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3511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0864945.7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R数据的高铁上终端的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MR数据确定终端的切换序列采取几何算法计算切出小区相对切入小区的夹角;计算小区内RRU序列;切入点和切出点经纬度计算:根据网管系统内的小区的经纬度数据以及终端与小区的距离,采取球面几何方法计算出切入点Cin的经纬度(λin,),以及切出点Cout的经纬度(λout,),其中终端与小区的距离采取传播损耗模型计算;通过统计MR数据在小区总采样点,用均分的方法得出其余各点的经纬度。本发明无需与测试数据作关系映射,通过MR数据和工程无线参数信息运算即可定位终端位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高铁用户定位需要测试的缺点,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5769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510627159.0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4W24/02
Abstract: 一种LTE无线网络用户感知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数据业务类型设定多项QoE指标,其中,每个QoE指标映射到一项或多项KQI指标,每个KQI指标映射到一项或多项KPI指标,QoE指标和KQI指标之间为第一映射关系,KQI指标和KPI指标之间为第二映射关系;步骤S2,根据每个KPI指标的容忍区间,根据现网KPI数据指标实际测量值来评估单项KPI指标的分值;步骤S3,基于步骤S1中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步骤S2中的单项KPI指标的分值,计算单项KQI指标的分值;基于步骤S1中的第一映射关系和单项KQI指标的分值,计算得到业务QoE初始量化评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应的系统。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用户感知监测方法和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5724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10866643.3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令和MR数据的网络质量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S1‑U接口采集解析GGSNDATATEID与SGSNDATATEID、BeginTime以及URI信息,根据经纬度格式提取出经纬度信息;步骤(2):通过S1‑MME接口采集XDR信息,通过ERAB_ULTEID、ERAB_ULTEID、BeginTime关联信息关联到小区信息;步骤(3):通过小区信息和开始时间与MRO数据关联得到该MR采集点的RSRP数据。本发明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摸底测试,节省资源,且稳定性强,具有长期稳定跟踪分析的延展性,能关联分析输出无线网络弱覆盖问题区域,并能通过覆盖的精确定位网络规划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4608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659315.1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的码资源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主要步骤:将规划小区规划簇划分;建立码资源与规划序列的映射关系;计算小区Cij可用序列集合,以Cij为中心复用距离P为半径内的现网小区的序列集合为A;半径为P外的现网邻区序列集合为C;Cij在半径P范围的小区个数为b1,范围外的规划邻区个数为b2,Cij在半径P范围内的序列使用集合为集合的前b1+b2个值;对簇内全部规划小区序列使用集合取并集,得出总集合UK;复用距离大于P,并且的簇,记录评估结果;对于的簇,再次进行评估。根据上述评估结果确定是否修改规划原则,然后进行规划。本发明通过先评估再规划后核查的方法实现,较现有规划方法,规划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5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679880.4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分析系统和包括该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的监测分析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安装于终端,用于监测终端的运行系统并采集终端的业务执行情况的数据传输至数据服务器。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数据服务器和客户端,客户端用于接收操作命令并显示图表。本发明旨在监控用户对移动网络的感知情况,具有如下优点:基于用户行为判断事件发生情况并记录数据,可以对各种制式的网络进行采集分析,适应各种终端;可以区分用户实际操作业务类型,能有效监控用户对移动网络的感知度,为提升感知度提供数据依据,根据终端所处无线环境及数据业务开启情况判断是否采集数据,可降低终端采集的数据量,并不消耗用户的流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