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3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57353.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L27/36 , A61L27/54 , A61L27/20 , A61K36/9066 , A61P21/00 , A61K35/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化外泌体负载中药的肌腱修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外泌体制成悬浮剂,然后加入含有中药提取液的载体,形成外泌体复合物,制得;所述载体为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薄膜。本发明利用多孔载体与负载有中药的外泌体混合,制得的肌腱修复材料,能够得到非常优异的治疗效果,主要是由于外泌体的运输作用,以及多孔载体的纳米薄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将具有治疗肌腱修复的中药活性成分,运输至治疗靶点,从而提高了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54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855984.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涉及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技术领域。该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包括微针系统,所述微针系统含有基底、微针、外泌体层和封装层。该基于节律性AI芯片调控负载外泌体和中药缓释的微针系统,本发明提出的微针电极有足够的硬度与强度,能成功穿透皮肤角质层,且在微针系统的内部装载有节律性AI芯片可以自主包载释放外泌体和对中药进行缓释,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微针系统所使用的外泌体层在常温下呈液态,可以保持电极基底的柔性,增加电极的贴敷性以及人体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22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77684.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L27/20 , A61L27/38 , A61L27/18 , A61L27/16 , A61L27/02 , A61L27/40 , A61L27/52 , A61L27/54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AI调控微力学和中药缓释的3D打印软骨材料制备方法,涉及软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基于AI调控微力学和中药缓释的3D打印软骨材料制备方法,基于AI调控微力学和中药缓释的3D打印软骨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申请通过将含氨基和羧基的水溶性多糖与编码有生长因子的DNA载体在中药缓释溶液混匀,得到混合溶液,能够有效的将含氨基和羧基的水溶性多糖与编码有生长因子的DNA载体与中药缓释溶液成分混合,使中药缓释溶液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成分进入到含氨基和羧基的水溶性多糖与编码有生长因子的DNA载体的内部,加强药物治疗效果,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16403.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9/06 , A61K9/16 , A61K9/50 , A61K36/756 , A61K47/46 , A61K47/42 , A61P19/04 , C12N5/0735 , C12N5/074 , C12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刺激调控工程化外泌体负载中药缓释的肌腱修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养人多能性干细胞并通过定向电流进行电刺激调控,收集纯化获得电刺激调控后的工程化外泌体;步骤2、用电刺激调控后的工程化外泌体包裹具有修复肌腱功效的中药;步骤3、将负载中药的电刺激调控工程化外泌体制备为纳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电刺激调控,能够使人多能型干细胞大量分泌外泌体,通过将中药包载入外泌体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制备方法简便,条件温和,能制备出具有药物缓释效果且生物相容性好的的纳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068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854487.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包括对患者的坐姿进行适应性支撑的固定模块、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训练的下肢训练模块、和在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时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供患者使用并且对患者的训练过程进行记录的数据调节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患者的身高参数进行估计识别进一步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适应不同身高体重参数的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而提高患者对应的康复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68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4487.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包括对患者的坐姿进行适应性支撑的固定模块、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训练的下肢训练模块、和在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时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供患者使用并且对患者的训练过程进行记录的数据调节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患者的身高参数进行估计识别进一步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适应不同身高体重参数的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而提高患者对应的康复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90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862869.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刺激和磁场调控中药缓释的软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基于电刺激和磁场调控中药缓释的软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所述基于电刺激和磁场调控中药缓释的软骨纳米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0‑20%壳聚糖、20‑30%纳米羟基磷灰石、30‑40%多能性干细胞、2%中药、8‑38%水。包括以下生产步骤:步骤一、取质量分数为10‑20%的壳聚糖,置于离心机中。该基于电刺激和磁场调控中药缓释的软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利用电刺激调控和磁场刺激调控,能够使多能型干细胞大量分泌外泌体,通过将中药包载入外泌体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制备方法简便,条件温和,对冲击力的有效吸收和分散能力较高,提高其缓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557878.6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灸治疗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经络电针治疗肌腱损伤理疗仪。其包括U型台、固定体、顶端体以及定位板。本发明中通过滑动连接以及转动连接的方式,当肢体放入底架顶部时,底架被压沿着连接槽向下滑动,底架滑动时连杆在斜槽内滑动,并带动活动板以铰接板为轴在第一通口内转动,使得两个活动板转动合并,直至两个活动板与底架组合形成完整圆环,对肢体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肢体的放入固定,通过设有定位板,转动定位板使得连接轴在侧槽内移动,将对应的板口对准肢体上相应的穴位位置后,将刺针底部穿过第二通口,并带动中心球在套环内转动,转轴在侧槽内转动,调节刺针底部刺入的位置与角度,从而便于刺针的定位刺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236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557342.4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腱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修复材料领域,取聚己内酯溶于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至聚己内酯均匀分散体系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采用仿生支架,倒入混合溶液,加入脱细胞基质凝胶,20‑30℃下干燥成膜,至于蒸馏水中浸泡,干燥,制的;本发明的肌腱修复材料,采用聚酯薄膜作为肌腱修复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和丰富的孔隙,可以修复肌腱的单项拉张负荷,让损伤肌腱早期持续的进行功能锻炼并可保证肌腱的营养供应、稳定肌腱的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22657290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1906177.3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约束手套,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约束手套包括能够套住手掌和腕部的约束手套本体,所述约束手套本体的手掌背部一侧前端设有第一开合口和第二开合口,所述约束手套本体的掌心处缝合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圆形设置且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约束手套本体内壁贴近掌心一侧固定安装网套,所述网套内可放入不同尺寸的支撑块,所述网套的开口处与所述防护垫连通,所述约束手套本体的腕部缝合连接有约束带,此手套可根据患者手掌尺寸放入不同尺寸的支撑块,从而保证患者手指处于一个弯曲的舒适状态,提高舒适性,同时实现不脱手套也能对血氧夹测量血氧的功能,从而方便了后期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