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内部安装部件的配设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2958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180031372.5

    申请日:2011-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 B60N3/026 B60R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内部安装部件的配设构造。在该车辆的内部安装部件的配设构造中,在形成车身的开口部的一部分的、侧部面板的车内侧上部,经由托架安装有扶手杆,在所述侧部面板的车内侧侧部,以沿着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以折叠的状态配置有窗帘状气囊,所述托架呈板状,且以使其板厚度方向与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而且,具有:车身安装座部,安装在形成于所述侧部面板上的安装面上;臂部,从该车身安装座部折曲,并向车宽方向内侧下方延伸;和扶手杆安装座部,从该臂部的下端折曲,并向车宽方向内侧上方延伸,并且安装有所述扶手杆,由所述侧部面板和所述托架的所述臂部形成的、朝下开口的空间部作为收容部,收容有折叠状态的所述窗帘状气囊。

    用于车辆的地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4158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557.8

    申请日:2008-08-28

    Inventor: 中村光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覆盖车辆地板以及工具存储区域的地毯(40)。所述地毯具有搭接片(57),用于当关闭形成在车身(11)中的开口(32)时搭接所述开口的周缘的后表面(33),当打开所述开口时所述搭接片能够朝向所述开口的表面被拉出。所述搭接片具有多个小搭接部分(61)和多个大搭接部分(62),用于较小程度和较大程度地搭接所述开口的周缘的后表面。所述小搭接部分和大搭接部分交替排列成波浪状。

    隔壁构造以及安装部件的安装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2092423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010586106.6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隔壁的冲击吸收性能并能够抑制隔壁的碎片向乘员侧飞散隔壁构造。隔壁构造用于吸收施加在将车辆(V)的室内(R)隔开的隔壁(1)上的碰撞能量,其具有罩(106)、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罩(106)的内部的多个加强部件(金属丝)(103)、以及以相对于各加强部件(103)交叉的方式配置在加强部件(3)的后方的带(104)。此外,安装部件的安装构造通过将螺母(4)与螺栓(5)螺合而将被安装部件(3)固定在安装对象部件(1)上。在安装对象部件(1)上一体地形成有固定座(10),该固定座(10)用于将被安装部件(3)配置在该安装对象部件(1)的后侧表面(1a)上。在固定座(10)上,隔着被安装部件(3)在座面(10a)上配置有螺栓(5),并且形成有将螺母(4)保持在座面(10a)的背面(10c)侧并使其止转的保持部(11)。

    车辆的开口部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76471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610091572.0

    申请日:2006-06-08

    Inventor: 中村光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开口部结构,它能够提高内装部件与盖板的划分部处的外观性以及密封性。其中,沿车辆的开口部设置密封件(13),密封件(13)的端缘部(54)与局部覆盖开口部(12)的车室内侧的内部装饰件(14)相抵接,同时,在没有内部装饰件(14)的部分处,由盖板(15)覆盖端缘部(54),在这种结构中,在内部装饰件(14)上设置具有规定高度的延长部(58),延长部(58)比内部装饰件(14)与盖板(15)之间的划分部更靠近盖板,所述端缘部(54)与延长部(58)抵接。

    工作台装置
    6.
    发明公开
    工作台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22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246502.3

    申请日:2022-10-12

    Inventor: 中村光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与以往相比能够确保工作台面(20)在前后方向上大而进一步提高车室内的乘坐性的工作台装置。本发明的工作台装置(1)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工作台(4),其能够从中控台(3)朝向前方展开;以及第2工作台(5),其能够从仪表板(2)朝向后方展开,所述第1工作台(4)与所述第2工作台(5)使相互的前端部彼此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相连,形成在前后方向上连续的工作台面(20)。

    车辆用脚踏垫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632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10247623.X

    申请日:2012-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3/046 Y10T1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对垫主体的载荷的车辆用脚踏垫。所述车辆用脚踏垫包括将垫主体(5)固定在车辆的固定装置(7),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辆的第一固定部件(4)和固定在垫主体的第二固定部件(6),第一固定部件包括上下方向的转动旋钮(31),第二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插入转动旋钮的插入接受部(90),转动旋钮可卡定在该插入接受部,第二固定部件包括夹持垫主体的上部半体(61)及下部半体(62),各个半体借助用于插入转动旋钮的半体连结部(65)互相连结,并利用设在半体连结部的外侧的外侧连结部(71)互相连结,所以将外侧连结部设在插入接受部周围的半体连结部的外侧可提高上部半体和下部半体的连结强度。

    用于车辆的地毯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1589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880000557.8

    申请日:2008-08-28

    Inventor: 中村光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覆盖车辆地板以及工具存储区域的地毯(40)。所述地毯具有搭接片(57),用于当关闭形成在车身(11)中的开口(32)时搭接所述开口的周缘的后表面(33),当打开所述开口时所述搭接片能够朝向所述开口的表面被拉出。所述搭接片具有多个小搭接部分(61)和多个大搭接部分(62),用于较小程度和较大程度地搭接所述开口的周缘的后表面。所述小搭接部分和大搭接部分交替排列成波浪状。

    轮胎盖结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1916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085087.2

    申请日:2006-05-31

    Inventor: 中村光祥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于取放备用轮胎的轮胎盖结构,该结构具有轮胎盖(23),其用于覆盖容纳在行李箱(12)下部中的备用轮胎的上方,并且,其一个边缘部(55)与在车内划分行李箱(12)的隔壁(15)接合,轮胎盖(23)在其一个边缘部(55)上具有突出的爪部(54),隔壁(15)具有在车内划分行李箱(12)的壁部(36)以及用来承接轮胎盖(23)的一个边缘部(55)的向行李箱侧(12)突出的支架部(37),同时,与爪部(54)接合的接合槽(50)以可使轮胎盖(23)转动并且可独自直立于支架部(37)的方式从壁部(36)向支架部(37)而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