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679701.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股骨多孔结构设计方法,首先对一个立方体模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生成目标单胞,然后对单胞进行修复,将修复之后的单胞进行阵列得到圆柱形多孔结构;然后再根据股骨的形状和在自然状态下与竖直方向成7°夹角生成与股骨相匹配的股骨多孔结构;本发明设计的单胞表面较为光滑,这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另外,在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优化目标设置不同的体积分数,生成不同的单胞,从而实现股骨多孔结构孔隙率和孔径的调整范围和可控性;本发明设计的股骨多孔结构考虑了股骨在自然状态下与竖直方向成7°夹角,避免了传统的股骨多孔结构在植入后产生应力和位移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6090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1453325.6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组织细化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为:根据成形件形状设计内部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使用激光3D打印机将相同成分的铝硅合金粉末打印成多孔结构;将打印好的多孔结构固定在成形件模具型腔内;将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熔炼后在熔点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将保温后的铝硅合金浇入铸型,并在一定压力下凝固冷却;将冷却后的铸件从模具中取出即可得到组织细化、性能优良的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件。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使亚共晶铸造铝硅合金凝固组织得到充分细化,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硬度提高10 30%。~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79701.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股骨多孔结构设计方法,首先对一个立方体模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生成目标单胞,然后对单胞进行修复,将修复之后的单胞进行阵列得到圆柱形多孔结构;然后再根据股骨的形状和在自然状态下与竖直方向成7°夹角生成与股骨相匹配的股骨多孔结构;本发明设计的单胞表面较为光滑,这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另外,在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优化目标设置不同的体积分数,生成不同的单胞,从而实现股骨多孔结构孔隙率和孔径的调整范围和可控性;本发明设计的股骨多孔结构考虑了股骨在自然状态下与竖直方向成7°夹角,避免了传统的股骨多孔结构在植入后产生应力和位移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385112.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硬度高导热铁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本发明将气雾化工艺制备的粒径为10~60微米的纯铜粉和粒径为50~100微米的Fe‑(0.3‑0.5)C‑(1.8~4.6)B粉末混合,进行球磨,然后将球磨后获得的混合粉末置于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备设备中,在铺粉厚度100~150微米、激光功率280~370W、扫描速度600~900毫米/秒、扫描间距0.1~0.15微米条件下进行激光选区熔化微冶金增材,凝固冷却后获得新型高硬度高导热铁铜材料并实现增材制备成形。本发明获得的高硬度高导热铁铜材料硬度超过HRC35,导热率超过95W/(m.k),与铍铜相当,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高、成本低、应用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768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1261405.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选区熔化3D打印金属复杂结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属于精密加工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配置具有不同硝酸、多角形人造金刚石粉末、乙醇、纯净水配比的悬浮液,随后将3D打印的金属复杂结构分阶段按顺序依次放置于不同配比的悬浮液中,加热到不同温度后,使用不同功率、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进行不同时长的超声处理,随后取出工件吹干即完成处理过程。经过这一方法处理后,选区熔化3D打印复杂结构内表面粘附的金属颗粒数由每平方毫米>250下降为每平方毫米 40μm下降为Rz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4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12390.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3C4/123 , C23C4/06 , C23C4/02 , C23C4/16 , C23C4/18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8 , C21D1/74 , C21D9/08 , C23C2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核燃料包壳管的制备方法,涉及核反应堆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铝合金圆柱形管作为基底心轴,对其进行喷砂粗糙处理和清洁处理;称取原料经团聚烧结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送入喷涂设备的送粉器内,利用喷涂技术铝合金圆柱形管表面进行喷涂;将喷涂沉积物表面从320目碳化硅砂纸开始逐渐研磨,最后用1500目碳化硅砂纸磨抛;去除所有铝合金圆柱形管,并留下独立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圆形管;进行后续热处理得到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核燃料包壳管。本发明所述方法可克服目前用于制造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核燃料包壳管的多个挤压和退火步骤的缺点,并提供制造核燃料包壳管的高效率、低成本、性能优异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90988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181431.3
申请日:2012-06-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细晶高强硅锰贝氏体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铸造和钢铁耐磨材料领域。细晶高强硅锰贝氏体耐磨铸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40~0.70%,Si2.2~2.5%,Mn2.4~2.8%,B0.01~0.05%,La0.005~0.01%,P<0.04%,S<0.04%,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铸态晶粒尺寸<100μm,抗拉强度达到1200MPa以上,硬度为48~60HRC,无缺口冲击值达到30~50J。利用电炉生产,熔炼浇铸后经过热处理使用。钢不含铬钼等合金元素,通过微量硼和镧细化晶粒,获得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硬度搭配,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94323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46512.8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钛增强铸铁基刹车盘的复合工艺,把钛丝编织成钛丝网,并经过单层或多层卷制或叠加成与刹车盘形状相适应的钛丝立体网状骨架,将钛丝立体网状骨架预置在刹车盘铸型中,再将液态铸铁浇入该铸型中,液态铸铁充满网状立体骨架的空隙,冷却后得钛丝-铸铁二元材料预制体,将该预制体置入热处理炉,在碳化物形成温度下保温,获得工作面为碳化钛颗粒增强铸铁复合层的铸铁基刹车盘。该发明具有抗磨硬质相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碳化钛硬质相的高耐磨性能和铸铁的良好强度和韧性,工艺调控方便,质量稳定可靠,解决了复合材料反应不完全,增强相颗粒分布不均匀,增强相界面污染弱化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768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094261.3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2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孔规则多孔镁的制备方法。此方法利用氢气在液态金属镁和固态金属镁中溶解度的差异,获得气孔沿轴向排列的大长径比规则多孔镁,工艺包括:1)纯镁炉料装入真空感应炉熔炼坩埚中,抽真空脱气;2)锁紧真空感应炉炉盖,充入设定压力的氩气;3)融化保温并充氢使氢溶解进入镁液;4)将溶解的镁液浇入径向加热而轴向底部强制冷却的结晶器,控制真空感应炉内压力,并将结晶器逐步移出电阻加热圈以控制铜液沿轴向凝固和氢气泡析出长大,获得气孔沿轴向分布的大长径比规则多孔镁;5)切除多孔镁顶部和底部气泡分布不规则的区域,获得通孔规则多孔镁的工序。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通孔多孔镁,可以应用于催化载体、大分子过滤器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30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46467.6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22D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流器沉砂咀的制备工艺,将粘结剂和助渗剂加入到陶瓷颗粒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制成预制型块,将预制型块铺设在常规旋流器沉砂咀铸型腔内,再浇铸入基体金属液,室温下冷却至金属液凝固后,脱型、清理,即得工作面上具有抗磨硬质相及基体金属复合层的旋流器沉沙咀。陶瓷颗粒具有很高的硬度,一般是传统金属耐磨材料硬度的8~10倍,因此复合到旋流器沉沙咀工作面后,能够成为良好的抗磨硬质相,且硬质相不易脱落,再加上基体金属的塑韧性和抗疲劳性,完全能抵制物料在旋流器沉沙咀内表面运动时对旋流器沉沙咀的切削和凿削,提高旋流器沉沙咀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工艺参数可控性强,加工操作方便,便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