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装置、移动通信干扰信号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9610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392303.2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移动通信干扰信号定位方法及系统,该天线装置包括:定向天线组用于采集干扰信号,是由4根相同的天线围绕天线中轴的同一水平面周向排列组成的,且每个相邻的天线相互垂直;GPS天线用于测量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三轴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测量参考天线的角速度信息;电子罗盘,设置在天线中轴,用于在天线中轴转动时,测量参考天线的运动方向角度;信号分析模块,设置在天线中轴底端的底座中,用于通过DSP芯片对采集到的干扰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干扰信号对应的信号波形,并将GPS天线、三轴陀螺仪传感器和电子罗盘测量得到的数据,以及信号波形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本发明提高了干扰源的定位精度。

    一种天线装置、移动通信干扰信号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96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92303.2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移动通信干扰信号定位方法及系统,该天线装置包括:定向天线组用于采集干扰信号,是由4根相同的天线围绕天线中轴的同一水平面周向排列组成的,且每个相邻的天线相互垂直;GPS天线用于测量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三轴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测量参考天线的角速度信息;电子罗盘,设置在天线中轴,用于在天线中轴转动时,测量参考天线的运动方向角度;信号分析模块,设置在天线中轴底端的底座中,用于通过DSP芯片对采集到的干扰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干扰信号对应的信号波形,并将GPS天线、三轴陀螺仪传感器和电子罗盘测量得到的数据,以及信号波形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本发明提高了干扰源的定位精度。

    基于智能终端的用户感知监测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915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679880.4

    申请日:2015-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分析系统和包括该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的监测分析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安装于终端,用于监测终端的运行系统并采集终端的业务执行情况的数据传输至数据服务器。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和客户端,客户端用于接收操作命令并显示图表。本发明旨在监控用户对移动网络的感知情况,具有如下优点:基于用户行为判断事件发生情况并记录数据,可以对各种制式的网络进行采集分析,适应各种终端;可以区分用户实际操作业务类型,能有效监控用户对移动网络的感知度,为提升感知度提供数据依据,根据终端所处无线环境及数据业务开启情况判断是否采集数据,可降低终端采集的数据量,并不消耗用户的流量。

    短驻留用户发现和短驻留原因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10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165057.X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驻留用户发现和短驻留原因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数据采集,通过XDR数据得出用户在此小区的驻留时间;通过MDT数据得出用户RSRP采样点的电平值和GPS信息;步骤S2数据处理,筛选出短驻留用户,通过用户的公共信息与MDT数据关联,得出在短驻留时间内用户的GPS及电平值;步骤S3短驻留原因分析,根据短驻留时间内电平值的采样点,计算出电平波动的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快衰落现象。运用XDR用户大数据和MDT基础数据相结合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路测数据全面性不足的问题,可以主动发现用户快衰落、重叠覆盖以及过覆盖等问题。

    高铁上终端的定位方法、系统与高铁网络监测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3511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0864945.7

    申请日:2016-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R数据的高铁上终端的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MR数据确定终端的切换序列采取几何算法计算切出小区相对切入小区的夹角;计算小区内RRU序列;切入点和切出点经纬度计算:根据网管系统内的小区的经纬度数据以及终端与小区的距离,采取球面几何方法计算出切入点Cin的经纬度(λin,),以及切出点Cout的经纬度(λout,),其中终端与小区的距离采取传播损耗模型计算;通过统计MR数据在小区总采样点,用均分的方法得出其余各点的经纬度。本发明无需与测试数据作关系映射,通过MR数据和工程无线参数信息运算即可定位终端位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高铁用户定位需要测试的缺点,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LTE无线网络用户感知监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5769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510627159.0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一种LTE无线网络用户感知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数据业务类型设定多项QoE指标,其中,每个QoE指标映射到一项或多项KQI指标,每个KQI指标映射到一项或多项KPI指标,QoE指标和KQI指标之间为第一映射关系,KQI指标和KPI指标之间为第二映射关系;步骤S2,根据每个KPI指标的容忍区间,根据现网KPI数据指标实际测量值来评估单项KPI指标的分值;步骤S3,基于步骤S1中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步骤S2中的单项KPI指标的分值,计算单项KQI指标的分值;基于步骤S1中的第一映射关系和单项KQI指标的分值,计算得到业务QoE初始量化评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应的系统。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用户感知监测方法和系统。

    弱覆盖问题区域的聚类方法与站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404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1201928.1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覆盖问题区域的聚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将覆盖数据映射到栅格之中,确定弱覆盖的栅格;通过聚类算法,识别出成片的弱覆盖区域。本发明还涉及站点规划方法,使用上述的方法得到弱覆盖的问题区域;计算弱覆盖的问题区域里的每个栅格与网内站点的距离,筛选出问题区域内与网内站点最小距离在阀值范围内的栅格,列入备选规划点,有备选规划点的问题区域将保留,其他则被删除;阀值根据宏站与微站的覆盖距离而确定。本发明通过聚类算法统一规划区域,对问题栅格进行关联分析,连片处理,降低了分析的难度和减少工作量。本发明自动进行规划栅格筛选,提高了预规划选点的效率。

    短驻留用户发现和短驻留原因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102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165057.X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驻留用户发现和短驻留原因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数据采集,通过XDR数据得出用户在此小区的驻留时间;通过MDT数据得出用户RSRP采样点的电平值和GPS信息;步骤S2数据处理,筛选出短驻留用户,通过用户的公共信息与MDT数据关联,得出在短驻留时间内用户的GPS及电平值;步骤S3短驻留原因分析,根据短驻留时间内电平值的采样点,计算出电平波动的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快衰落现象。运用XDR用户大数据和MDT基础数据相结合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路测数据全面性不足的问题,可以主动发现用户快衰落、重叠覆盖以及过覆盖等问题。

    站点规划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0404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1201928.1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覆盖问题区域的聚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将覆盖数据映射到栅格之中,确定弱覆盖的栅格;通过聚类算法,识别出成片的弱覆盖区域。本发明还涉及站点规划方法,使用上述的方法得到弱覆盖的问题区域;计算弱覆盖的问题区域里的每个栅格与网内站点的距离,筛选出问题区域内与网内站点最小距离在阀值范围内的栅格,列入备选规划点,有备选规划点的的问题区域将保留,其他则被删除;阀值根据宏站与微站的覆盖距离而确定。本发明通过聚类算法统一规划区域,对问题栅格进行关联分析,连片处理,降低了分析的难度和减少工作量。本发明自动进行规划栅格筛选,提高了预规划选点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