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2815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1269864.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壳快拆式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双支撑脚架及机壳。机臂的一端与机身底部的安装板铰接,另一端与旋翼驱动组件连接;双支撑脚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支架及两个与支架连接的驱动部件;支架包括:一端与安装板可翻转连接的第一支腿、一端与安装板铰接的第二支腿、平行安装板且同时与第一支腿的另一端及第二支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杆;机壳包括:底壳及与底壳对接固定后包裹机身的上壳;底壳包括:底板及由底板的外沿弯折形成的第一围挡;上壳包括:上盖板及由上盖板的外沿弯折形成的能与第一围挡配适的第二围挡。该机壳快拆式无人机能增强脚架支撑稳定性,保障无人机平稳降落,机壳能快速拆装。
-
公开(公告)号:CN10575234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211880.6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包括机身、主旋翼、尾旋翼、舵机、发动机和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无人直升机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机身中;起落装置,所述起落装置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底部;推力放大机构,所述推力放大机构与所述舵机连接;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减速箱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套设在所述尾传动轴上,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尾传动轴在无人直升机的机身内部存在一段较长的轴身距离,而造成的在飞行过程中尾传动轴非常容易产生跳动,不利于无人直升机的平稳飞行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525331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628937.8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动平衡系统的柔性排气通道,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有动平衡系统的柔性排气通道包括:排气管,排气管安装在机身上,并与机身内的发动机柔性连接;排气端,排气端设置在排气管的端部上,且排气端包括:锥型筒,锥型筒包括锥型宽口和锥型窄口,且锥型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流通口;消声室,消声室套设在锥型筒的外围部位,且消声室的内部设置有一排气口;隔热罩,隔热罩分别设置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外围部位;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固定于机身上;动平衡系统,动平衡系统转动地固定于尾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并没有单独的消声装置或者消声结构,使得排气管排出尾气时存在较大的噪音,进而造成噪音污染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82886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62896.6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30 , B64C1/40 , B64C25/10 , B64C27/08 , B64C27/14 , B64C27/37 , B64C2201/024 , B64C2201/042 , B64C2201/127 , B64D4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噪音式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双支撑脚架、机壳及隔音层。机臂的一端与机身底部的安装板铰接,另一端与旋翼驱动组件连接;双支撑脚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支架及两个与支架连接的驱动部件;支架包括:一端与安装板可翻转连接的第一支腿、一端与安装板铰接的第二支腿、平行安装板且同时与第一支腿的另一端及第二支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杆;机壳包括:底壳及与底壳对接固定后包裹机身的上壳;底壳包括:底板及由底板的外沿弯折形成的第一围挡;上壳包括:上盖板及由上盖板的外沿弯折形成的第二围挡;隔音层设置在第一围挡与第二围挡的连接处。该防噪音式无人机能降低无人机运行中噪音,减小环境噪音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40263.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应用于无人机的翼尖旋翼,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旋翼,第一旋翼的第一旋转叶片和舵机的第一旋翼轴固定连接;第一配重块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一旋翼轴固定连接,且第一旋转叶片和第一配重块相对于第一旋翼轴对称分布;第二旋翼的第二旋转叶片和舵机的第二旋翼轴固定连接;第二配重块和第二旋翼轴固定连接,且第二旋转叶片和第二配重块相对于第二旋翼轴对称分布。同时,第一翼尖小翼和第一后置机翼相交;且第一翼尖紧固端和第一后开口端固定连接;第二翼尖小翼和第二后置机翼相交;且第二翼尖小翼的第二翼尖紧固端与第二后开口端固定连接。本发明达到了简化旋翼结构、方便日常维护;并且提高无人机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40165.6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应用于无人机的角度可调的动力翼尖装置,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连接;电压转换器和发电机连接;第一稳压输入口和电压转换器连接;蓄电池和第二稳压输入口连接;第一舵机输入口和第一分流输出口连接,第一旋翼轴和第一旋翼连接;第二旋翼轴和第二旋翼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三分流输出口连接,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和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旋翼包括第一旋转叶片和配重块;第二旋翼包括第二旋转叶片和配重块;第一翼尖小翼和第一后置机翼相交;第二翼尖小翼和第二后置机翼相交。本发明达到为无人机提供所需推力或拉力,使其具有更长续航时间和更高的稳定性,提升实用性;简化旋翼结构,方便日常维护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41638.4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机身、第二机身、第三机身和动力源。第一机身包括:迎风部、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第二机身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本体和第三连接部,第二本体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后置机翼,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后置机翼,第三侧面上设置有垂直机翼;第三机身包括:第四连接部、第三本体和尾部,尾部上设置有一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动力源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压转换器、稳压器、蓄电池、分流器、舵机和驱动电机。本发明达到了使无人机的起降和飞行操作简便,具有飞行速度快,续航时间长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4663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41632.7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无人机的角度可调的旋翼动力装置,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连接;电压转换器和发电机连接;第一稳压输入口和电压转换器连接;蓄电池和第二稳压输入口连接;第一分流输入口和第一稳压输出口连接;第一舵机输入口和第一分流输出口连接,第一旋翼轴和第一旋翼连接;第二舵机输入口和第二分流输出口连接,第二旋翼轴和第二旋翼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三分流输出口连接,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和第一驱动电机连接,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包括尾旋座、联动部。本发明达到为无人机起降和飞行提供所需推力或拉力,使得无人机具有更长的续航时间,提升无人机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466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37740.7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7/26 , B64C27/28 , B64C2201/021 , B64C2201/024 , B64C2201/042 , B64C2201/104 , B64C2201/108 , B64C2201/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应用于无人机的角度可调的动力旋翼结构,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连接;电压转换器和发电机连接;第一稳压输入口和电压转换器连接;蓄电池和第二稳压输入口连接;第一分流输入口和第一稳压输出口连接;第一舵机输入口和第一分流输出口连接,第一旋翼轴和第一旋翼连接;第二舵机输入口和第二分流输出口连接,第二旋翼轴和第二旋翼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三分流输出口连接,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和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翼尖小翼和第一后置机翼相交;第二翼尖小翼和第二后置机翼相交。本发明达到可为无人机的起降和飞行提供所需的推力或拉力,也使无人机具有更长续航时间,提升无人机实用性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588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241685.9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IPC: B64C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无人机的角度可调的翼尖,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包括第一驱动轴和驱动固定座;尾旋座固定设置在无人机的第二尾侧面和/或第四尾侧面的两侧上,且驱动固定座设置在尾旋座和/或第三本体上;第三舵机包括第三旋翼轴和第三固定座;联动部包括第一、第二衔接端和尾旋翼;第一衔接端和第一驱动轴连接,第二衔接端和所述第三固定座连接,第三旋翼轴和尾旋翼的中心固定连接,且第三旋翼轴和尾旋翼的转动平面相垂直;第一翼尖小翼和第一后置机翼相交;第二翼尖小翼和第二后置机翼相交。本发明达到同一旋翼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全程所需的推力或拉力;且提高了无人机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