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47582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0980120603.2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84 , H04B7/0845 , H04L2027/0067
Abstract: 将输入到单个或多个端口的信号作为多个接收信号进行接收的接收装置,具有:相位偏移推定部,基于在接收信号中包含的每个信号块的唯一字,推定相位偏移;以及相位偏移补偿部,基于推定的每个信号块的相位偏移进行补偿,通过使用在频域中被均衡了的信号中包含的已知信号成分(唯一字)进行相位偏移的补偿,从而补偿复杂的相位偏移的变动,对在各接收端口获得的信号,分别进行相位偏移的推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841625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02750.8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NT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F1/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K19/017545
Abstract: 在信号输出电路中,输入缓冲器从外部接收用于命令将输出电路的状态切换至禁用关断状态和启用关断状态之一的单相切换指令信号,并且将单相指令信号转换为由彼此反相的两个信号构成的差分切换指令信号,并将其输出。产生控制电路基于差分切换指令信号,输出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在控制电压产生电路中控制电压的产生。控制电压产生电路基于产生控制信号输出控制电压,根据单相切换指令信号的逻辑改变控制电压的值。输出电路从外部接收差分输入信号,对差分输入信号进行阻抗转换来输出差分输出信号,并且基于控制电压在差分输入信号的禁用关断状态和启用关断状态之间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124649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980132010.8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H03H11/20 , H03H17/08 , H04B10/04 , H04B10/06 , H04B10/142 , H04B10/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11/20 , H03H2007/0192 , H03H2011/0494 , H04B10/505 , H04B2210/517
Abstract: 一种矢量和相移器,包括:90°相移器(1),根据输入信号(VIN)产生同相信号(VINI)和正交信号(VINQ);四象限乘法器(2I),基于控制信号(CI)改变同相信号(VINI)的振幅;四象限乘法器(2Q),基于控制信号(CQ)改变正交信号(VINQ)的振幅;组合器(3),将同相信号(VINI)与正交信号(VINQ)相组合;以及控制电路(4)。控制电路(4)包括:电压发生器,产生参考电压;以及差分放大器,输出控制电压(VC)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信号作为控制信号(CI、CQ)。差分放大器执行将控制电压(VC)转换成类似于正弦波或余弦波的控制信号(CI、CQ)的模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880081294.1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接收侧IC芯片(1a)包括:焊盘(15),连接到芯片外部的、特性阻抗(Z0)为50Ω的传输线(2);信号线(16),一端连接到焊盘(15);接收侧输入单元电路(10),接收经由传输线(2)从发送侧IC芯片发送的信号(S);终端电阻器(11),具有50Ω的电阻并用于阻抗匹配,连接在预定电压与信号线(16)的另一端之间,并且终止传输线(2);以及电容器(12),插入在信号线(16)和终端电阻器(11)的连接点(A)与接收侧输入单元电路(10)的输入端子(In)之间。DC阻断电路包括电容器(12)。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41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9030.9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74 , H03M1/66 , H04J11/00 , H04J11/0036 , H04J11/0056 , H04L27/263 , H04L27/2634
Abstract: 在以往的CMOS平台的DAC中,其模拟输出频带为15GHz左右而不足,成为实现通信系统的大容量化时的瓶颈之一。在现有技术中,即使使用多个DAC也只能获得具有与单个的DAC的频带相同频带的输出。此外,即便是能够获得与单个的DAC相比宽频带的输出的结构,也存在与电路构成的非对称性相关联的问题。在本发明的信号发生装置中,将多个通常的DAC组合,来实现超过单个的DAC的输出频带的更宽频带的模拟输出,还消除电路构成的非对称性的问题。在频域将所希望信号分离为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并在数字区域进行使高频信号的振幅为常数(r)倍,在频率轴上移动而与低频信号重叠的一系列操作。各DAC的输出由模拟多路复用器开关。还公开了适合于多载波信号的发生的构成例。
-
公开(公告)号:CN1078521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3321.7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3/45 , H03K17/62 , H03K19/013 , H04B1/04 , H04L27/36
Abstract: 一种模拟多路复用器核心电路(120A)包括:包括两个晶体管(Q1,Q2)的差分对(121)、包括两个晶体管(Q3、Q4)的差分对(122)、包括两个晶体管(Q5、Q6)的差分对(123)、以及致使电流(IEE)流动的恒流源(124)。该模拟多路复用器核心电路(120A)对两个模拟信号(Ain1、Ain2)进行时分多路复用并输出经时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Aout)。每个发射极电阻器(REA1、REA2、REA3、REA4)被连接到晶体管(Q1、Q2、Q3、Q4)中对应的一个。此时,满足了“REA·IEE≥输入模拟信号的幅度”的关系。结果,通过扩大差分对(121、122)的线性响应输入范围可以确保响应的线性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2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26592.3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H03G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G3/30 , H03G3/3084
Abstract: 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电路(5a)包括:峰值检测电路(10),检测来自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输出信号的峰值电压;平均值检测和输出幅度设置电路(11),检测来自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输出信号的平均电压,并且将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所需输出幅度的1/2电压与平均电压相加;以及高增益放大器(12)对峰值检测电路(10)的输出电压与平均值检测和输出幅度设置电路(11)的输出电压之差进行放大,并且使用放大结果作为增益控制信号来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3)的增益。峰值检测电路(10)包括:晶体管(Q1、Q2、Q3)、电流源(I1)和滤波器电路。滤波器电路包括电阻器(Ra)和电容器(C1)的串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549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080028997.1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H04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72 , H04L25/03159 , H04L27/2633 , H04L27/265 , H04L27/266 , H04L2025/03414
Abstract: 一种频域复用信号接收方法,对频域复用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具有:数字信号取得步骤,从频域复用的接收信号取得数字信号;偏移离散傅立叶变换步骤,基于所述取得的数字信号,进行奇数离散点数的偏移离散傅立叶变换;以及解码步骤,对作为用所述偏移离散傅立叶变换取得的频域的频域数字信号的、一个以上频率信道的所述频域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915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080005257.6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H03M1/74
Abstract: 两个D触发器(D-FFMA、D-FFMB)将数字输入信号(DM)划分为两个,并依靠时钟信号(CLK)和互补时钟信号(CLKB)输出两个重新定时的半速率信号(DMR-A、DMR-B)。第一和第二开关(SM1,SM2)由这两个半速率信号(DMR-A、DMR-B)驱动,第三和第四开关(SM3,SM4)由频率与时钟信号(CLK)相同但相位不同的选择信号(SW)和互补选择信号(SWB)驱动。基于此,使从电流源(1)馈入到负载(4)的电流成为与两倍于时钟信号(CLK)频率的转换频率相对应的电流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90757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780021298.6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差分放大器(1‑1)的正侧电源端子(1‑1a)连接到正侧电源线(L1)。差分放大器(1‑2)的负侧电源端子(1‑2b)连接到负侧电源线(L2)。差分放大器(1‑1)的负侧电源端子(1‑1b)和差分放大器(1‑2)的正侧电源端子(1‑2a)相互连接。末级放大器(2)连接在正侧电源线(L1)与负侧电源线(L2)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