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54818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810081338.9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并谋求轻量化的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悬挂装置。在车架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摆动自如地悬挂发动机的悬挂杆(22),所述悬挂杆(22)由杆本体(87)、设于杆本体(87)的一端的车身侧圆筒部件(86L、86R),和设于杆本体(87)的另一端的发动机侧圆筒部件(88L、88R)构成;车身侧圆筒部件(86L、86R)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分开设置,发动机侧圆筒部件(88L、88R)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分开设置,在悬挂杆(22)上设有一方的连接部件(96L),和另一方的连接部件(96R),所述一方和另一方的连接部件(96L、96R)由杆本体(87)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4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10178903.8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缓冲性并可以抑制缓冲单元大型化的鞍乘型车辆。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在座位(50)的后部左右两侧具有扶手(87),从侧面看,扶手(87)的后端部(87R)配置于比缓冲单元(38)的上端部(38A)的旋转轴心(LA)更靠向车辆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0528676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10108118.1
申请日:2006-07-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32 ,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振动并且提高滚动刚性,进一步提高旋转性能的低踏板式车辆,该低底板式车辆经由悬架机构在车架上可摆动地支承由具有与驱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输出轴的动力机构和将输出轴的旋转动力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构成的单元摆动式动力组件。悬架机构(24)在由侧面看被连结输出轴(21)的轴线以及驱动轮的旋转轴线的假想直线(IL)的上下区分的部位具有一对联杆机构(25、26),其将设于单元摆动式动力组件(U)上的两组枢轴部(27、48)分别地连结在车架(F)上,两联杆机构(25、26)中的至少一个可使所述单元摆动式动力组件(U)在两个方向上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903644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108118.1
申请日:2006-07-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32 ,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振动并且提高滚动刚性,进一步提高旋转性能的低踏板式车辆,该低底板式车辆经由悬架机构在车架上可摆动地支承由具有与驱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输出轴的动力机构和将输出轴的旋转动力向驱动轮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构成的单元摆动式动力组件。悬架机构(24)在由侧面看被连结输出轴(21)的轴线以及驱动轮的旋转轴线的假想直线(IL)的上下区分的部位具有一对联杆机构(25、26),其将设于单元摆动式动力组件(U)上的两组枢轴部(27、48)分别地连结在车架(F)上,两联杆机构(25、26)中的至少一个可使所述单元摆动式动力组件(U)在两个方向上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259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25405.X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构造,其实现整流罩内外的整流化并实现了外观性的提高。在具备覆盖车辆侧面的侧罩(95)的跨骑型车辆的整流罩构造中,在所述侧罩(95)上设置有形成面向车身下方的向下面(倾斜部(84b))的槽部(84),在所述倾斜部(84b)上设置有使整流罩内侧的空气向整流罩外侧导出的空气导出口(97)。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7A
公开(公告)日:1998-02-25
申请号:CN97112774.3
申请日:1997-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5 , B01D53/9454 , B01J23/40 , B01J37/0225 , B01J37/0244 , F01N3/28 , F01N3/2807 , F01N3/2825 , Y02T10/22
Abstract: 在有金属载体30和催化剂载持层L3的用于净化排气的催化剂元件3A中,底涂层L1是通过用与金属有优良的粘合力的耐热无机氧化物涂覆载体30的表面。然后,催化剂载持层L3是通过在Al2O3层L2上载持Pt和Rh来形成。这样催化剂载持层L3经底涂层L1就可以与载体30紧密而更好的接触而粘合。甚至当载体30进行热膨胀和振动处理时,从载体30上脱落(或分离)的Pt和Rh的量可以减至最小。因此净化特性的降低也可减至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4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78903.8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缓冲性并可以抑制缓冲单元大型化的鞍乘型车辆。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在座位(50)的后部左右两侧具有扶手(87),从侧面看,扶手(87)的后端部(87R)配置于比缓冲单元(38)的上端部(38A)的旋转轴心(LA)更靠向车辆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254818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81338.9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并谋求轻量化的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悬挂装置。在车架和发动机之间设置摆动自如地悬挂发动机的悬挂杆(22),所述悬挂杆(22)由杆本体(87)、设于杆本体(87)的一端的车身侧圆筒部件(86L、86R),和设于杆本体(87)的另一端的发动机侧圆筒部件(88L、88R)构成;车身侧圆筒部件(86L、86R)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分开设置,发动机侧圆筒部件(88L、88R)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分开设置,在悬挂杆(22)上设有一方的连接部件(96L),和另一方的连接部件(96R),所述一方和另一方的连接部件(96L、96R)由杆本体(87)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9480C
公开(公告)日:2003-12-03
申请号:CN97112774.3
申请日:1997-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5 , B01D53/9454 , B01J23/40 , B01J37/0225 , B01J37/0244 , F01N3/28 , F01N3/2807 , F01N3/2825 , Y02T10/22
Abstract: 在有金属载体30和催化剂载持层L3的用于净化排气的催化剂元件3A中,底涂层L1是通过用与金属有优良的粘合力的耐热无机氧化物涂覆载体30的表面。然后,催化剂载持层L3是通过在Al2O3层L2上载持Pt和Rh来形成。这样催化剂载持层L3经底涂层L1就可以与载体30紧密而更好的接触而粘合。甚至当载体30进行热膨胀和振动处理时,从载体30上脱落(或分离)的Pt和Rh的量可以减至最小。因此净化特性的降低也可减至最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