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4205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80007874.4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57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1025 , H01M8/1039 , H01M8/1067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21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存在发电环境的变化即电极附近的湿度条件的变化,发电性能也不易变得不稳定且初期性能高、而且能够抑制因长期间使用而导致的性能下降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结构体。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结构体(1)是具备传导质子的质子传导膜(2)、设置在上述质子传导膜(2)的两面并具有催化剂粒子和电极电解质的电极催化剂层(3)、以及设置在上述电极催化剂层(3)上并具有多孔质基材的气体扩散层(4)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结构体,其中,至少在一侧的上述电极催化剂层(3)与上述气体扩散层(4)之间设置有具有贵金属纳米粒子(51)、电极电解质(52)和碳粉末且厚度为2~6μm的中间层(5)。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08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52989.7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阶梯MEA(10a)和树脂框构件(24)。在树脂框构件(24)设置有树脂熔融部(26),该树脂熔融部(26)的一部分的树脂浸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内部。在树脂框构件(24)的最外周,在树脂熔融部(26)的最外周经由阶梯部(26s)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薄的薄壁部(24a)。
-
公开(公告)号:CN10274205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180007874.4
申请日:2011-01-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57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1025 , H01M8/1039 , H01M8/1067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21 , Y02T90/32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存在发电环境的变化即电极附近的湿度条件的变化,发电性能也不易变得不稳定且初期性能高、而且能够抑制因长期间使用而导致的性能下降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结构体。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结构体(1)是具备传导质子的质子传导膜(2)、设置在上述质子传导膜(2)的两面并具有催化剂粒子和电极电解质的电极催化剂层(3)、以及设置在上述电极催化剂层(3)上并具有多孔质基材的气体扩散层(4)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结构体,其中,至少在一侧的上述电极催化剂层(3)与上述气体扩散层(4)之间设置有具有贵金属纳米粒子(51)、电极电解质(52)和碳粉末且厚度为2~6μm的中间层(5)。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64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902948.5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阶梯MEA(10a)和树脂框构件(24)。在树脂框构件(24)设置有树脂熔融部(26),该树脂熔融部(26)的一部分的树脂浸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内部。在树脂框构件(24)的最外周,在树脂熔融部(26)的最外周经由阶梯部(26s)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薄的薄壁部(24a)。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902948.5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阶梯MEA(10a)和树脂框构件(24)。在树脂框构件(24)设置有树脂熔融部(26),该树脂熔融部(26)的一部分的树脂浸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内部。在树脂框构件(24)的最外周,在树脂熔融部(26)的最外周经由阶梯部(26s)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薄的薄壁部(24a)。
-
公开(公告)号:CN1168958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33188.0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992 , B60L3/00 , H01M8/04537 , H01M8/0432 ,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车辆,能够对采取考虑到燃料电池劣化的适当的措施进行支援。控制装置(200)具备:取得部(210),其取得表示车辆的使用历史的使用历史信息;预测部(220),其基于由取得部(210)取得的使用历史信息和表示与使用历史对应的燃料电池的输出降低特性的输出降低特性信息,来预测输出降低量;以及控制部(230),其能够基于由预测部(220)预测出的输出降低量来执行规定的控制,控制部(230)执行如下处理:基于从车辆的使用开始时到当前为止的输出降低量的推移,预测燃料电池的额定输出为阈值以下的劣化时期,并输出表示劣化时期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652989.7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4 , H01M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带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阶梯MEA(10a)和树脂框构件(24)。在树脂框构件(24)设置有树脂熔融部(26),该树脂熔融部(26)的一部分的树脂浸渗到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内部。在树脂框构件(24)的最外周,在树脂熔融部(26)的最外周经由阶梯部(26s)设置有在厚度方向薄的薄壁部(24a)。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