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33590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80009603.8
申请日:2010-02-18
Applicant: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庵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B01J23/46 , B01J37/08 , B01J37/18 , C01B3/04 , C08G14/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7 , B01J21/18 , B01J21/185 , B01J23/462 , B01J23/745 , B01J35/0046 , B01J35/0053 , B01J37/0201 , B01J37/08 , B01J37/086 , B01J37/18 , B82Y30/00 , C08G14/06 , C08L61/04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分解催化剂,所述氨分解催化剂如下形成,即,在还原气氛下、于温度360~900℃下对络合物进行热处理,所述络合物是式[Ⅰ]表示的分子量1,000~500,000的聚合物与过渡金属配位且添加活性碳或碳纳米管而形成的,在添加碳纳米管时,向上述处理络合物中添加碱金属化合物或碱土金属化合物。其中,R1为H、碳原子数1~10的烃,R2及R3为H、卤素、硝基、酰基、酯基、羧基、甲酰基、腈基、磺酸基、芳基、或碳原子数1~15的烷基,X及Y为H或OH,Z为CH或N,R4及R5为H、OH、醚基、氨基、芳基、或碳原子数1~15的烷基,x为1与2之间的实数,y为1与3之间的实数,n为2与120之间的实数。本发明的氨分解催化剂能够增加过渡金属载带量而不降低过渡金属的分散性,能够减少为了得到所需活性所必需的催化剂的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043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1946.8
申请日:2010-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7 , B01J8/0221 , B01J8/0438 , B01J21/04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46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B01J35/023 , B01J2208/00061 , B01J2208/00274 , B01J2208/025 , C01B2203/06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1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从氨有效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并涉及用于从氨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51)。该装置包含具有氧化氨的氨氧化催化剂(11a,11b)的氨氧化部位(10),和具有分解氨以产生氮气和氢气的氨分解催化剂(21)的氨分解部位(20)。在供料气流方向上氨分解部位位于氨氧化部位的下游。氧化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氧化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氧化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和/或分解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分解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分解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64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80157935.8
申请日:2009-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2 , B01J35/004 , C01B3/025 , C01B3/061 , C01B3/063 , C01B3/501 , C01B3/56 , C01B5/00 , C01B13/0207 , C01B13/0251 , C01B13/0281 , C01B2203/042 , C01B2203/068 , C01B2210/0053 , C01C1/0405 , Y02E60/364 , Y02P20/134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地合成氨的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氨的方法包括:(a)分解水得到含有氢和氧的第1原料气体的水分解工序(101);(b)采用氧分离膜或氢分离膜至少部分地分离和除去在第1原料气体中含有的氧,得到氧浓度比第1原料气体低的第2原料气体的第1氧除去工序(102);(c)使第2原料气体中的氧与氢反应从而以水的形式除去,或者使其吸附于吸附介质而除去,得到氧浓度比第2原料气体低的第3原料气体的第2氧除去工序(103);以及(d)使第3原料气体中的氢与氮反应从而合成氨的氨合成工序(104)。
-
公开(公告)号:CN101405908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780009867.1
申请日:2007-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 H01M4/8605 , H01M4/92 , H01M4/92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在包括电解质膜(1)和置于该电解质膜两侧面上的成对3)的燃料电池(100)中,至少一个电极具有相对于电解质膜的平面方向成60°或更小的倾角取向的导电纳米柱(4)、负载于导电纳米柱上的催化剂(5)、和施加导电纳米柱的电解质树脂(6)。
-
公开(公告)号:CN10221658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0980146125.2
