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5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80010610.9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秀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028 , H01P1/20381 , H01P5/187 , H04B5/00
Abstract: 发送基板(101)上设置的发送侧共振布线(113)在发送侧共振布线(113)上的第一发送布线(111)的连接部位与第二发送布线(112)的连接部位之间连接于发送地电位,接收基板(102)上设置的接收侧共振布线(123)在接收侧共振布线(123)上的第一接收布线(121)的连接部位与第二接收布线(122)的连接部位之间连接于接收地电位,发送基板(101)与接收基板(102)对置设置,使得在从垂直于发送基板(101)主面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发送侧共振布线(113)的轮廓与接收侧共振布线(123)的轮廓一致,且成点对称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92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0596.8
申请日:2018-0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P5/02 , H02M1/08 , H03K17/691
Abstract: 电磁共振耦合器(100)在电介质层(112)的表面具备第一传输线路(300)并且在电介质层(113)的背面具备第二传输线路(400)。第一传输线路(300)具有共振布线(301、302)和输入输出布线(303、304)。第二传输线路(400)具有共振布线(401、402)和输入输出布线(403、404)。相互分离的罩接地部(501、502)设置于电介质层(113)的表面或者电介质层(112)的背面。经由连接部(503)使共振布线(301)与罩接地部(501)连接,经由连接部(504)使共振布线(402)与罩接地部(502)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85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6602.7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3K17/687 , H02M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04 , H01L2224/48137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2M1/08 , H03K17/04123 , H03K17/691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能够对半导体开关元件输出不仅是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也较短的驱动信号的具有信号绝缘功能的栅极驱动电路,具备:输入端子,被输入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容器,连接在输出端子上;调制部(170),生成表示控制信号中的第一逻辑值的定时的第一调制信号和表示控制信号中的至少第二逻辑值的定时的第二调制信号;第一电磁谐振耦合器(107),将第一调制信号非接触地传送;第二电磁谐振耦合器(108),将第二调制信号非接触地传送;第一整流电路(171),通过将第一调制信号解调而生成第一解调信号,向输出端子输出;第二整流电路(172),通过将第二调制信号解调而生成第二解调信号,向输出端子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3696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138188.X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3/495 , H04B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9575 , H01F38/14 , H01L21/565 , H01L23/48 , H01L23/49 , H01L23/495 , H01L23/49541 , H01L23/49551 , H01L23/5227 , H01L25/00 , H01L2224/2919 , H01L2224/32245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137 , H01L2224/48145 , H01L2224/48247 , H01L2224/49109 , H01L2224/49171 , H01L2224/49175 , H01L2224/49177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01079 , H01P1/201 , H01P1/20345 , H01P5/028 , H01P7/08 , H04B5/0025 , H04B5/0093 , H01L2924/0665 , H01L2924/00 , H04B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小型化的信号传送装置。信号传送装置具备:第一引脚框架;第二引脚框架,从第一引脚框架离开;一次侧半导体芯片,与第一引脚框架电连接;二次侧半导体芯片,与第二引脚框架电连接;以及信号绝缘器,包括与一次侧半导体芯片电连接的发送部、和与二次侧半导体芯片电连接的接收部,从发送部向接收部将信号进行绝缘传送。信号绝缘器具有与第一引脚框架及第二引脚框架接合的第一主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046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1159292.9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7/687 , G08C17/00 , H01F19/08 , H01F38/14 , H01F2019/085 , H02M5/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信号生成装置,解决无法使信号生成装置小型化这一问题。信号生成装置具备:第1绝缘元件,具备发送部和接收部,通过对被输入到发送部的输入波进行绝缘传输而从接收部输出输出波;电源部,基于输出波生成电源电压;输出端子,是输出具有与电源电压相应的电压的输出信号的端子;控制信号生成部,生成控制信号;绝缘部,对控制信号进行绝缘传输,基于绝缘传输的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输出选择部,基于驱动信号选择是否向输出端子输出输出信号;第1检测部,基于从发送部获得的检测波生成表示输出信号的状态的第1检测信号;以及控制信号调整部,根据第1检测信号调整控制信号,输出信号根据由控制信号调整部进行的控制信号的调整来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22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80001149.5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P5/10
