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557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811214612.5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多健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分配装置,其尽可能地缩短轴线方向长度,能够收容于变速箱体内,并且可实现小型化及低成本化。本发明的动力分配装置(1)包括:双联小齿轮(14),包括第1小齿轮(P1)及第2小齿轮(P2);小齿轮(P),啮合于第1小齿轮(P1);行星架构件(13),将双联小齿轮(14)及小齿轮(P)支撑为旋转自如;太阳齿轮(S),啮合于小齿轮(P);第1内齿圈(R1)及第2内齿圈(R2),啮合于第1小齿轮(P1)及第2小齿轮(P2),并连接于右输出轴(SFR)及左输出轴(SFL);第1制动器(11)及第2制动器(12),对行星架构件(13)及太阳齿轮(S)进行制动;以及差动装置(D)。第1小齿轮(P1)与第2小齿轮(P2)具有彼此不同的直径及相同的齿数,并且齿轮齿(21a)、齿轮齿(22a)间以没有间隙的状态形成为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960550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80073680.8
申请日:2014-01-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多健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36 , F16H48/06 , F16H48/10 , F16H48/30 , F16H2048/104 , F16H2048/108 , F16H2048/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及制造成本的削减的动力装置。由相互一体的第一小齿轮(P1)~第三小齿轮(P3)构成的三联小齿轮(32)和附加小齿轮(33)由旋转自如的行星齿轮架(31)支承为旋转自如。附加小齿轮(33)与太阳齿轮(S)及第三小齿轮(P3)啮合,第一小齿轮(P1)及第二小齿轮(P2)与第一齿圈(R1)及第二齿圈(R2)啮合。由行星齿轮架(31)、太阳齿轮(S)、第一齿圈(R1)及第二齿圈(R2)构成的四个旋转要素的转速在共线图中满足在单一的直线上排列的共线关系,在共线图中分别位于两外侧的太阳齿轮(S)及行星齿轮架(31)与第一旋转电机(11)及第二旋转电机(12)连结,分别位于太阳齿轮(S)及行星齿轮架(31)这两者的旁边的第二齿圈(R2)及第一齿圈(R1)与左右的输出轴(SL、SR)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45077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80040191.8
申请日:2013-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多健司
IPC: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48 , B60K6/52 , B60K6/547 , B60L11/14 , B60W10/08 , B60W20/00 , F16H48/36 , B60K6/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27 , B60K6/365 , B60K6/40 , B60K6/445 , B60K6/48 , B60K6/52 , B60K6/547 , B60K23/04 , B60K2023/043 , B60L11/14 , B60L15/2036 , B60L15/2054 , B60L2200/10 , B60L2200/32 , B60L2220/46 , B60L2240/1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60/28 , B60W10/08 , B60W20/00 , F16H48/36 , F16H2037/103 , F16H2048/364 , F16H2200/2025 , Y02T10/6221 , Y02T10/6265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地构成装置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及制造成本的削减的动力装置。在动力装置中,由将相互啮合的第一及第二小齿轮(P1、P2)支承为旋转自如且自身旋转自如的行星齿轮架(91)、与两小齿轮(P1、P2)中的一方啮合的第一及第二齿轮(S1、R1)、以及与另一方啮合的第三齿轮(S2)构成的四个旋转要素的转速在共线图中满足在单一的直线上排列的共线关系,四个旋转要素中,在共线图中分别位于两外侧的第一及第二外侧旋转要素(S1、S2)与第一及第二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12)分别连结,位于与第一及第二外侧旋转要素分别相邻的位置的第一及第二准外侧旋转要素(91、R1)与两个被驱动部中的一方及另一方(SF、SR)分别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586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710127812.2
申请日:2007-07-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4 , Y02T10/6286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具备:将发动机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轮的第一传递路径、和将电动机驱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轮的第二传递路径,并选择其一或二者并用而行驶,其中,所述第一传递路径的第一减速比设定为比仅利用所述发动机驱动力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的减速比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21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50184.3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驱动装置具备:对左驱动部和右驱动部进行驱动的驱动源;具有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分别具有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第三旋转要素;以及切换装置。