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0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14426.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静态和动态载荷模式下的盐雾测试方法及系统,涉及盐雾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升降系统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压力系统和盐雾装置,所述盐雾装置上设置有玻璃罩,所述盐雾装置的顶部且位于玻璃罩中设置有喷雾装置,本申请通过利用升降系统、压力系统和喷雾装置的配合使用,整体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可以完成包括但不仅限于封装的太阳电池光伏组件的高温、高湿、高盐雾、强力学作用的耐候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9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327398.6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稳定大面积半透明钙钛矿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效稳定大面积半透明钙钛矿太阳电池,包括导电基片层,导电基片层表面依次形成有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电子传输层、ALD晶种层、ALD原子层和TCO透明电极,ALD晶种层、ALD原子层形成溅射缓冲双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大面积半透明钙钛矿太阳电池,在电池活性面积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使得大面积半透明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与稳定性两大性能得到大大改善,为将来大面积半透明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商业化提供技术储备,可应用于建筑光伏一体化与叠层电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986511.5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0272 , H01L31/042 , C23C14/06 , C23C1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方晶系硒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太阳电池。本发明通过热蒸发或热升华法,在衬底生长温度高于硒的固相与气相的相变温度点,即发生二次升华的条件下沉积,制得三方晶系硒薄膜;制备过程中,衬底生长温度为190℃~210℃,硒源温度为210~240℃,硒薄膜生长时间为10s~10min。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基于高温二次升华过程方法直接制备高质量三方晶系硒,无需进行二次重结晶过程,通过调控生长温度、生长时间以及生长气氛来控制硒薄膜的成核生长、晶粒生长、晶格取向,以获得物相单一、晶格取向可控和晶粒排列致密的高质量三方晶系硒薄膜,进而提高硒基太阳电池器件性能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4446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672341.6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麦耀华 , 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钙钛矿太阳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导电基底、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极,其中,所述电子传输层包含掺杂有掺杂剂的富勒烯层。本发明通过对富勒烯电子传输层进行掺杂,可实现掺杂剂与富勒烯之间发生配合反应,不仅可以改变富勒烯的能级位置还可以钝化钙钛矿吸收层表面缺陷,降低复合,其所制备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获得显著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3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86532.7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0296 , H01L31/0445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碲化镉梯度吸收层的制备方法及太阳电池。该方法包括:在硒源层上沉积p型CdTe薄膜,当CdTe薄膜沉积完成后进行快速超高温扩散反应过程,然后进行激活热处理工艺,快速超高温扩散反应过程是指在CdTe薄膜沉积完成后,将沉积得到的薄膜叠层快速升温至550~620℃的高温,高压氮气或惰性气体环境下,保持1~20min,然后快速降温。本发明提出通过在吸收层沉积完毕后,引入高温扩散反应过程,调控优化Se在吸收层中均匀扩散反应,形成组分分布可控和低缺陷浓度的高质量CdTeSe/CdTe梯度结构吸收层,显著改善了梯度吸收层组分分布及电学特性,有效提高了CdTe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08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520508.6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线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装置,所述气态氢化物生成区位于氢源离化区和气态氢化物反应区之间,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氢源离化区连通的进气口,另一端设有与氢化物反应区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通有对壳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泵连通有尾气处理机构,所述进气口内输入气态氢源,所述气态氢化物生成区设有单质硒或者单质硫,所述氢源离化区内设有电热丝,所述气态氢化物反应区的温度控制在100‑400℃,所述气态氢化物生成区的温度高于气态氢化物反应区的温度。该在线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装置可以改善以往需要运输、存储硒化氢或硫化氢时的安全和成本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12950.7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广州北环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 浙江合特光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防眩板,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光伏组件,所述框架外侧壁安装有电致变色板,在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光强感应器和连接于光强感应器输出端的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连接于电致变色板且预设有变色阈值;当光强感应器输出至电源控制器的检测信号大于或等于阈值,则电源控制器控制电致变色板呈透光态;当光强感应器输出至电源控制器的检测信号小于阈值,则电源控制器控制电致变色板转变为遮光态。该光伏防眩板不但日间可输出较大的电能,而且可以在夜间采集车灯光线进行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25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32469.7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光纤原位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光源、光谱仪和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为反射式光纤传感器或透射式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植入电池内部,与电池内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电极紧贴,所述电池与充放电装置、外部用电负载或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本发明利用光学手段获取电学信息,将微型的光纤传感器植入电池内部,即可实现对电池内部枝晶生长状况的实时原位检测,为由枝晶生长引起的电池安全隐患提供提早预警,为电池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手段;此外,还可同时检测电池内部的电量、温度和压力信息,具有抗电磁干扰、不带电、低传输损耗、多点复用的特点,可实现对电池组内多个电池的实时、远程、多参量、网络化原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2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42018.7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微能源采集系统及其混合储能自动充放电控制方法,其包括光伏电池、光能采集控制器以及用于为负载供电的储能模块,储能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池、超级电容以及超级电容充电器;储能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出检测单元,基于检测超级电容是否存在输出功率,当超级电容存在输出功率时,第一输出检测单元控制光伏电池对可充电电池充电;第二输出检测单元,基于检测超级电容是否存在输出功率,当超级电容不存在输出功率时,第二输出检测单元控制光伏电池对超级电容充电;第三输出检测单元,基于检测超级电容是否存在输出功率,当超级电容不存在输出功率时,第三输出检测单元控制可充电电池对负载供电。本申请具有降低超级电容自放电造成的电能浪费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446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72341.6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钙钛矿太阳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导电基底、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极,其中,所述电子传输层包含掺杂有掺杂剂的富勒烯层。本发明通过对富勒烯电子传输层进行掺杂,可实现掺杂剂与富勒烯之间发生配合反应,不仅可以改变富勒烯的能级位置还可以钝化钙钛矿吸收层表面缺陷,降低复合,其所制备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获得显著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