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48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87665.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7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航隧洞船舶航行特性观测方法,包括如下现场测试实施步骤:步骤一,在测试开始前,在通航隧洞的进口和出口分别架设1台自动跟踪式的远端测站激光测距仪和近端测站激光测距仪;步骤二,手持1支测量棱镜,分别放置于通航隧洞进口和出口两个断面的两侧,共4个标定点位,用远端测站激光测距仪和近端测站激光测距仪测量标定点位的坐标,获得整个通航隧洞水域的范围;步骤三,在试验船舶上布置前后2个测点,测点布置在船首和船尾的中间,位于试验船舶的中轴线上,每个测点安装1个360°棱镜。本申请解决了已有的测试手段无法满足船舶在通航隧洞内的航行特性测试要求,影响了国内首座建成的通航隧洞运行效果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81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310213.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船机刚性梁防撞系统撞击试验方法及相关组件,包括:响应于目标升船机刚性梁的防撞系统处于工作挡船状态、液压油缸处于保压闭锁状态,控制试验船舶依次以预设最大撞击速度的不同比例撞击刚性梁;利用架设在航道上的自动跟踪式全站仪,测量试验船舶在每次撞击后的缓冲距离;利用均匀设置在升船机刚性梁顶部腹板、后部翼板上的应力传感器,测量每次撞击过程中刚性梁的应力分布;根据对刚性梁在每次撞击过程中拍摄的图像,确定刚性梁的形变规律;利用设置在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出油口处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每次撞击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载荷变化;基于缓冲距离、应力分布、形变规律、载荷变化,确定刚性梁防撞系统的防撞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10213.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船机刚性梁防撞系统撞击试验方法及相关组件,包括:响应于目标升船机刚性梁的防撞系统处于工作挡船状态、液压油缸处于保压闭锁状态,控制试验船舶依次以预设最大撞击速度的不同比例撞击刚性梁;利用架设在航道上的自动跟踪式全站仪,测量试验船舶在每次撞击后的缓冲距离;利用均匀设置在升船机刚性梁顶部腹板、后部翼板上的应力传感器,测量每次撞击过程中刚性梁的应力分布;根据对刚性梁在每次撞击过程中拍摄的图像,确定刚性梁的形变规律;利用设置在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出油口处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每次撞击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载荷变化;基于缓冲距离、应力分布、形变规律、载荷变化,确定刚性梁防撞系统的防撞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4858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1587665.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7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航隧洞船舶航行特性观测方法,包括如下现场测试实施步骤:步骤一,在测试开始前,在通航隧洞的进口和出口分别架设1台自动跟踪式的远端测站激光测距仪和近端测站激光测距仪;步骤二,手持1支测量棱镜,分别放置于通航隧洞进口和出口两个断面的两侧,共4个标定点位,用远端测站激光测距仪和近端测站激光测距仪测量标定点位的坐标,获得整个通航隧洞水域的范围;步骤三,在试验船舶上布置前后2个测点,测点布置在船首和船尾的中间,位于试验船舶的中轴线上,每个测点安装1个360°棱镜。本申请解决了已有的测试手段无法满足船舶在通航隧洞内的航行特性测试要求,影响了国内首座建成的通航隧洞运行效果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7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493041.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水式升船机卷筒组原型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卷筒装置安装后,并位于卷筒装置上布置多个观测点,且所有的观测点标零,还包括安装于卷筒装置一侧,且检测端正对观测点的光测距传感器;2)、将卷筒装置上缠绕的预定长度的钢丝绳与船厢进行装配,卷扬机构驱使卷筒装置进行钢丝绳收放以使空置的船厢保持竖直方向运动,记录各测点在空置的船厢的运行变化;3)、卷扬机构驱动钢丝绳与平衡重相连接。该发明提供的入水式升船机卷筒组原型观测方法,通过升船机卷筒装置、受力状况、传扭方向、运行轴向位移等观测方法,为升船机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对于优化设计和卷筒装置的在线监测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3765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27173.9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的升船机承船厢防撞装置,由防撞梁和两端转动支承结构组成,根据船舶冲击造成的结构应力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分布规律,防撞梁主体结构采用中间厚两端薄的变截面型式,以降低中间撞击部位的应力水平,在防撞梁两端布置转动支承结构,使防撞梁在受到船舶撞击时能够自动适应船舶的斜面倾角,实现船首与防撞梁之间的面接触冲击作用,降低船舶和防撞梁冲击部位的应力,解决点接触应力严重超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5319.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构皮滩发电厂 ,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升船机减速器的卸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当需要对减速器进行卸车时,工作人员根据减速器的重心受力情况,此时启动电机使连接杆沿X轴方向移动带动千斤顶通过移动杆在移动槽内部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工作人员根据减速器的尺寸对千斤顶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连接板和固定螺栓使千斤顶与减速器连接,这样设计达到了对千斤顶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以适应同尺寸的减速器,提高了千斤顶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85318.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构皮滩发电厂 ,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渡槽作业的升船机,包括带动船只升降与支撑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底部设置有用于承重与牵引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下方设置有用于承载与限位船只的升降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渡槽作业的升船机,四个开合臂带动末端气囊夹持位于中间的船只,防止其在船厢中水流的作用下移动,避免船只与船厢剐蹭,同时定位的船只能够稳定船厢重心,防止船厢晃动,使升降更为平稳;通过采用设置牵引线拉动移动架带动船厢移动的设计,将动力源第二收线轮设置在基台上,降低支撑轨负荷,减轻移动架自重,同时故障时更方便修理位于基台上的第二电机与第二收线轮,绳索牵拉的方式制造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4121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402489.4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承船厢液压均衡调平系统,涉及升船机技术领域,包括油泵、换向阀、调平油缸、通断控制阀、张力传感器、水平检测器、控制器;换向阀用于切换油泵的出油口与各调平油缸的有杆腔或无杆腔连通;调平油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牵引绳相连;通断控制阀用于控制油路通断状态;张力传感器设置于牵引绳上;水平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承船厢的水平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各调平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状态,以使承船厢趋于水平,以及根据各张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各通断控制阀的通断状态,以使各根牵引绳的张力趋于一致。本发明能够在调平承船厢的过程中,同时均衡牵引绳张力。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承船厢液压均衡调平方法和一种升船机,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06281.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绕式防护的升船机防撞装置,具体涉及升船机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承船厢主体,所述承船厢主体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船厢主体内的加强支撑立板。本发明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通过两个加强限位齿轮旋转啮合的扭力而稳定旋转位移,提高了本发明在对船舶进行支撑防护的稳定性,通过弹簧自身的弹性回弹驱动加强支撑托架复位,对船舶由于波浪而晃动时进行消减,使得本发明在对船舶进行防护防撞时既具有良好的刚性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提高本发明对船舶的防撞防护性能,机械稳定性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