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球红细菌接合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660667.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红球细菌接合转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2)转化靶标质粒进入所述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得到含靶标质粒的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3)培养通过步骤(2)得到的含靶标质粒的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至OD600为0.3~0.7;(4)培养类球红细菌至OD660为1.8~2.0;(5)将步骤(3)得到的含靶标质粒的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和步骤(4)得到的类球红细菌混合,进一步培养;(6)得到含有靶标质粒的类红球细菌。使用本发明的接合转化方法,避免了再次涂布分离大肠杆菌和类球红细菌,并且提高了接合转化效率,使得获得的类球红细菌单克隆菌株相比于其他条件提高至少3倍。

    类球红细菌接合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5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660667.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红球细菌接合转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2)转化靶标质粒进入所述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得到含靶标质粒的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3)培养通过步骤(2)得到的含靶标质粒的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至OD600为0.3~0.7;(4)培养类球红细菌至OD660为1.8~2.0;(5)将步骤(3)得到的含靶标质粒的基因缺陷型大肠杆菌SD1149‑001和步骤(4)得到的类球红细菌混合,进一步培养;(6)得到含有靶标质粒的类红球细菌。使用本发明的接合转化方法,避免了再次涂布分离大肠杆菌和类球红细菌,并且提高了接合转化效率,使得获得的类球红细菌单克隆菌株相比于其他条件提高至少3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