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侧弯用矫正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24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38614.0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用矫正装置,包括矫正背板,所述矫正背板背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顶部的中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本发明通过矫正背板、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双向螺杆、固定箱、移动架、固定筒、第一弹簧、推杆、活动架和矫正夹板的设置,达到对患者的脊柱进行有效矫正的效果,且在固定筒、磁控开关、活动杆、磁块和LED提示灯的设置,能够在矫正夹板对患者所施加的压力满足矫正治疗的需求时对人员进行提示,避免人员持续操纵转轴进行旋转,导致矫正夹板对患者的腰部施加较大的压力而造成伤害。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91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75349.0

    申请日:2024-07-19

    Inventor: 张洲 王楚怀 李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为三酰基甘油。通过测定待测样本血清中三酰基甘油的水平,并与健康成人血清中三酰基甘油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判断待测样本是否患有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在本发明中,通过比较健康成人和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成人患者的脂质组,发现只有三酰基甘油的含量在两组中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三酰基甘油可以作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73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793163.5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包括双丝电极,与双丝电极连接的肌电信号采集器,及与肌电信号采集器连接的数据分析装置;其中双丝电极直径为0.16mm,前端导电呈弯钩状,长3mm;中间绝缘;末端导电长度为20mm至30mm;数据分析装置,用于将肌电信号采集器采集的肌电信号传输至服务器,并采用傅立叶转换频谱分析程序得到数据分析结果;服务器用于将数据分析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提供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准确、可靠、实时反馈所测肌肉的功能活动情况,克服了现有反馈肌肉功能活动检查的不够准确客观、检查限定于医院实施等受影响因素多、不便捷及不连续的局限性。

    头颈部姿势矫正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568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465853.2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身体部位的姿势矫正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头颈部姿势矫正器,包括:可松紧调节地卡置于耳上缘的额枕部的姿势矫正帽、可松紧调节地绑结于腋下和肋弓下缘之间的软性胸围的牵引带。其优点表现在:①摒弃目前所有头颈姿势矫形器常用的硬质颈托设计,通过软性的材料做成可调节大小的帽状固定器和可调节大小的胸围,穿戴舒适;②通过调节头部牵引带长度来达到循序渐进地矫正斜颈和颈部旋转等头颈部姿势异常;③该姿势矫正帽仅限制颈部侧倾,不限制颈部前屈和后伸。并可选择性地允许颈部旋转;④矫正效果确切,不容易移位;⑤方便穿脱,日常和夜间均可穿戴。

    一种踝关节背屈/背伸活动受限康复训练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52125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641691.8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踝关节背屈/背伸活动受限康复训练装备,包括用于包裹跟骨的柔性包裹部、用于覆盖距骨并延伸到足舟骨、胫骨的柔性覆盖部,所述柔性覆盖部与足舟骨对应的位置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柔性覆盖部与胫骨对应的位置的两侧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柔性包裹部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和柔性包裹部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柔性覆盖部与距骨对应的位置设有通道,所述柔性包裹部的两侧连接第三弹性件的两端,所述第三弹性件穿过所述通道。该装备采用了柔性包裹部、柔性覆盖部,并且通过弹性件连接,使用方便、拉力足够,其适用于康复门诊患者使用,康复效果优异。

    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7318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93163.5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包括双丝电极,与双丝电极连接的肌电信号采集器,及与肌电信号采集器连接的数据分析装置;其中双丝电极直径为0.16mm,前端导电呈弯钩状,长3mm;中间绝缘;末端导电长度为20mm至30mm;数据分析装置,用于将肌电信号采集器采集的肌电信号传输至服务器,并采用傅立叶转换频谱分析程序得到数据分析结果;服务器用于将数据分析结果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发送至用户终端。本发明提供的双丝电极下实时反馈肌肉功能活动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准确、可靠、实时反馈所测肌肉的功能活动情况,克服了现有反馈肌肉功能活动检查的不够准确客观、检查限定于医院实施等受影响因素多、不便捷及不连续的局限性。

    一种踝关节背屈/背伸活动受限康复训练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521252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41691.8

    申请日:2022-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踝关节背屈/背伸活动受限康复训练装备,包括用于包裹跟骨的柔性包裹部、用于覆盖距骨并延伸到足舟骨、胫骨的柔性覆盖部,所述柔性覆盖部与足舟骨对应的位置的两侧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柔性覆盖部与胫骨对应的位置的两侧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柔性包裹部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和柔性包裹部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柔性覆盖部与距骨对应的位置设有通道,所述柔性包裹部的两侧连接第三弹性件的两端,所述第三弹性件穿过所述通道。该装备采用了柔性包裹部、柔性覆盖部,并且通过弹性件连接,使用方便、拉力足够,其适用于康复门诊患者使用,康复效果优异。

    一种可调式虎口开大支具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287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05994.2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虎口开大支具,其包括:钢环,其由钢质材料制成的钢片卷曲而成的一体件,钢环设置于患者手部的拇指和手指之间构成的虎口处;调节组件,其具有卡扣体和调节体,卡扣体缠绕于交错设置的钢环两端壁,调节体设置在位于钢环外侧端壁的卡扣体的连接部;粘带体,其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一体件,所述粘带体一端穿设于所述钢环后与缠绕于患者手部的拇指掌骨的粘带体另一端固定在一起。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钢环、调节组件、粘带体,能够使患者受伤的手部提供虎口开大具有可调性,操作便捷。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91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975349.0

    申请日:2024-07-19

    Inventor: 张洲 王楚怀 李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为三酰基甘油。通过测定待测样本血清中三酰基甘油的水平,并与健康成人血清中三酰基甘油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判断待测样本是否患有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在本发明中,通过比较健康成人和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成人患者的脂质组,发现只有三酰基甘油的含量在两组中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三酰基甘油可以作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一种评估躯干肌肉大脑皮质运动代表区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1371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370013.3

    申请日:2020-04-30

    Inventor: 李鑫 王楚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躯干肌肉大脑皮质运动代表区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通过生物压力反馈仪监测受试者躯干肌肉的收缩程度,同时利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刺激大脑皮质运动代表区,记录躯干肌肉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和潜伏期,最终通过Python3.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躯干肌肉在大脑皮质运动代表区的三维图像。本发明方法将大型、笨重的表面肌电图设备改进为易携带、方便、小巧的生物压力反馈仪,精简实验设备,节省实验场地,使实验流程更加流畅,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利用编程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处理,生成三维图片,使实验结果更加清晰明确、形象生动,对于更好的理解疼痛‑大脑‑肌肉三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