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3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293013.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H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出口装置,其可以实现紧凑化且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吹出口装置(1)具备:壳体(3),形成吹出口且在内部区划出通风通道(5);屏蔽体(15),在壳体(3)中可转动地配置于通风通道(5)中,并能够与所进行的转动对应地开闭通风通道(5);操作部(21),能够在与屏蔽体(15)的转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转动操作;及连杆机构(22),具有分别进行彼此不同的动作的多个连杆部件,且使屏蔽体(15)与操作部(21)的动作联动。连杆机构(22)配置于通风通道(5)的外部并通过将一个连杆部件的动作转换为另一个连杆部件的动作,使转动轴线不同的操作部(21)与屏蔽体(15)联动地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9714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34017.3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IPC: B22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部件,其能够被固定到另一个部件上。该复合部件包括:由第一材料形成的第一构件以及由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成的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的一部分被第一构件所覆盖。第二构件包括从第一构件突出成凸形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至少设置在突出部的一部分中并且另一个部件将被固定到该固定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39854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262082.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IPC: B22D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7/006 , B22C9/10 , B22D19/00 , B62D25/145 , B62D29/007 , B62D29/008 , F16B9/00 , B22D19/0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容易地拔出在浇铸铸件部时插入的型芯的镶铸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覆盖管部(25)的一端侧的内部形成内侧覆盖部(37)。在浇铸铸件部(26)时,使内侧覆盖部(37)介于管部(25)的一端侧的内表面与插入的型芯的顶端侧的外表面之间,能够防止因铸件部(26)的成型收缩引起管部(25)缩小从而导致咬住型芯的现象。由于内侧覆盖部(37)的凹部(38)侧为从管部(25)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逐渐扩大的锥面(39),因此,在铸件部(26)成型后,与型芯的顶端侧的外表面接触的内侧覆盖部(37)的凹部(38)侧的锥面(39)相对于型芯的插入方向向相反方向逐渐扩大,从而能够在铸件部(26)成型后容易地拔出型芯。
-
公开(公告)号:CN1073985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710262082.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IPC: B22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容易地拔出在浇铸铸件部时插入的型芯的镶铸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覆盖管部(25)的一端侧的内部形成内侧覆盖部(37)。在浇铸铸件部(26)时,使内侧覆盖部(37)介于管部(25)的一端侧的内表面与插入的型芯的顶端侧的外表面之间,能够防止因铸件部(26)的成型收缩引起管部(25)缩小从而导致咬住型芯的现象。由于内侧覆盖部(37)的凹部(38)侧为从管部(25)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逐渐扩大的锥面(39),因此,在铸件部(26)成型后,与型芯的顶端侧的外表面接触的内侧覆盖部(37)的凹部(38)侧的锥面(39)相对于型芯的插入方向向相反方向逐渐扩大,从而能够在铸件部(26)成型后容易地拔出型芯。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790293.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岛悠
IPC: B60H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吹出构造体,其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送风时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发挥良好的风的指向性。本发明的吹出构造体(S)具有:与成为送风路的通道连接的外壳(1),该送风路来自空调装置;形成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的主通风路(5);通过向所述主通风路(5)的车辆左右方向转动而使风向变化的纵翅片(21);和在所述主通风路(5)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侧部沿着所述主通风路(5)延伸的旁通流路(10),所述旁通流路(10)的与所述主通风路(5)汇流的出口(12)以当沿车辆左右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纵翅片(21)重叠的方式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0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822931.2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行驶中,检测副驾驶席的搭乘者所实施的导航操作并对其进行允许的车载用导航装置。车载用导航装置具备:显示部,搭载于车辆内,显示导航信息;操作部,操作显示部;检测部,具有设置于操作部的副驾驶席侧的检测附近范围内的物体的传感器;以及处理部,在车辆的行驶中,根据从检测部输出的检测反应,允许或者限制显示部的操作。处理部根据在车辆的行驶中从检测部输出的检测反应,在操作部的副驾驶席侧的附近范围内检测到副驾驶席的搭乘者的手的情况下,通过判断为并非驾驶员而其副驾驶席的搭乘者经由操作部操作显示部并允许该操作,即使在行驶中也能够实现副驾驶席的搭乘者所实施的导航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254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725991.5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岛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除霜器内装结构,该除霜器内装结构通过在不能从乘员观察到的位置设置吹出口从而美观性提高,并且吹出的风能够不被阻碍地送到侧部玻璃。除霜器内装结构具有朝向在车辆的车门设置的侧部玻璃吹出空气的除霜器吹出口。车门具有侧部玻璃、以及在侧部玻璃的下方设置的车门板。除霜器吹出口配置于仪表板的侧面与车门板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侧面与车门板形成有供从除霜器吹出口吹出的风朝向侧部玻璃流通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790686.3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岛悠
IPC: B60H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空调装置的吹出构造体,其能够发挥由成为将通风路封闭的状态的风向可变机构实现的良好的气密性,并且能够发挥比以往更良好的风的指向性。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吹出构造体(10)具有配置于外壳(1)内的风向可变机构(2),该风向可变机构能够根据转动角度来变更吹出的风的朝向,并且以禁止风的吹出的方式将外壳(1)内的通风路(5)封闭,在外壳(1)内形成有抵接面(S1)和翻回面(S2),抵接面供成为将通风路(5)封闭的状态的风向可变机构(2)抵接,翻回面使从抵接面(S1)向上游侧逆流的气流向下游侧反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80384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780062486.3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岛悠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准确地控制吹出风的风向的空调装置的吹出装置,其具备:壳体(20),其与车辆的空调装置连接;通风路(50),其从壳体(20)的流入口(50c)到吹出口(50d)而形成;第一倾斜部(51),其设置于壳体(20)的流入口(50c)侧;第二倾斜部(52),其设置于壳体(20)的吹出口(50d)侧;中间部(53),其形成于壳体(20)的第一倾斜部(51)与第二倾斜部(52)之间;以及风向可变机构(40),其设置于通风路(50),且能够使来自流入口(50c)的流入风的风向朝向吹出口(50d)与中间部(53)之间变化,风向可变机构(40)具有连动地倾斜的多个翅片(40f)。
-
公开(公告)号:CN11054982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416952.4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H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直观地调节风向的空调装置的风向控制装置。风向控制装置具有对手进行检测的图像传感器(401a)以及ECU(100)、对空调的送风方向进行调节的纵百页窗马达(404)和横百页窗马达(405),ECU(100)对纵百页窗马达(404)和横百页窗马达(405)进行控制,以将通过图像传感器(401a)检测到的手的方向设为送风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