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转向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1638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733511.9

    申请日:2013-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7 B62D1/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调节方向盘(1)的高度时产生不舒服的异音,确保了足够的耐久性和操作的平滑性的倾斜转向装置的构造。本发明的倾斜转向装置在缓冲部件(21c)的相对于调节杆(14)的中心轴旋转对称的至少2处设置有挡块(65),该挡块(65)伴随着凸轮装置(47)的轴方向尺寸的扩缩,在被驱动侧凸轮(15b)旋转时,不使卡合凸部(39c)与上下方向长孔(35b)的前侧缘或后侧缘碰撞,限制被驱动侧凸轮(15b)的旋转。

    转向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23738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180001153.2

    申请日:2011-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可顺畅地进行柱的紧固,顺畅地进行倾斜夹紧时的可动倾斜锁定齿轮和固定倾斜锁定齿轮的啮合,并且能使倾斜夹紧时的刚性变大。安装有固定倾斜锁定齿轮(47)的左侧的侧板(24)通过肋(243)抑制弹性变形。因此,在倾斜夹紧及伸缩夹紧时,固定倾斜锁定齿轮(47)和可动倾斜锁定齿轮(6)之间的车宽方向的相对位置不会变动,因此可顺畅地进行可动倾斜锁定齿轮(6)和固定倾斜锁定齿轮(47)的啮合。

    转向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2203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80000215.2

    申请日:2012-0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6 B60Q1/1461 Y10T70/565

    Abstract: 一种转向装置,由转向轴、转向柱和组合开关构成,所述转向轴能够安装转向盘;所述转向柱由车体支撑,在内周面将所述转向轴轴支撑得能够转动;所述组合开关嵌合固定于所述转向柱,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开关组合成一个,该转向装置具备:分隔件,其具有内周面和外周面,所述内周面外嵌固定于所述转向柱的车体后方侧端部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被形成为能够外嵌设置于所述组合开关的嵌合部的内周面的外径尺寸;和旋转防止机构,其防止所述分隔件相对于所述转向柱旋转。由此,能够将相同的组合开关安装于外径尺寸不同的多种转向柱。

    转向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3887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80001151.3

    申请日:2011-07-27

    Inventor: 山本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5 B62D1/184 B62D1/1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在转向盘的伸缩位置位于车身前方侧的调整端附近时,即使在转向盘上向车身前方侧施加过大的力,车身安装托架也不会从车身脱离。在转向盘(103)的伸缩位置位于车身前方侧的调整端时,若在转向盘(103)上向车身前方侧施加过大的力,则伸缩调整用长槽(43、44)的车身后方端与紧固杆(5)抵接,向车身前方侧推压紧固杆(5),配合突起(681)向车身前方侧推压内柱(3)。施加在转向盘(103)上的向车身前方侧的较大的力通过内柱(3)由车身支撑,从而能够减小施加在车身安装托架(2)上的力。因此,能够防止车身安装托架(2)从车身脱离。

    汽车用转向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3344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80000343.7

    申请日:2012-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3 B62D1/16 B62D1/184 B62D1/187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装置,实现在构成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10a)的壳体(11a)的后端部、从下方组装外柱(18a)的前端部的构造。外柱(18a)的至少前端部构成为上端开口的U字形,在壳体(11a)的后端部设置能够通过外柱(18a)的前端部的上端开口部插入该前端部的内侧的结合固定部(36)。在该结合固定部(36)通过外柱(18a)的前端部的上端开口部插入该前端部的内侧之后,在沿左右方向贯通这些结合固定部(36)和外柱(18a)的前端部的靠上端部分的结合用螺栓(39)的顶端部,拧合结合用螺母(40),并进一步紧固,由此,将结合固定部(36)和外柱(18a)的前端部结合固定。

    汽车用转向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5877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80000342.2

    申请日:2012-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5 B62D1/16 B62D1/184 B62D1/195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装置,实现在构成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10a)的壳体(11a)的后端部、从下方组装外柱(18a)的前端部的构造。在壳体(11a)的后端部设置大致矩形块状的结合固定部(36)。在该结合固定部(36)的靠左右两端部分,以朝该结合固定部(36)的下端面和后端面开口的状态设置1对狭缝(37)。将外柱(18a)的至少前端部通过1对侧板部(30)和底板部(31)构成为上端开口的U字形。将这些侧板部(30)从下方分别插入狭缝(37)的内侧。该状态下,通过螺栓(39),将结合固定部(36)和外柱(18a)的前端部结合固定。

    汽车用转向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344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80000343.7

    申请日:2012-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3 B62D1/16 B62D1/184 B62D1/187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装置,实现在构成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10a)的壳体(11a)的后端部、从下方组装外柱(18a)的前端部的构造。外柱(18a)的至少前端部构成为上端开口的U字形,在壳体(11a)的后端部设置能够通过外柱(18a)的前端部的上端开口部插入该前端部的内侧的结合固定部(36)。在该结合固定部(36)通过外柱(18a)的前端部的上端开口部插入该前端部的内侧之后,在沿左右方向贯通这些结合固定部(36)和外柱(18a)的前端部的靠上端部分的结合用螺栓(39)的顶端部,拧合结合用螺母(40),并进一步紧固,由此,将结合固定部(36)和外柱(18a)的前端部结合固定。

    转向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879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80001152.8

    申请日:2011-07-27

    Inventor: 山本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5 B62D1/184 B62D1/1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在将转向装置的车身安装托架安装在车身上之前的状态下,即使相对于外柱解除内柱的伸缩锁定,内柱也不会从外柱中拔出。在伸缩调整位置的车身后方端,由于伸缩调整用长槽(43、44)的车身前方端与紧固杆(5)的外周面抵接,因此紧固杆5向车身后方侧移动。车身安装托架(2)被紧固杆(5)拉拽,并与外柱(4)一起从内柱(3)拔出。于是,由于外嵌在紧固杆(5)上的配合部件(68)与环管(86)抵接,因此紧固杆(5)不会向车身后方侧过度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外柱(4)、车身安装托架(2)从内柱(3)拔出。

    转向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70427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480045685.X

    申请日:2014-12-19

    Inventor: 山本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85 B62D1/187

    Abstract: 种转向装置,其包括:转向柱,其具有筒状的外柱、以及部分插入到外柱中的筒状的内柱,将与方向盘连结的输入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两个伸缩调整部,其从外柱的外周面以相互相向的方式突出,并且分别具有在外柱的轴向上较长的长孔;杆,其贯穿长孔;以及施力部件,其设置于在外柱的外周面中的缝隙处露出的内柱的外周面上,朝向内柱的径向外侧对杆施力,上述缝隙设置在上述外柱的外周面上上述两个伸缩调整部之间。

    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426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80060594.8

    申请日:2015-11-09

    Inventor: 山本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 B62D1/192 B62D1/1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能量吸收部件(35a)固定于内管柱(14a)的外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而进入外管柱(13a)的狭缝(43)的内侧。在二次碰撞时,紧固杆(27a)与外管柱(13a)一起向前方位移,由此能量吸收部件(35a)一边从上下方向被紧固杆(27a)以及内管柱(14a)限制,一边被紧固杆(27a)压扁来产生冲击吸收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