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28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018518.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旭生 , 赵科 , 黄健 , 曲鹏 , 康海军 , 张楠 , 闵洪刚 , 姜艳菲 , 王文澜 , 杨得草 , 于立伟 , 董宝权 , 宋涛 , 赵亮 , 刘琳 , 刘克云 , 杜洪志 , 李沈洋 , 兰英 , 陈宇 , 徐勇 , 韩宇 , 金世铨 , 许学利 , 崔宏涛 , 田玉伟 , 苏崇涛 , 海超 , 左海霞 , 王会忠 , 肖辉 , 张猛 , 程宏远 , 左远鸿 , 张海宾 , 胡德威 , 由宇 , 邹伟 , 赵大鹏 , 黄亮 , 关立凯 , 隋鹏飞 , 张伟 , 何群才 , 郭晓静 , 孟宪涛 , 王爱华 , 宋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热连轧带钢边部翘皮缺陷的方法及该方法生产的带钢。将连铸坯置于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在1220‑1270℃保温50‑80min;铸坯出炉后采用除鳞箱除鳞,进入粗轧机轧制,开轧温度1100℃‑1150℃,粗轧轧制5~7道次,其中前2个道次不投入粗轧除鳞水,以获得较高的中间坯温度,使整个粗轧阶段中间坯温度均处于塑性区,粗轧第2道次之后粗轧除鳞水全部投入,消除中间坯表面氧化铁皮;随后进入精轧机组轧制,终轧温度850℃‑930℃;层流冷却后卷取,卷取温度500℃‑750℃,最终生产出较少或没有翘皮缺陷的热连轧带钢。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45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00246.9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康海军 , 刘明辉 , 曲鹏 , 黄健 , 王溪刚 , 王旭生 , 杨得草 , 于立伟 , 詹恒科 , 王会忠 , 薛文辉 , 肖辉 , 张猛 , 程宏远 , 左远鸿 , 张海宾 , 胡德威 , 由宇 , 王文澜 , 邹伟 , 赵大鹏 , 黄亮 , 关立凯 , 隋鹏飞 , 孙忠斌 , 李铁 , 张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B21B37/74 , C22C33/04 , C22C38/0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3G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酸洗板领域,具体是一种含硼低碳热轧酸洗板及其制备方法,在2.0mm≤厚度≤6.0mm的低碳热轧酸洗板中添加硼含量0.0010~0.0030%,获得理想组织性能基础上,可采取多种控制表面质量的措施,有效解决了钢板混晶,尤其改善了轧制边混晶的问题。低碳热轧酸洗板中添加硼,降低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使得热轧阶段终轧温度840~860℃时不发生组织转变,即没有混晶缺陷,最终获得均匀的组织性能,同时为热轧阶段投入大量除鳞水解决氧化铁皮缺陷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2654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64688.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22 , C22C33/04 , B22D11/00 , C21D8/02 , B21B3/02 , B21B1/26 , B22D11/12 , C21C7/00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600MPa级高疲劳冷成形用钢及制造方法,生产路线包括转炉复吹,LF+RH双路径精炼,板坯连铸,2300产线轧制、间断冷却。通过本工艺方法生产的屈服强度600MPa级高疲劳冷成形用钢,满足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要求,金相组织主要为铁素体+珠光体;采用可稳定控制的钛微合金一体化调控技术,与同级别钢材相比,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纯净钢冶炼和轻压下投入,提高钢种的耐深冲能力;全流程板形控制技术,确保了钢板内应力得到充分释放,使得该高疲劳冷成形用钢能够满足汽车用钢轻量化、高强化的发展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46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01560.9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康海军 , 刘明辉 , 曲鹏 , 黄健 , 王溪刚 , 王旭生 , 杨得草 , 于立伟 , 詹恒科 , 王会忠 , 薛文辉 , 肖辉 , 张猛 , 程宏远 , 左远鸿 , 张海宾 , 胡德威 , 由宇 , 王文澜 , 邹伟 , 赵大鹏 , 黄亮 , 关立凯 , 隋鹏飞 , 孙忠斌 , 李铁 , 张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酸洗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度≤1.6mm含硼低碳热轧酸洗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解决了表面质量控制和组织性能的匹配,低碳热轧酸洗板中添加硼,降低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使得热轧阶段终轧温度840~860℃时不发生组织转变,即没有混晶缺陷,最终获得均匀的组织性能,同时为热轧阶段投入大量除鳞水解决氧化铁皮缺陷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9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57640.9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康海军 , 王旭生 , 刘明辉 , 杨得草 , 于立伟 , 田玉伟 , 苏崇涛 , 海超 , 王会忠 , 肖辉 , 张猛 , 程宏远 , 左远鸿 , 张海宾 , 胡德威 , 由宇 , 王文澜 , 邹伟 , 赵大鹏 , 黄亮 , 关立凯 , 隋鹏飞 , 张伟 , 何群才 , 郭晓静 , 孟宪涛 , 王爱华 , 宋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22 , C21D8/0205 , C21D8/0226 , C21D8/0263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钢板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车轮轮辐用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热轧酸洗板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C:0.05~0.07%、Si:0.40~0.60%、Mn:1.20%~1.50%、P≤0.020%、S≤0.010%、Alt:0.020%~0.070%、Cr:0.30%~0.40%、Mo:0.10%~0.20%、N≤0.00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较低的铬、钼含量,降低了合金成本,采用较低的硅含量,降低了炼钢后连铸生产难度,提高钢水的散热能力、连续浇铸能力,有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通过采用两段冷却工艺的方式,减少控制变量,提高生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适当提高卷取温度(350~400℃),温度越高钢材强度越低,减少对卷取设备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90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499450.