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639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72433.9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H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肩袖肌腱撕裂康复训练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还包括固定座椅、通过对所述固定座椅的支撑坐垫的底部进行支撑连接进而驱动所述固定座椅相对地面进行升降作业的升降设备、配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椅上且对患者的胸腔区域进行固定的稳定固定模块、对患者的腿部坐姿进行纠正调节的纠正模块、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防护的支撑模块、和配合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椅上以使得用户的手臂以不同方向进行牵引拉伸训练的训练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患者的坐姿进行调整固定以及基于患者的身高参数的评估以对相应训练模块的位置驱动进行适应调节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2805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81416.6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3B23/08 , A63B21/05 , A63B21/055 , A63B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脚踝术后外侧肌群训练装置,训练装置包括服务器和数据库,其特征在于,训练装置还包括训练模块、采集模块、支撑模块、调节模块,训练模块用于对脚踝外侧肌群进行检测,以锻炼肌群的力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训练者的小腿、大腿的肌群数据,以实现对训练者的肌群数据进行采集;支撑模块用于对训练者和训练模块进行支撑;调节模块对训练模块的训练阻力进行调整,以适配训练者的不同强度。本发明通过采用通过采集模块与训练模块相互配合,使得训练模块能根据采集模块的数据执行对训练者的训练,以提升训练者脚踝肌群的训练,同时兼顾训练者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81127.5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在关节液中全氟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所述的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将电极材料涂覆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干燥后即得所述的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所述的电极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1.取碳纳米管分散在水中,得碳纳米管分散液;S12.在分散液中加入氯化钯、氯化钴以及硼氢化钠,接着搅拌反应40~80min;S13.反应结束后分离固体,将固体洗涤并干燥后即得所述的电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其对全氟化合物的电化学响应性能要大幅高于玻碳电极,对全氟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1127.5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在关节液中全氟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所述的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将电极材料涂覆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干燥后即得所述的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所述的电极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1.取碳纳米管分散在水中,得碳纳米管分散液;S12.在分散液中加入氯化钯、氯化钴以及硼氢化钠,接着搅拌反应40~80min;S13.反应结束后分离固体,将固体洗涤并干燥后即得所述的电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全氟化合物检测电极,其对全氟化合物的电化学响应性能要大幅高于玻碳电极,对全氟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9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80426.5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液中全氟化合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采用离子对萃取法进行关节液样品预处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全氟化合物检测及定性和定量分析。本发明基于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配合液相分离方法,以乙腈‑5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检测灵敏度高,对化合物的保留及分离效果好。关节液中全氟化合物回收率为69.94‑107.16%,方法检出限为0.008‑0.300ng/mL。本发明操作步骤少,快速高效,实现了对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样本中全氟化合物的高通量、快速、低成本检测,有助于精准的评估骨关节炎人群全氟化合物内暴露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068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854487.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包括对患者的坐姿进行适应性支撑的固定模块、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训练的下肢训练模块、和在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时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供患者使用并且对患者的训练过程进行记录的数据调节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患者的身高参数进行估计识别进一步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适应不同身高体重参数的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而提高患者对应的康复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280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781416.6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3B23/08 , A63B21/05 , A63B21/055 , A63B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脚踝术后外侧肌群训练装置,训练装置包括服务器和数据库,其特征在于,训练装置还包括训练模块、采集模块、支撑模块、调节模块,训练模块用于对脚踝外侧肌群进行检测,以锻炼肌群的力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训练者的小腿、大腿的肌群数据,以实现对训练者的肌群数据进行采集;支撑模块用于对训练者和训练模块进行支撑;调节模块对训练模块的训练阻力进行调整,以适配训练者的不同强度。本发明通过采用通过采集模块与训练模块相互配合,使得训练模块能根据采集模块的数据执行对训练者的训练,以提升训练者脚踝肌群的训练,同时兼顾训练者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8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4487.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运动损伤术后智能护理康复系统包括对患者的坐姿进行适应性支撑的固定模块、对患者腿部进行康复训练的下肢训练模块、和在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时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供患者使用并且对患者的训练过程进行记录的数据调节模块。本发明通过对患者的身高参数进行估计识别进一步自动调节所述固定模块和下肢训练模块,以适应不同身高体重参数的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而提高患者对应的康复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014385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558386.5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腓总神经损伤康复锻炼器,包括绑腿板和踏板,所述绑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侧底部一体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踏板一端的两侧均一体设置有铰接架,每个所述铰接架与对应一侧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阻力拉回机构,每侧所述阻力拉回机构均通过连杆与踏板连接,通过在绑腿板底端转动连接踏板,并通过阻力拉回机构将踏板的另一端与绑腿板连接,从而可以使患者的踝关节可以被动的跟随踏板进行转动,患者可向下踩脚,通过张紧阻力拉回机构从而完成踝关节向下的抗阻练级,同时在放松后,在阻力拉回机构的作用力带动下,患者的脚部可随踏板进行复位,从而完成被动的背伸练习。
-
公开(公告)号:CN218280300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23041052.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CN)
IPC: A61M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促进肌腱损伤修复的复合外泌体的仿生支架,其包括,导杆一、导杆二、限位组件一、限位组件二、注液机构,导杆一、导杆二置于患者肢体内,所述的限位组件一、限位组件二、注液机构设置于导杆一、导杆二上,注液机构处于限位组件一、限位组件二之间,所述的注液机构包括注液组件一、注液组件二,注液组件一、注液组件二分别套设于导杆一、导杆二上,注液组件一、注液组件二分置于肌腱的一侧,注液组件一、注液组件二配合后能够对肌腱进行围合,从而便于对肌腱患处注液,限位组件一、限位组件二能够对肌腱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减小肌腱的张力,避免肌腱的张拉受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