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4125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080010054.6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车辆前方的外部气体引导至冷却设备的车辆用导风管道构造。导风管道构造(20)具有:设置在冷却设备(16)的左右侧的左右的侧壁管道(46、68);从左右的侧壁管道的内壁面(46a、68a)向冷却设备(16)伸出的左右的密封部(47、69)。左右的密封部(47、69)从冷却设备(16)向车身前方仅离开规定间隔(S1)。由于车辆行驶时的风压,左右的密封部(47、69)弹性变形而与冷却设备(16)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811237954.9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多驱动源搭载车辆具备检测外气的温度的两个温度检测部(30A‑1、30B‑1)。控制装置(15)在第一驱动源对车辆驱动时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基于两个温度检测部(30A‑1、30B‑1)中的检测温度高的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来判定外气温度是否比规定值低。控制装置(15)在判定为外气温度不比规定值低时,使利用第一制热装置的制热运转继续。控制装置在判定为外气温度比规定值低时,使第二驱动源工作而执行利用第二制热装置的制热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091104.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从将蓄电池与逆变器装置连接的电线束放射的电磁噪声的电动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其具备蓄电池、逆变器装置及将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逆变器装置连接的线束。在所述蓄电池处固定所述线束的蓄电池固定端与在所述逆变器装置处固定所述线束的逆变器固定端之间的所述线束的长度L是与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驱动时的上升波长λ相关的参数λa的整数倍,所述参数λa为0.462λ≤λa≤0.538λ。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1334275.9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35 , F25B4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储液器的安装部结构,其能够防止寒冷时的储液器的结霜,且能够抑制制冷运转时的制冷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吸收储液器与储液器周围的部件之间的尺寸偏差,还能够抑制切换阀的工作声向车身的传递。在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储液器的安装部结构中,在储液器(33)的外表面附设有具有绝热性的弹性构件(37)。储液器(33)经由弹性构件(37)而保持于安装托架(35A、35B)。安装托架(35A、35B)安装于车身。
-
公开(公告)号:CN10823786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11324447.4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35 , B60H1/0055 , B60R16/0239 , B62D25/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空调单元安装部结构,空调单元(11)与前围板(15)的后表面对置而配置于乘客室(2)侧。在单元壳体(12)上设置的空调单元侧的固定部在比前围板(15)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安装于车身侧的被固定部。在空调单元侧的固定部与车身侧的被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位移允许部,在从车辆前方通过前围板(15)向单元壳体(12)输入冲击载荷时,该位移允许部允许单元壳体(12)相对于车身侧的被固定部向车辆后方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58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091104.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从将蓄电池与逆变器装置连接的电线束放射的电磁噪声的电动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其具备蓄电池、逆变器装置及将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逆变器装置连接的线束。在所述蓄电池处固定所述线束的蓄电池固定端与在所述逆变器装置处固定所述线束的逆变器固定端之间的所述线束的长度L是与所述逆变器装置的驱动时的上升波长λ相关的参数λa的整数倍,所述参数λa为0.462λ≤λa≤0.538λ。
-
公开(公告)号:CN1098351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237954.9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多驱动源搭载车辆具备检测外气的温度的两个温度检测部(30A-1、30B-1)。控制装置(15)在第一驱动源对车辆驱动时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基于两个温度检测部(30A-1、30B-1)中的检测温度高的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来判定外气温度是否比规定值低。控制装置(15)在判定为外气温度不比规定值低时,使利用第一制热装置的制热运转继续。控制装置在判定为外气温度比规定值低时,使第二驱动源工作而执行利用第二制热装置的制热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823786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324447.4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空调单元安装部结构,空调单元(11)与前围板(15)的后表面对置而配置于乘客室(2)侧。在单元壳体(12)上设置的空调单元侧的固定部在比前围板(15)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安装于车身侧的被固定部。在空调单元侧的固定部与车身侧的被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位移允许部,在从车辆前方通过前围板(15)向单元壳体(12)输入冲击载荷时,该位移允许部允许单元壳体(12)相对于车身侧的被固定部向车辆后方侧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259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054.6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车辆前方的外部气体引导至冷却设备的车辆用导风管道构造。导风管道构造(20)具有:设置在冷却设备(16)的左右侧的左右的侧壁管道(46、68);从左右的侧壁管道的内壁面(46a、68a)向冷却设备(16)伸出的左右的密封部(47、69)。左右的密封部(47、69)从冷却设备(16)向车身前方仅离开规定间隔(S1)。由于车辆行驶时的风压,左右的密封部(47、69)弹性变形而与冷却设备(16)接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