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康海军 , 刘明辉 , 曲鹏 , 杨得草 , 王旭生 , 于立伟 , 詹恒科 , 王会忠 , 薛文辉 , 肖辉 , 张猛 , 程宏远 , 左远鸿 , 张海宾 , 胡德威 , 由宇 , 王文澜 , 邹伟 , 赵大鹏 , 黄亮 , 关立凯 , 隋鹏飞 , 孙忠斌 , 李铁 , 张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8/0226 , C21D2211/002 , C21D2211/005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4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轧酸洗带钢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铌高扩孔性能540MPa级热轧酸洗带钢及其生产方法。采用无铌技术彻底解决了铌含量带来的成本高的问题,可生产出抗拉强度≥540MPa且微观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的热轧酸洗板,生产成本低廉,市场竞争力强。不添加铌,有效降低了屈服强度,易于制作汽车零件过程中变形,成形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114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42197.7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硅酸洗板表面铁皮的方法,包括加热工艺:厚度≥2.2mm高硅酸洗板出炉温度为1175~11950℃范围内,在炉时间为160~200分钟以内,二加热段和均热段的空燃比为2.0~3.0;轧制工艺:粗轧轧制道次采用3+5模式,粗轧除鳞双排水全部投入,精轧除鳞采用35~38Mpa的超高压除鳞水;本发明通过采取低温、快速、高空燃比的加热工艺,及采取缓慢、多点、高压力除鳞的轧制工艺,提高钢板基体氧化铁皮的剥离性,抑制了基体金属界面二次氧化铁皮的形成,改善了硅元素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实现酸洗板产品表面质量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617806.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拉强度1100MPa级车架用高强热轧卷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热轧卷板的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2%‑0.4%、Si:0.2%‑0.35%、Mn:0.65%‑1%、S:≤0.02%、P:≤0.03%、Al:0.01%‑0.05%、B:0.001‑0.004%、Ti:0.01‑0.05%、Cr:0.1%‑0.25%、N≤0.007%,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本发明生产的1100MPa级车架用高强钢,各项力学性能满足指标达到要求,并且成本控制良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进一步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减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续航不足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996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10257640.9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康海军 , 王旭生 , 刘明辉 , 杨得草 , 于立伟 , 田玉伟 , 苏崇涛 , 海超 , 王会忠 , 肖辉 , 张猛 , 程宏远 , 左远鸿 , 张海宾 , 胡德威 , 由宇 , 王文澜 , 邹伟 , 赵大鹏 , 黄亮 , 关立凯 , 隋鹏飞 , 张伟 , 何群才 , 郭晓静 , 孟宪涛 , 王爱华 , 宋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钢板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车轮轮辐用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热轧酸洗板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C:0.05~0.07%、Si:0.40~0.60%、Mn:1.20%~1.50%、P≤0.020%、S≤0.010%、Alt:0.020%~0.070%、Cr:0.30%~0.40%、Mo:0.10%~0.20%、N≤0.00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较低的铬、钼含量,降低了合金成本,采用较低的硅含量,降低了炼钢后连铸生产难度,提高钢水的散热能力、连续浇铸能力,有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通过采用两段冷却工艺的方式,减少控制变量,提高生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适当提高卷取温度(350~400℃),温度越高钢材强度越低,减少对卷取设备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772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18518.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旭生 , 赵科 , 黄健 , 曲鹏 , 康海军 , 张楠 , 闵洪刚 , 姜艳菲 , 王文澜 , 杨得草 , 于立伟 , 董宝权 , 宋涛 , 赵亮 , 刘琳 , 刘克云 , 杜洪志 , 李沈洋 , 兰英 , 陈宇 , 徐勇 , 韩宇 , 金世铨 , 许学利 , 崔宏涛 , 田玉伟 , 苏崇涛 , 海超 , 左海霞 , 王会忠 , 肖辉 , 张猛 , 程宏远 , 左远鸿 , 张海宾 , 胡德威 , 由宇 , 邹伟 , 赵大鹏 , 黄亮 , 关立凯 , 隋鹏飞 , 张伟 , 何群才 , 郭晓静 , 孟宪涛 , 王爱华 , 宋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热连轧带钢边部翘皮缺陷的方法及该方法生产的带钢。将连铸坯置于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在1220-1270℃保温50-80min;铸坯出炉后采用除鳞箱除鳞,进入粗轧机轧制,开轧温度1100℃-1150℃,粗轧轧制5~7道次,其中前2个道次不投入粗轧除鳞水,以获得较高的中间坯温度,使整个粗轧阶段中间坯温度均处于塑性区,粗轧第2道次之后粗轧除鳞水全部投入,消除中间坯表面氧化铁皮;随后进入精轧机组轧制,终轧温度850℃-930℃;层流冷却后卷取,卷取温度500℃-750℃,最终生产出较少或没有翘皮缺陷的热连轧带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