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8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80066737.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轮(6a)的轮盘(62)具有沿径向延伸且向中心轴线(a1)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肋(62a)。车轮(6a)的轮毂(61)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个叶片部(61d1)。第一肋(62a)的一对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相对于包含轮盘(62)的中心轴线(a1)的平面倾斜,第一个叶片部(61d1)固定在处于倾斜的侧面的中心轴线(a1)的一侧的侧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888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80066737.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轮(6a)的轮盘(62)具有沿径向延伸且向中心轴线(a1)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第一肋(62a)。车轮(6a)的轮毂(61)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个叶片部(61d1)。第一肋(62a)的一对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相对于包含轮盘(62)的中心轴线(a1)的平面倾斜,第一个叶片部(61d1)固定在处于倾斜的侧面的中心轴线(a1)的一侧的侧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124715.3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搬运装置(10)。车辆搬运装置(10)由进入到车辆(94)的下方,将车辆(94)的车轮(96)抬起并行驶的第一机器人(12a)和第二机器人(12b)构成。第一机器人(12a)和第二机器人(12b)具有:测距传感器(54),其检测机器人与存在于机器人的周围的物体的距离;和机器人运算部(64),其控制机器人的行驶动作和装卸动作,机器人运算部(64)在于泊车区域放下车辆(94)时,基于由测距传感器(54)检测出的信息,来调整车辆(94)的泊车位置。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利用泊车区域的场地。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120494.2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搬运系统。在车辆搬运系统中,服务器(102)在检测出电池的充电结束的情况下,向车辆搬运装置(10)发送车辆(94)的搬出指示(步骤S45),车辆搬运装置(10)在接收到从服务器(102)发送出的搬出指示的情况下,将电池的充电结束的车辆(94)从充电位(90)搬出(步骤S46)。由此,能够使充电位高效地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16767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105979.8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5/18 , B62D63/02 , B62D63/04 , B60L50/60 , B60R16/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适用于多个车型的车辆的车辆车身搬送系统。车辆车身搬送系统包括在多个作业站之间搬送车辆车身的无人搬送台车、以及竖立设置于作业站的定位销。无人搬送台车具有驱动部、一对抓握部、升降部以及控制部。控制部对抓握部进行控制,以使一对抓握部之间的左右宽度与车辆车身的一对侧梁之间的左右宽度一致,对升降部进行控制,以使其上抬车辆车身从而使车辆车身的定位孔从定位销脱离,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无人搬送台车移动至其他作业站,且对升降部进行控制,以使车辆车身下降从而将定位孔插通竖立设置于其他作业站的定位销。
-
公开(公告)号:CN11280515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80066680.8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轮(6a)的轮盘(62)具有外嵌有轮胎(6b)的环状的轮辋(60)和配置在轮辋(60)的内周的圆盘状的轮盘(62)。轮盘(62)具有沿轮盘(62)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肋(62a)和第二肋(62b)。第一肋(62a)和第二肋(62b)的在轮盘(62)周向上的宽度约靠轮盘(62)的外周侧越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6195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119588.8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S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搬运装置。车辆搬运装置(10)由进入车辆(94)的下方,将车辆(94)的车轮(96)抬起而进行行驶的第1机器人(12a)和第2机器人(12b)构成。第1机器人(12a)和第2机器人(12b)具有:全方向车轮(28)、右升降臂(42R)和左升降臂(42L),其中,右升降臂(42R)和左升降臂(42L)在使顶端(46L、46R)朝向主体(16)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收纳位置(右收纳位置(76R)、左收纳位置(76L))与使顶端(46L、46R)朝向主体(16)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展开位置(右展开位置(78R)、左展开位置(78L))之间自如旋转移动。由此,能够在规定区域内自如地行驶,并且使整个装置小型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