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6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005103.0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陈家林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塘养殖用增氧及蓝藻水华预防装置,涉及增氧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漏斗、多个横管,漏斗下部固定连接有竖管、推流器,漏斗内设置有隔板,竖管下部固定连接有底壳,底壳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外螺管;横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在外螺管内的方管,横管周侧套设有螺纹配合在外螺管上的连接件,横管周侧装设有卡接在连接件内的挡环,横管上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本发明通过连接件与挡环配合,便于对横管和外螺管进行连接或拆分,便于根据需求选择不同长度的横管进行使用,通过底壳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外螺管,从而便于根据水底环境选择合适数量的横管和合适角度的外螺管进行连接,通过横管和出水孔增大增氧装置的覆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513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36689.6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福建省闽环水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拼接式自动化红土控藻船,包括船体及安装在船体上的红土喷洒机构,船体包括船身及设置在船身两端的船头和船尾,船身有数个U型的船板拼接成型,且船头和船尾通过拼接的方式安装在船身两端。通过将船体设计成拼接式,降低了船体的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通过使用输送机、全自动拆包机、集料斗和红土喷洒泵作为红土的喷洒机构,人工利用机械助力机将红土包放到输送机后,全自动拆包机、集料斗和红土喷洒泵可完成后续对红土的喷洒作业,使船体在行进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对水域进行红土喷洒作业,效率高,连贯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134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82135.0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藻过滤脱水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蓝藻脱水干化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过滤机构和进液结构;过滤机构安装于外壳体内,过滤机构具有蓝藻液过滤通道和排水腔;蓝藻液过滤通道的一端与进液结构连通,另一端形成开口朝上的排藻口,排藻口用于将蓝藻液过滤通道过滤后的蓝藻渣排出;排水腔与蓝藻液过滤通道之间通过过滤机构上的过滤孔连通,排水腔用于将蓝藻液脱出的水体转排至外界;进液结构与所述外壳体连接,进液结构的进液口的高度高于排藻口。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蓝藻的过滤脱水效率低和耗能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821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82562.X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 ,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藻设备、无人船及自动加药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水库的藻类水华难以治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船的除藻设备,包括混合槽、分别与混合槽连通的第一输送机构以及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第一物料,且第一输送机构与混合槽之间可控地导通或断开;第二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第二物料,且第二输送机构与混合槽之间可控地导通或断开;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在混合槽内混合成混合药液后输出;由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料配置为能够清除水体的藻类水华。本发明提供的除藻设备实现了对水面藻类水华加药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另外,无人船,可以灵活作业,具有高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82022.5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自动采水器及采水系统,属于水体采样技术领域。自动采水器包括:采水箱,采水箱内设有抽水泵及绕线器。绕设于绕线器的采水管,采水管的出水端与抽水泵的入水口连通,采水管的入水端伸出采水箱并设有配重,采水管沿轴向设有用于指示长度的标识。以及用于与抽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自动化采水、速度快、劳动强度小,能精准控制采水深度和样品纯度。采水系统包括游走装置及上述的自动采水器,自动采水器设置于游走装置。能够将自动采水器载至目标水域进行水样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08086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52499.9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E02B15/10
Abstract: 蓝藻水华打捞系统、处理系统及打捞方法,属于蓝藻水华处理领域。打捞系统包括垂直前进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收集器,相邻两个收集器可拆卸连接。每个收集器前端设蓝藻收集口,后端设排水口。收集器内设排藻泵及排水泵,排水泵输出端与排水口连通。蓝藻收集效率高,收集宽度及方向可调。处理系统含处理船及该打捞系统,处理船设干化组件及供电装置。干化组件与排藻泵输出端连通,供电装置与收集器电连接。对蓝藻干化使其便于处理。打捞方法包括:将计划数量收集器垂直前进方向并排,相邻两个收集器可拆卸连接。排水泵将收集器内清水通过设置于收集器后端的排水口排入水体,并驱动收集器运动至蓝藻水华水体位置。排藻泵将收集器内排水后藻浆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9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17416.9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藻设备和控藻系统,其中,该控藻设备包括:浮台、动力装置、太阳能电池板、超声波探头、控制装置、通信模块,遥控装置,定位模块;其中,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超声波探头、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分别固定在所述浮台上;所述超声波探头指向待控藻的水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超声波探头、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定位模块;所述超声波探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遥控装置。以此,实现了自动化控藻,有效抑制了藻类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4821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0482562.X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 ,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藻设备、无人船及自动加药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水库的藻类水华难以治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船的除藻设备,包括混合槽、分别与混合槽连通的第一输送机构以及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第一物料,且第一输送机构与混合槽之间可控地导通或断开;第二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第二物料,且第二输送机构与混合槽之间可控地导通或断开;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在混合槽内混合成混合药液后输出;由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料配置为能够清除水体的藻类水华。本发明提供的除藻设备实现了对水面藻类水华加药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另外,无人船,可以灵活作业,具有高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37260.5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底复氧装置,涉及水底充氧技术领域,包括抽水装置、漂浮容器、输水管和重物,漂浮容器位于水面上,抽水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水表面下,抽水装置的第二端位于漂浮容器的上端,抽水装置将水面下的水输送到漂浮容器的上端入口,输水管的上端与漂浮容器的下端相连通,输水管的下端固定有重物,重物位于水底处。本发明能够将水体表层的富氧水抽出,并沿着输水管输送到水底缺氧水层,从而增加目标水层的氧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23730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669262.0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常州市清水碧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5/046 , C02F1/52 , C02F1/5263 , E02B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功能应急除藻船,包括船体,船体上设置有水藻收集装置、加药装置、混合器、藻水分离器、过滤机、压滤机和电控柜;水藻收集装置设置在船体的边缘,水藻收集装置包括用于从水面提取藻水混合物的藻水提升机构和用于吸取水藻并以藻浆的形式输送到混合器的泵送装置;加药装置用于往混合器中添加含有絮凝剂的药水,藻水分离器的入口对接混合器的出口,藻水分离器的漂浮物出口对接过滤机的入口,过滤机的固体物出口对接压滤机的入口。由此,当水藻被打捞到船体上后,直接在船体中进行藻水分离、过滤、压滤后形成藻泥,便于后续对藻泥回收利用,而不再需要将水藻打捞上岸后再进行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