申请日:2009-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3/10 , B01D53/9436 , B01D2255/1025 , B01D2255/1026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753 , B01J23/42 , B01J23/46 , B01J23/58 , B01J23/74 , B01J35/04 , C01B3/047 , F02M25/12 , Y02E60/364 , Y02T10/121 ,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发动机系统,所述氨发动机系统即使在来自氨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低于氨裂解催化剂的工作温度下进行低负荷运转时,也能够供给氨裂解催化剂促进反应所需的温度。上述氨发动机系统具有以氨作为燃料的氨发动机(2)及氨裂解装置(5),所述氨裂解装置(5)中含有分解氨的氨裂解催化剂,在其中将氨分解生成氢。在上述氨发动机系统中,在氨发动机(2)与氨裂解装置(5)之间具有氨氧化装置(4)。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043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80011946.8
申请日:2010-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7 , B01J8/0221 , B01J8/0438 , B01J21/04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46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B01J35/023 , B01J2208/00061 , B01J2208/00274 , B01J2208/025 , C01B2203/06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1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从氨有效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并涉及用于从氨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51)。该装置包含具有氧化氨的氨氧化催化剂(11a,11b)的氨氧化部位(10),和具有分解氨以产生氮气和氢气的氨分解催化剂(21)的氨分解部位(20)。在供料气流方向上氨分解部位位于氨氧化部位的下游。氧化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氧化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氧化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和/或分解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分解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分解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216588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80146125.2
申请日:2009-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3/10 , B01D53/9436 , B01D2255/1025 , B01D2255/1026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753 , B01J23/42 , B01J23/46 , B01J23/58 , B01J23/74 , B01J35/04 , C01B3/047 , F02M25/12 , Y02E60/364 , Y02T10/121 ,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发动机系统,所述氨发动机系统即使在来自氨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低于氨裂解催化剂的工作温度下进行低负荷运转时,也能够供给氨裂解催化剂促进反应所需的温度。上述氨发动机系统具有以氨作为燃料的氨发动机(2)及氨裂解装置(5),所述氨裂解装置(5)中含有分解氨的氨裂解催化剂,在其中将氨分解生成氢。在上述氨发动机系统中,在氨发动机(2)与氨裂解装置(5)之间具有氨氧化装置(4)。
-
公开(公告)号:CN10140590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780009867.1
申请日:2007-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 H01M4/8605 , H01M4/92 , H01M4/92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在包括电解质膜(1)和置于该电解质膜两侧面上的成对电极(2、3)的燃料电池(100)中,至少一个电极具有相对于电解质膜的平面方向成60°或更小的倾角取向的导电纳米柱(4)、负载于导电纳米柱上的催化剂(5)、和施加导电纳米柱的电解质树脂(6)。
-
公开(公告)号:CN1623210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2828344.9
申请日:2002-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62 , H01B1/24 , H01G11/36 , H01M4/96 ,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适于批量生产并在成本上有利的碳纳米管电极,还公开了其生产方法。当通过带的移动,环状带(3)上的催化剂微粒(12)的碳纳米管(11)从CVD区域到达转移区域,并在管围绕驱动鼓(2)的外侧转动时逐渐水平倒下时,碳纳米管(11)从其尖端部压向导电膜(8)。导电膜(8)由一个膜供料器(9)相下送出并由加热器(10)加热到一个不低于膜软化温度且不高于其熔化温度的温度。通过将碳纳米管(11)压向导电膜(8),将碳纳米管(11)从催化剂微粒(12)以充分垂直的方式转移到导电膜(8)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291420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02828344.9
申请日:2002-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62 , H01B1/24 , H01G11/36 , H01M4/96 ,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适于批量生产并在成本上有利的碳纳米管电极,还公开了其生产方法。当通过带的移动,环状带(3)上的催化剂微粒(12)的碳纳米管(11)从CVD区域到达转移区域,并在管围绕驱动鼓(2)的外侧转动时逐渐水平倒下时,碳纳米管(11)从其尖端部压向导电膜(8)。导电膜(8)由一个膜供料器(9)相下送出并由加热器(10)加热到一个不低于膜软化温度且不高于其熔化温度的温度。通过将碳纳米管(11)压向导电膜(8),将碳纳米管(11)从催化剂微粒(12)以充分垂直的方式转移到导电膜(8)的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