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929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80017572.7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蓄电设备(30)具备: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14),其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1氧化物半导体;第1充电层(16),其配置于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14)上、且由第1绝缘物和第1导电型的第2氧化物半导体形成;和,第3氧化物半导体层(24),其配置于第1充电层(16)上。第3氧化物半导体层(24)具有氢、和第2导电型的第3氧化物半导体,氢相对于构成第3氧化物半导体的金属的比率为40%以上。提供能增大每单位体积(重量)的蓄电容量的蓄电设备。

    二次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649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780047913.0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设置有: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7);充电层(14),布置在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之间并且含有绝缘材料与第一n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混合物;n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3),布置在充电层(14)与第一电极(11)之间并且含有第二n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p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6),布置在充电层(14)与第二电极(17)之间并且含有p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混合物层(15),布置在充电层(14)与p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6)之间并且含有氧化硅与第三n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混合物;和导电层(12),布置在第一电极(11)与n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3)之间并且含有金属材料。

    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49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7913.0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设置有: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7);充电层(14),布置在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7)之间并且含有绝缘材料与第一n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混合物;n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3),布置在充电层(14)与第一电极(11)之间并且含有第二n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p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6),布置在充电层(14)与第二电极(17)之间并且含有p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混合物层(15),布置在充电层(14)与p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6)之间并且含有氧化硅与第三n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混合物;和导电层(12),布置在第一电极(11)与n型氧化物半导体层(13)之间并且含有金属材料。

    蓄电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9295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80017572.7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蓄电设备(30)具备: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14),其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1氧化物半导体;第1充电层(16),其配置于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14)上、且由第1绝缘物和第1导电型的第2氧化物半导体形成;和,第3氧化物半导体层(24),其配置于第1充电层(16)上。第3氧化物半导体层(24)具有氢、和第2导电型的第3氧化物半导体,氢相对于构成第3氧化物半导体的金属的比率为40%以上。提供能增大每单位体积(重量)的蓄电容量的蓄电设备。

    二次电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2120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380019149.8

    申请日:2013-04-05

    Abstract: 提供一种小型且能提升每单位容积的电流容量的二次电池。本发明为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为:具备两个电池部,所述电池部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具有充电层,使其中一个电池部及另一个电池部彼此的第一电极层相邻连接,或使其中一个电池部及另一个电池部彼此的第二电极层相邻连接,使其中一个电池部及另一个电池部彼此的第二电极层配线连接,或使其中一个电池部及另一个电池部彼此的第一电极层配线连接,使两个电池部并联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