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9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406755.1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麦耀华 , 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钙钛矿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界面接触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高效界面接触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从底层到顶层分别为FTO透明电极基底、铜掺杂氧化镍、双修饰层、A位掺杂的混合阳离子Kδ‑CsFAMA基钙钛矿活性层、钝化层(二维钙钛矿)、PCBM、双修饰层和顶部电极银。此方法有效解决了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存在的严重非辐射和界面接触差等问题,已开发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效率接近17%,为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商业化提供技术储备。可以应用于大面积太阳发电板,太空卫星系统,智能路灯,弱光室内采集系统和太阳智能汽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2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1276859.X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麦耀华 , 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步法印刷制备钙钛矿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将钙钛矿无机组分溶液印刷涂布在基体表面,随后进行真空处理并退火得到无机组分薄膜;2)将有机组分印刷涂布在所述无机组分薄膜上,反应后得到钙钛矿中间相;3)对所述钙钛矿中间相进行退火得到所述钙钛矿薄膜。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涂布的无机组分进行真空处理,能充分抽取液膜中过量的溶剂,促进无机组分晶核的均匀生成,得到结晶性良好、表面光亮、且具有介孔结构的无机组分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1352144.2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麦耀华 , 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IPC: H01L51/42 , H01L51/46 , H01L51/48 , H01L31/18 , H01L31/0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太阳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液相法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沉积在衬底上形成液膜,然后在热台上放置一个导热模块,并将衬底悬浮于热台上进行烘烤,当钙钛矿薄膜衬底上的颜色逐渐加深后,取下衬底并放置在热台表面上进行退火处理,获得钙钛矿薄膜。本发明通过对衬底中心位置的热台上放置一个导热模块,从而增强了衬底在中心区域的烘烤温度,从而使衬底上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上的钙钛矿晶核同时析出,改善了由于晶核析出存在滞后现象而引起的薄膜不均匀性问题。同时该方法可调整导热模块的尺寸及形状,从而保证衬底的中心区域不会由于衬底尺寸的增大,而造成晶核析出的滞后。
-
公开(公告)号:CN1104446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672341.6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麦耀华 , 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钙钛矿太阳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导电基底、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极,其中,所述电子传输层包含掺杂有掺杂剂的富勒烯层。本发明通过对富勒烯电子传输层进行掺杂,可实现掺杂剂与富勒烯之间发生配合反应,不仅可以改变富勒烯的能级位置还可以钝化钙钛矿吸收层表面缺陷,降低复合,其所制备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获得显著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6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717272.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麦耀华 , 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IPC: C03B29/08 , H01L31/04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通过加热设备对PMMA进行融化;b、将熔融状态下的PMMA均匀下料到转动的成型滚轮上,成型滚轮的外圆周壁上密布有若干尖状凸起,通过刮料机对熔融状态下的PMMA进行刮料冷却使其不断预成型片状的陷光层;c、玻璃基板通过输送机构不断往前输送,并对输送中的玻璃基板预先进行冷却处理,玻璃基板的温度控制在5‑10℃;d、通过成型滚轮将预成型后的陷光层压合到玻璃基板上,同时预成型后的陷光层与成型滚轮实现分离,且在压合的过程中对光伏玻璃进行快速冷却固化;e、对冷却固化后的光伏玻璃进行切割分离,并对其进行修整。该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生产效率会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80822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520508.6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麦耀华 , 广州暨南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线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装置,所述气态氢化物生成区位于氢源离化区和气态氢化物反应区之间,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氢源离化区连通的进气口,另一端设有与氢化物反应区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通有对壳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的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泵连通有尾气处理机构,所述进气口内输入气态氢源,所述气态氢化物生成区设有单质硒或者单质硫,所述氢源离化区内设有电热丝,所述气态氢化物反应区的温度控制在100‑400℃,所述气态氢化物生成区的温度高于气态氢化物反应区的温度。该在线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装置可以改善以往需要运输、存储硒化氢或硫化氢时的安全和成本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