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6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5103.0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陈家林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塘养殖用增氧及蓝藻水华预防装置,涉及增氧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漏斗、多个横管,漏斗下部固定连接有竖管、推流器,漏斗内设置有隔板,竖管下部固定连接有底壳,底壳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外螺管;横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在外螺管内的方管,横管周侧套设有螺纹配合在外螺管上的连接件,横管周侧装设有卡接在连接件内的挡环,横管上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本发明通过连接件与挡环配合,便于对横管和外螺管进行连接或拆分,便于根据需求选择不同长度的横管进行使用,通过底壳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外螺管,从而便于根据水底环境选择合适数量的横管和合适角度的外螺管进行连接,通过横管和出水孔增大增氧装置的覆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93682.X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面蓝藻水华打捞脱水处理方法及设备,包括拉网艇、连接杆、围网和干化船;所述围网为多个,相邻的围网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后的连接杆两侧通过绳索连接拉网艇,拉网艇由人员遥控于水面行驶,对蓝藻水华进行包围收缩,所述干化船包括输送系统、干化系统和存储系统;本发明由不同人员操作拉网艇将水面蓝藻水华聚集形成一个或多个聚集点,干化船只需要前往聚集点对聚集后的蓝藻水华进行打捞及干化处理即可,打捞效率高,且干化船无需在水面往复行驶,资源消耗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8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007069.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黑臭河道充氧装置;包括:挡板一,挡板二,挡板三,挡板三将其分割为左腔室及右腔室;挡板四;出水孔,进水孔;位于右腔室处设置有用于提供絮凝剂的絮凝剂模块;本发明通过絮凝剂模块在转动中将絮凝剂喷出,增大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水体的絮凝效果,同时,将含有高浓度营养盐的水体进入左腔室后,弹性橡胶囊的作用,使得流速降低,水力滞留时间延长,藻类大量生长并产氧,溶氧饱和甚至超饱和,富氧水(包含藻类)随着出水通道流向下游,给下游补氧。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291026.1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养殖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与养殖池塘通过沟渠连通的前池、与前池通过管道连通的沉淀池、与沉淀池通过管道连通的反硝化池、与反硝化池通过管道连通的硝化池、与硝化池通过管道或沟渠连通的后池;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添加的絮凝剂;所述反硝化池还包括添加的碳源;所述硝化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后池内种植后绿藻藻种,且后池与养殖池塘通过沟渠连通;本发明既能对养殖尾水进行循环净化处理,同时降低循环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水污染,且设备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8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7069.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黑臭河道充氧装置;包括:挡板一,挡板二,挡板三,挡板三将其分割为左腔室及右腔室;挡板四;出水孔,进水孔;位于右腔室处设置有用于提供絮凝剂的絮凝剂模块;本发明通过絮凝剂模块在转动中将絮凝剂喷出,增大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水体的絮凝效果,同时,将含有高浓度营养盐的水体进入左腔室后,弹性橡胶囊的作用,使得流速降低,水力滞留时间延长,藻类大量生长并产氧,溶氧饱和甚至超饱和,富氧水(包含藻类)随着出水通道流向下游,给下游补氧。
-
公开(公告)号:CN117796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005103.0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陈家林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塘养殖用增氧及蓝藻水华预防装置,涉及增氧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漏斗、多个横管,漏斗下部固定连接有竖管、推流器,漏斗内设置有隔板,竖管下部固定连接有底壳,底壳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外螺管;横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在外螺管内的方管,横管周侧套设有螺纹配合在外螺管上的连接件,横管周侧装设有卡接在连接件内的挡环,横管上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本发明通过连接件与挡环配合,便于对横管和外螺管进行连接或拆分,便于根据需求选择不同长度的横管进行使用,通过底壳侧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外螺管,从而便于根据水底环境选择合适数量的横管和合适角度的外螺管进行连接,通过横管和出水孔增大增氧装置的覆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931287.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昆明梓天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水口地局部水域弥散性蓝藻水华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导流围隔并布置气提造流结构,步骤二、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并将其制成喷涂浆液,步骤三、在遮阳网上涂覆喷涂浆液制成光催化遮阳网,步骤四、光催化遮阳网的布设及浮水植物的种植;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围隔配合气提造流结构,可以在阻挡外部区域中上层蓝藻进入的同时,利用气提造流结构将控制区域内的表层水输送至区域外,提高区域内表层水体的流动性,从而避免蓝藻水华的形成,同时通过在区域内布置涂覆二氧化钛的遮阳网,在遮阳降低藻类光合作用的同时利用光催化作用氧化分解蓝藻及其代谢产物,进一步净化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41787.0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流式气浮装置,包括用于处理污水的气浮池,所述气浮池顶部的中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排泥槽,所述气浮池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主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副出水管,所述气浮池内腔的中部等距离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气浮池内壁的底部安装有溶气水进水主管,所述溶气水进水主管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溶气水进水副管。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下降的水流一定与溶气水释放的微气泡相遇,水中悬浮物被微气泡捕捉。此时,悬浮物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一,悬浮物随着水流向下运动。其二,悬浮物被微气泡捕捉向上运动。当向上运动的力大于向下运动的力时,悬浮物就会上浮,进而实现了气浮的功能,充分利用了微气泡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59564.X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陈家林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蓝藻打捞干化平台,包括船体和遥控艇;所述船体包括两个漂浮体;两个所述漂浮体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板连接;两个所述漂浮体尾部均设有电池箱、汽油箱和推进器,推进器用于推动船体前进;所述船体上设置有驾驶台;两个所述漂浮体之间设有蓝藻过滤机;本发明通过控制遥控艇拉动网将一区域内的蓝藻包裹,遥控艇在船体前方可有效提高蓝藻的集中面积,将更大范围内的蓝藻集中,加快蓝藻清理速度,同时以最小的体积打捞更大的蓝藻面积,根据遥控艇可控制打捞面积,不论池塘还是湖都可使用,适用范围广、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1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91026.1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京普拉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养殖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与养殖池塘通过沟渠连通的前池、与前池通过管道连通的沉淀池、与沉淀池通过管道连通的反硝化池、与反硝化池通过管道连通的硝化池、与硝化池通过管道或沟渠连通的后池;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添加的絮凝剂;所述反硝化池还包括添加的碳源;所述硝化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后池内种植后绿藻藻种,且后池与养殖池塘通过沟渠连通;本发明既能对养殖尾水进行循环净化处理,同时降低循环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水污染,且设备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