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部开口波纹管零件在注塑模具中的脱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60A

    公开(公告)日:1997-12-10

    申请号:CN95196537.9

    申请日:1995-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435 B29C45/4407 B29L2031/703 Y10S425/058

    Abstract: 一种使端部开口波纹管零件从注塑模具上脱模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工序是用注塑方式模制波纹管零件。该波纹管零件具有位于芯杆(28)与第一可拆型腔(30)之间的弹性部分以及位于芯杆(28)与第二型腔(44)之间的刚性效应部分。刚性效应部分具有第一开口端(46)及外侧凹入部分(48),而且波纹管零件的弹性部分具有内表面及第二开口端(50)。横向张开的第一可拆型腔(30)使波纹管零件的弹性部分得以脱离芯杆(28)。压缩气体穿过芯杆(28)到达波纹管零件之弹性部分的内表面,在这同时,波纹管零件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被第二型腔(44)及芯杆(28)所封闭。在模具的型腔与型芯部分相分离时,第二型腔(44)会夹持住波纹管零件之刚性效应部分的凹入部分(48),由此牵引波纹管的弹性部分离开芯杆(28),在这同时,弹性部分仍被压缩气体维持在扩张状态。最后,第二型腔(44)—或以张开方式,或利用脱模杆—使波纹管零件之刚性效应部分的凹入部分松脱,从而使波纹管零件得以从注塑模具中排出。

    端部开口波纹管零件在注塑模具中的脱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62C

    公开(公告)日:2001-09-12

    申请号:CN95196537.9

    申请日:1995-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435 B29C45/4407 B29L2031/703 Y10S425/058

    Abstract: 一种使端部开口波纹管零件从注塑模具上脱模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工序是用注塑方式模制波纹管零件。该波纹管零件具有位于芯杆(28)与第一可拆型腔(30)之间的弹性部分以及位于芯杆(28)与第二型腔(44)之间的刚性效应部分。刚性效应部分具有第一开口端(46)及外侧凹入部分(48),而且波纹管零件的弹性部分具有内表面及第二开口端(50)。横向张开的第一可拆型腔(30)使波纹管零件的弹性部分得以脱离芯杆(28)。压缩气体穿过芯杆(28)到达波纹管零件之弹性部分的内表面,在这同时,波纹管零件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被第二型腔(44)及芯杆(28)所封闭。在模具的型腔与型芯部分相分离时,第二型腔(44)会夹持住波纹管零件之刚性效应部分的凹入部分(48),由此牵引波纹管的弹性部分离开芯杆(28),在这同时,弹性部分仍被压缩气体维持在扩张状态。最后,第二型腔(44)-或以张开方式,或利用脱模杆-使波纹管零件之刚性效应部分的凹入部分松脱,从而使波纹管零件得以从注塑模具中排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