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5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80015161.5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支撑体(11)、以及设置在支撑体(11)上的沸石膜(12)。沸石膜(12)中,从与支撑体(11)的界面部(121)朝向膜内部,按摩尔比计的Si/Al比变大,从膜内部朝向与支撑体(11)相反一侧的表面部(122),Si/Al比变小。据此,能够实现水透过通量及耐水热性高、膜剥落得以抑制的沸石膜复合体(1)。
-
公开(公告)号:CN10699986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580060731.8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分离膜结构体(100)包括:多孔质支撑体(110)、第一玻璃密封(120)、以及分离膜(140)。多孔质支撑体(110)具有与第一端面(S1)和第二端面(S2)相连的第一贯通孔(TH1)。第一玻璃密封(120)具有配置在第一端面(S1)上的第一密封主体部(121)和配置在第一贯通孔(TH1)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延伸部(122)。分离膜(140)具有与第一延伸部(12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41)。第一连接部(141)的第一厚度(P1)为10μm以下,并且为长度方向中央处的中央厚度(P3)的3.2倍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42778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3539.8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28 , B01D69/02 , B01D69/12 , B01D2325/04 , B32B19/04 , C01B37/02 , C01B39/02
Abstract: 沸石膜结构体(10)包括:支撑体(20)、沸石膜(30)以及保护膜(40)。沸石膜(30)形成在支撑体(20)的表面(20S)上。保护膜(40)形成在沸石膜(30)的表面(30S)上。保护膜(40)由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或碳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4905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80007307.8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支撑体(11)、以及形成在支撑体(11)上的沸石膜(12)。沸石膜(12)具备:覆盖支撑体(11)的低密度层(13)、以及覆盖低密度层(13)的致密层(14)。致密层(14)的沸石结晶相的含有率高于低密度层(13)。像这样,在覆盖支撑体(11)的低密度层(13)上形成致密层(14),由此,与在支撑体上直接形成致密层的情形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不具有缺陷的较薄的致密层(14)。结果,能够实现具有高透过性能及高分离性能的沸石膜复合体(1)。
-
公开(公告)号:CN115945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60370.3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沸石膜结构体(10)包括:支撑体(20)、沸石膜(30)以及保护膜(40)。沸石膜(30)形成在支撑体(20)的表面(23S)上。保护膜(40)形成在沸石膜(30)的表面(30S)上。保护膜(40)由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或碳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924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80017216.2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61/36
Abstract: 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支撑体(11)、以及形成在支撑体(11)上的沸石膜(12)。沸石膜(12)包含Al、P以及4价元素。利用X射线光电子分光法测定得到的沸石膜(12)的组成中,该4价元素相对于Al的摩尔比率为0.01以上且0.5以下,P相对于Al的摩尔比率为0.5以上且小于1.0,上述4价元素及P相对于Al的合计摩尔比率为0.9以上且1.3以下。因此,能够提高沸石膜(12)中的极性分子的透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9986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0731.8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分离膜结构体(100)包括:多孔质支撑体(110)、第一玻璃密封(120)、以及分离膜(140)。多孔质支撑体(110)具有与第一端面(S1)和第二端面(S2)相连的第一贯通孔(TH1)。第一玻璃密封(120)具有配置在第一端面(S1)上的第一密封主体部(121)和配置在第一贯通孔(TH1)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延伸部(122)。分离膜(140)具有与第一延伸部(12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41)。第一连接部(141)的第一厚度(P1)为10μm以下,并且为长度方向中央处的中央厚度(P3)的3.2倍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679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80015498.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于支撑分离膜(12)的多孔质的基材(31)具备:分别为粒子尺寸30μm以上的陶瓷粒子的多个粗粒、以及分别为粒子尺寸1μm以上且小于30μm的陶瓷粒子的多个微粒。多个粗粒的个数相对于多个微粒的个数的比值(即粗粒比)为0.05以上且0.3以下。多个粗粒的平均纵横尺寸比为1.5以上且2以下。据此,能够同时实现减少基材(31)的透过阻力和确保强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6710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80008122.8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D69/10
Abstract: 沸石膜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支撑体(11)及沸石膜(12),该沸石膜(12)设置在支撑体(11)上,且包括RHO型沸石。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沸石膜(12)的表面进行测定的情况下,RHO型沸石的源自于(310)面的峰强度为源自于(110)面的峰强度的0.4倍以下,源自于(211)面的峰强度为源自于(110)面的峰强度的0.3倍以下。据此,能够容易地提供分离性能及透过量高的沸石膜复合体(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