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生物体内热量产生的组合物、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36942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6914.X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控制生物体内热量产生的组合物、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用于调节EBI‑3和p28结合或两者的二聚体与其受体的结合、或者下游信号通路的分子。本发明揭示了IL27信号在调节热量产生中的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证实其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激活p38MAPK‑PGC1信号并刺激UCP1的产生。IL‑27的治疗性给药逆转EBI‑3KO小鼠低温诱导的低体温症。因此,本发明揭示IL‑27信号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控制体温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ANKRD22蛋白在制备治疗或延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4322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81358.1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ANKRD22蛋白在制备治疗或延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ANKRD22重组蛋白能够降低皮肤组织内树突状细胞来源的IL‑23的表达,在银屑病初始阶段截断炎症微环境的形成,从而减轻IL‑23‑Th17/γδT17轴诱导表皮细胞的增殖、自身抗原和趋化因子产生,有效阻断炎症恶性循环和延缓表皮增生、脱屑等症状,且能够更好地防止停药后复发和降低机会性感染风险。因此,可将ANKRD22重组蛋白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包括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等。

    人体外周血杀伤性免疫细胞功能评估试剂盒及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0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91529.0

    申请日:2018-10-12

    Inventor: 尹芝南 吴扬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外周血杀伤性免疫细胞功能评估试剂盒及评估方法。本发明的人体外周血杀伤性免疫细胞功能评估试剂盒包括:抗人CD3抗体、抗人CD8抗体、抗人CD45RA抗体、抗人CCR7抗体、抗人CD28抗体、抗人CD38抗体、抗人CD57抗体、抗人HLA-DR抗体、抗人PD-1抗体、抗人CD56抗体、抗人CD94抗体、抗人NKP30抗体、抗人NKP46抗体、抗人NKG2D抗体、抗人KIR抗体、抗人γδ抗体、抗人Vδ2抗体,以上抗体均携带荧光素标记。本发明的人体外周血杀伤性免疫细胞功能评估试剂盒可用于对人体外周血中杀伤性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行综合评估,使用方便、安全。

    一种用于体外评估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2711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0233340.2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外评估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先构建共培养模型:(1)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经预刺激和扩增培养,得到γδT细胞;(2)将肿瘤组织利用肿瘤组织解离试剂盒Tumor Dissociation Kit进行消化,然后将消化后的肿瘤细胞进行类器官培养,经筛选得到37μm~100μm的肿瘤类器官;(3)采用抗粘附试剂预包被Corning 96孔全白平底聚苯乙烯微孔板,然后将肿瘤类器官铺板,计数后再与γδT细胞混合形成共培养体系,得到所述共培养模型;最后再进一步将该共培养模型用于抗肿瘤活性的评估,评价γδ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一种用于体外评估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27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33340.2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外评估免疫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先构建共培养模型:(1)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经预刺激和扩增培养,得到γδT细胞;(2)将肿瘤组织利用肿瘤组织解离试剂盒Tumor Dissociation Kit进行消化,然后将消化后的肿瘤细胞进行类器官培养,经筛选得到37μm~100μm的肿瘤类器官;(3)采用抗粘附试剂预包被Corning 96孔全白平底聚苯乙烯微孔板,然后将肿瘤类器官铺板,计数后再与γδT细胞混合形成共培养体系,得到所述共培养模型;最后再进一步将该共培养模型用于抗肿瘤活性的评估,评价γδ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一种基于核孔膜的微孔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2570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1911415197.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孔膜的微孔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基于核孔膜的微孔板,包括微孔板基体和位于微孔板基体底部的核孔膜,微孔板基体的内壁设置有疏水层。本发明通过对微孔板基体的内壁进行疏水修饰,消除微孔板基体的内壁和液体的非特异性吸附;通过在微孔板基体底部增加核孔膜,在免疫学检测时,捕获抗体或抗原偶联在粒径略大于核孔膜孔径的微球上,酶标抗体或抗原通过检测物结合在微球上,然后,使用吸水纸或者负压使微孔板中的液体通过核孔膜,结合在微球上的酶则留在微孔板基体内;使得微孔板基体内残留的液体少,降低检测的背景干扰;可以在20~40min内完成ELISA和板式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提高了检测效率。

    维生素D3或其活性形式1α,25(OH)2D3在抑制PD-1表达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6499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711248940.2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维生素D3或其活性形式1α,25(OH)2D3在抑制PD‑1表达中的应用。1α,25(OH)2D3可以通过VDR抑制活化的CD8T细胞和γδ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同时,VDR还可以促进Blimp1的表达,Blimp1可以有效抑制PD‑1的表达,进而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1α,25(OH)2D3还可以与细胞因子如IL‑2、IL‑15联用,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免疫细胞PD‑1的表达,同时促进CD28的表达,进而增强T细胞的杀伤功能、代谢功能以及维持T细胞的稳态,且由于维生素D3毒副作用极小,耐受范围大,能促进T细胞分泌I型干扰素。因此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肿瘤和感染性疾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