Abstract: 具备:在发送基板(101)上设置的、环绕形状的一部分由于开放部而开放的形状的发送共振器(106)以及与发送共振器(106)上的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布线(111);在接收基板(102)上设置的接收共振器(107)、与接收共振器(107)上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布线(112)、以及与接收共振器(107)上的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三布线(113);发送基板(101)与接收基板(102)对置设置,使得在从与发送基板(101)的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发送共振器(106)及接收共振器(107)为点对称,并且发送共振器(106)及接收共振器(107)的轮廓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82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6823.4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秀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2/005 , H01F38/14 , H01P1/2013 , H01P5/028 , H01P7/084 , H01P7/086 , H04B5/0031 , H04B5/0037 , H04B5/0075
Abstract: 一种在两个共振布线间将高频信号非接触地传输的电磁共振耦合器(10),具备:发送基板(101);发送共振器(105),设在发送基板(101)上,是具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部的环绕形状的一部分通过发送共振器狭缝(106)而开放的形状;发送布线(104),与发送共振器(105)上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接收基板(102);接收共振器(108),设在接收基板(102)上,是与发送共振器(105)相同的大小及相同的形状;以及接收布线(107),与接收共振器(108)上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从垂直于发送基板(101)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发送共振器(105)及接收共振器(108)点对称且轮廓一致地相对;在发送共振器(105)中,构成凹部的布线中的至少一部分布线与至少一部分布线以外的布线,以发送共振器(105)的布线宽度的4倍以下的距离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0320189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80003591.7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 H01L23/48 , H01L23/645 , H01L24/32 , H01L24/48 , H01L24/49 , H01L2223/6611 , H01L2223/6627 , H01L2224/32145 , H01L2224/48137 , H01L2224/4917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9042 , H01L2924/19104 , H01L2924/30107 , H01P1/20381 , H01P5/028 , H01P7/08 , H01P7/082 , H01P7/084 , H01Q1/38 , H01Q7/00 , H01L2924/00 , H01L2224/4509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集成化的电磁共振耦合器。具备传送基板(701)和反射基板(702),在传送基板(701)上设置有:第一共振布线(704),形成为环形状的一部分由第一开放部(726)开放的形状;第一输入输出布线(711),与第一共振布线(704)连接;第二共振布线(703),设置于第一共振布线(704)的内侧,形成为环形状的一部分由第二开放部(723)开放的形状;以及第二输入输出布线(710),与第二共振布线(703)连接;在反射基板(702)上设置有反射布线(707),该反射布线(707)形成为环形状的一部分由第三开放部(724)开放的形状;从与传送基板(701)的主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反射布线(707)和第一共振布线(704)及第二共振布线(703)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208831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680019921.6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秀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065 , H01Q9/0407 , H01Q9/045 , H01Q21/0075 , H01Q2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使天线元件相对并从该相对侧馈电的方式的实用的平面天线装置,其第一天线元件(101a)的第一馈电点(104a)设在与相对的两个天线元件的内侧天线元件端部相近的位置,使第二缝隙(103b)的切缝长度比第二天线元件(101b)的端部到中心的长度长,从而使第二天线元件(101b)的第二馈电点(104b)设在与相对的两个天线元件的外侧天线元件端部相近的位置。因为馈电点的位置相同,所以两个天线元件以同相位被激励同样的电场。而且,因为平面天线装置(10)采用从成对的天线元件的相对着的内侧馈电的方式,不需要以往所需的馈线曲部,因此布线区域相对于以往可达到狭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825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80006823.4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秀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2/005 , H01F38/14 , H01P1/2013 , H01P5/028 , H01P7/084 , H01P7/086 , H04B5/0031 , H04B5/0037 , H04B5/0075
Abstract: 一种在两个共振布线间将高频信号非接触地传输的电磁共振耦合器(10),具备:发送基板(101);发送共振器(105),设在发送基板(101)上,是具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部的环绕形状的一部分通过发送共振器狭缝(106)而开放的形状;发送布线(104),与发送共振器(105)上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接收基板(102);接收共振器(108),设在接收基板(102)上,是与发送共振器(105)相同的大小及相同的形状;以及接收布线(107),与接收共振器(108)上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从垂直于发送基板(101)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发送共振器(105)及接收共振器(108)点对称且轮廓一致地相对;在发送共振器(105)中,构成凹部的布线中的至少一部分布线与至少一部分布线以外的布线,以发送共振器(105)的布线宽度的4倍以下的距离接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