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第一旋转要素相互以向同一方向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分别与左驱动部及右驱动部连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第三旋转要素相互以向相反方向旋转的方式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76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480068417.X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驱动装置具备:对左驱动部和右驱动部进行驱动的驱动源;具有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分别具有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第三旋转要素;以及切换装置。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第一旋转要素相互以向同一方向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分别与左驱动部及右驱动部连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第三旋转要素相互以向相反方向旋转的方式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74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16006.1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06 , B60K1/02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L11/14 , B60L15/2009 , B60L15/2036 , B60L2220/42 , B60L2220/46 , B60L2240/14 , B60L2240/22 , B60L2240/24 , B60L2240/423 , F16H48/36 , F16H2048/364 , Y02T10/6239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S)连结且能够输入输出旋转能量。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1)具备:双联小齿轮(14),其由相互一体地设置的第一小齿轮及第二小齿轮(P1、P2)构成;小齿轮(P),其与第一小齿轮(P1)啮合;旋转自如的行星齿轮架构件(13),其将双联小齿轮(14)及小齿轮(P)支承为旋转自如;旋转自如的太阳齿轮(S),其与小齿轮(P)啮合;旋转自如的第一内齿轮(R1),其与第一小齿轮(P1)啮合,且与两个旋转轴中的一方(SRR)连结;旋转自如的第二内齿轮(R2),其与第二小齿轮(P2)啮合,且与两个旋转轴中的另一方(SRL)连结;第一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其与行星齿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01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0980113273.4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2 , B60K6/3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70/145 , B60W2550/402 , Y02T10/6217 , Y02T10/6234 , Y02T10/7077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发动机轴(1)、发电机轴(2)以及空转轴(3),发电机轴至少具有内周轴(2a)和以能够相对于该内周轴(2a)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的中空的外周轴(2b)。与发动机(50)的曲轴(51)连接的发动机轴(1)经由发电机驱动齿轮(10)与在轴线上设有发电机(60)的发电机轴(2)的内周轴(2a)连接。此外,在轴线上还设有马达(70)的发电机轴(2)的外周轴(2b)经由马达驱动力传递齿轮(20)与空转轴(3)连接,发动机轴(1)和空转轴(3)经由发动机驱动力传递齿轮(30)连接。空转轴(3)和差速装置(45)经由末端传动齿轮(40)连接,差速装置(45)经由差动轴(46)与驱动轮(47、47)连接。此外,在发动机轴(1)设有经由发动机驱动力传递齿轮(30)使发动机轴(1)与空转轴(3)之间的动力传递连接或断开的离合器(80)。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011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273.4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2 , B60K6/3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2270/145 , B60W2550/402 , Y02T10/6217 , Y02T10/6234 , Y02T10/7077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发动机轴(1)、发电机轴(2)以及空转轴(3),发电机轴至少具有内周轴(2a)和以能够相对于该内周轴(2a)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的中空的外周轴(2b)。与发动机(50)的曲轴(51)连接的发动机轴(1)经由发电机驱动齿轮(10)与在轴线上设有发电机(60)的发电机轴(2)的内周轴(2a)连接。此外,在轴线上还设有马达(70)的发电机轴(2)的外周轴(2b)经由马达驱动力传递齿轮(20)与空转轴(3)连接,发动机轴(1)和空转轴(3)经由发动机驱动力传递齿轮(30)连接。空转轴(3)和差速装置(45)经由末端传动齿轮(40)连接,差速装置(45)经由差动轴(46)与驱动轮(47、47)连接。此外,在发动机轴(1)设有经由发动机驱动力传递齿轮(30)使发动机轴(1)与空转轴(3)之间的动力传递连接或断开的离合器(80)。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218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910850184.3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驱动装置具备:对左驱动部和右驱动部进行驱动的驱动源;具有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分别具有第一旋转要素、第二旋转要素、第三旋转要素;以及切换装置。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第一旋转要素相互以向同一方向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要素分别与左驱动部及右驱动部连接,第一及第二差动机构的第三旋转要素相互以向相反方向旋转的方式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