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1478088.2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2)具备MEA(10a)、第一隔板(14)以及第二隔板(16)。在MEA(10a)的外周部设置框构件(24),该框构件(24)围绕MEA(10a)的外周部并且被夹持于第一隔板(14)与第二隔板(16)之间。第二隔板(16)相对于MEA(10a)形成的氧化剂气体流路(36)的高度设定为比第一隔板(14)相对于MEA(10a)形成的燃料气体流路(38)的高度高。MEA(10a)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MO)与框构件(24)的框构件侧外周部(25)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FO)位于相互偏移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30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0022630.1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4119 , H01M8/1004 , H01M8/1007 , H01M8/24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堆。在构成燃料电池堆(10)的燃料电池(12)的第一金属隔板(30)设置的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包括上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1)和下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2)。第一金属隔板(30)构成为,位于上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1)与下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2)的中央位置的中点(P1)位于比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重力方向的中心(P2)靠下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30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022630.1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4119 , H01M8/1004 , H01M8/1007 , H01M8/24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堆。在构成燃料电池堆(10)的燃料电池(12)的第一金属隔板(30)设置的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包括上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1)和下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2)。第一金属隔板(30)构成为,位于上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1)与下侧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34b2)的中央位置的中点(P1)位于比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重力方向的中心(P2)靠下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018525.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发电单电池(12)具备带树脂膜的MEA(28)和第一金属隔板(30)。在第一金属隔板(30)设置:氧化剂气体流路(48),其使氧化剂气体沿着电极面流通;外周侧凸起部(54),其包围氧化剂气体流路(48),防止反应气体泄漏;以及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其从外周侧凸起部(54)延伸出。阴极电极(44)的在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流路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的角部(44k)与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的顶部(84t)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24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610927.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洋介
IPC: H01M8/0254 , H01M8/0263 , H01M8/1006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10),在阳极电极(42)中的与电解质膜(40)相反侧的面(42s)上设置位于阳极电极(42)的外周部(42out)的外周面(42s1)、位于比树脂框构件(46)的内周部(46in)靠内方的位置的中央面(42s2)以及将外周面(42s1)与中央面(42s2)彼此连结的台阶部(42s3)。从电解质膜(40)到中央面(42s2)的高度比从电解质膜(40)到外周面(42s1)的高度低。端部线状突起(58a1)的突出端面(59)与中央面(42s2)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478088.2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2)具备MEA(10a)、第一隔板(14)以及第二隔板(16)。在MEA(10a)的外周部设置框构件(24),该框构件(24)围绕MEA(10a)的外周部并且被夹持于第一隔板(14)与第二隔板(16)之间。第二隔板(16)相对于MEA(10a)形成的氧化剂气体流路(36)的高度设定为比第一隔板(14)相对于MEA(10a)形成的燃料气体流路(38)的高度高。MEA(10a)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MO)与框构件(24)的框构件侧外周部(25)的厚度方向中心位置(FO)位于相互偏移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0018471.8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1007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在发电单电池(12)中形成将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与燃料气体流路(58)连结的第二入口连结流路槽(60a)以及将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与燃料气体流路(58)连结的第二出口连结流路槽(60b)。第二入口连结流路槽(60a)的流路在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至燃料气体流路(58)之间分支多次。第二出口连结流路槽(60b)的流路在燃料气体流路(58)至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之间合流多次。第二出口连结流路槽(60b)的合流次数比第二入口连结流路槽(60a)的分支次数多。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24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1610927.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洋介
IPC: H01M8/0254 , H01M8/0263 , H01M8/1006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10),在阳极电极(42)中的与电解质膜(40)相反侧的面(42s)上设置位于阳极电极(42)的外周部(42out)的外周面(42s1)、位于比树脂框构件(46)的内周部(46in)靠内方的位置的中央面(42s2)以及将外周面(42s1)与中央面(42s2)彼此连结的台阶部(42s3)。从电解质膜(40)到中央面(42s2)的高度比从电解质膜(40)到外周面(42s1)的高度低。端部线状突起(58a1)的突出端面(59)与中央面(42s2)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018471.8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1007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在发电单电池(12)中形成将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与燃料气体流路(58)连结的第二入口连结流路槽(60a)以及将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与燃料气体流路(58)连结的第二出口连结流路槽(60b)。第二入口连结流路槽(60a)的流路在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8a)至燃料气体流路(58)之间分支多次。第二出口连结流路槽(60b)的流路在燃料气体流路(58)至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8b)之间合流多次。第二出口连结流路槽(60b)的合流次数比第二入口连结流路槽(60a)的分支次数多。
-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18525.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发电单电池(12)具备带树脂膜的MEA(28)和第一金属隔板(30)。在第一金属隔板(30)设置:氧化剂气体流路(48),其使氧化剂气体沿着电极面流通;外周侧凸起部(54),其包围氧化剂气体流路(48),防止反应气体泄漏;以及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其从外周侧凸起部(54)延伸出。阴极电极(44)的在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流路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的角部(44k)与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的顶部(84t)重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