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单体的约束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31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673629.8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单体的约束结构,可以对作为层叠体的蓄电池单体均匀加压,并且可以缓和由电池的体积变化引起的加压力的变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单体的约束结构,其具有载置蓄电池单体的载置台、弹性部件及约束部件,蓄电池单体为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在载置台上载置蓄电池单体,弹性部件具有与蓄电池单体的载置面以外的五个面相对向配置的面,蓄电池单体、载置台及弹性部件收容在约束部件中的同时被约束,约束部件在与弹性部件的抵接面之中的在蓄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上相对向的抵接面上形成有凹部。

    储罐和储罐的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2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174131.1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罐和储罐的制造方法。储罐(10)具有内胆(12)、接头(14)和包覆层(16),其中,所述接头具有将内胆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筒状的凸台部(26)和从凸台部朝向凸台部的径向突出的凸缘部(28);所述包覆层(16)包含缠绕部件(30),该缠绕部件在包括内胆和凸缘部的缠绕对象上缠绕多次,在包覆层中的覆盖凸缘部的部位设有加强片(32),该加强片与缠绕部件分体并且与缠绕部件重叠,构成加强片的纤维增强树脂所含的纤维的方向与构成缠绕部件中的与加强片接触的部位的纤维增强树脂所含的纤维的方向相互交叉。据此,能够通过包覆层更好地覆盖内胆。

    车身侧部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9850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87055.X

    申请日:2010-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27 B60J5/0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使从车身前方作用的载荷有效地传递(分散)给车门(车门防撞梁),还可以实现减轻下边梁的重量的目的。车身侧部结构(10)包括:前车门(15),其经前铰链(14)设置在前车身开口部(22)上;前车门防撞梁(52),其设置在前车门内部,其前端结合在前铰链上;中介部件(13),其设置在车身上的前铰链前方一侧,用来将载荷传递给车身后方。其中,前铰链包括:前安装部(37),通过其可将前铰链设置在车身(11)上;前结合部(38),其不仅以可以与之相对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前安装部上,还结合在前车门防撞梁上,而前安装部包括前受力部(42),其用来承受来自中介部件的作用载荷。

    高压容器及高压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30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692909.2

    申请日:2022-06-17

    Inventor: 漆山雄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容器及高压容器的制造方法。高压容器(10)具有内胆(22)和纤维层(24),纤维层(24)由缠绕在内胆(22)的外周的增强纤维(34)构成。纤维层(24)具有多层环向层(36),多层环向层(36)通过增强纤维(34)沿内胆(22)的周向缠绕来增强主体部分(16)。多层环向层(36)中的从内周侧开始数的1层或者多层环向层(36)所使用的增强纤维(34)具有将多根纤维丝(35)以相对于纤维束方向倾斜的方式加捻而成的结构,且具有比外周侧的环向层(36)所使用的增强纤维(34)易于伸长的性质。据此,能有效利用增强纤维的性能,因此能削减增强纤维的使用量。

    高压容器及高压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3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692909.2

    申请日:2022-06-17

    Inventor: 漆山雄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容器及高压容器的制造方法。高压容器(10)具有内胆(22)和纤维层(24),纤维层(24)由缠绕在内胆(22)的外周的增强纤维(34)构成。纤维层(24)具有多层环向层(36),多层环向层(36)通过增强纤维(34)沿内胆(22)的周向缠绕来增强主体部分(16)。多层环向层(36)中的从内周侧开始数的1层或者多层环向层(36)所使用的增强纤维(34)具有将多根纤维丝(35)以相对于纤维束方向倾斜的方式加捻而成的结构,且具有比外周侧的环向层(36)所使用的增强纤维(34)易于伸长的性质。据此,能有效利用增强纤维的性能,因此能削减增强纤维的使用量。

    车身侧部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98503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187055.X

    申请日:2010-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27 B60J5/0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使从车身前方作用的载荷有效地传递(分散)给车门(车门防撞梁),还可以实现减轻下边梁的重量的目的。车身侧部结构(10)包括:前车门(15),其经前铰链(14)设置在前车身开口部(22)上;前车门防撞梁(52),其设置在前车门内部,其前端结合在前铰链上;中介部件(13),其设置在车身上的前铰链前方一侧,用来将载荷传递给车身后方。其中,前铰链包括:前安装部(37),通过其可将前铰链设置在车身(11)上;前结合部(38),其不仅以可以与之相对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前安装部上,还结合在前车门防撞梁上,而前安装部包括前受力部(42),其用来承受来自中介部件的作用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