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1862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152044.5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1J37/08 , H01J37/317 , C23C14/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源,其生成含有铝离子的离子束,所述离子源包括: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含氟可电离气体(8)被导入其中;热阴极(12),设置在该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的一侧;对置反射电极(20),设置在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的另外一侧,相对于该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被施加来自于偏压电源(24)的负电压VB,其反射电子;以及磁铁(30),在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产生磁场(28),该磁场沿着连接热阴极(12)和对置反射电极(20)的线,所述对置反射电极(20)由含铝材料构成。与以往的离子源相比,本发明的离子源可以削减部件的数量并简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862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52044.5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1J37/08 , H01J37/317 , C23C14/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源,其生成含有铝离子的离子束,所述离子源包括: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含氟可电离气体(8)被导入其中;热阴极(12),设置在该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的一侧;对置反射电极(20),设置在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的另外一侧,相对于该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被施加来自于偏压电源(24)的负电压V B ,其反射电子;以及磁铁(30),在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产生磁场(28),该磁场沿着连接热阴极(12)和对置反射电极(20)的线,所述对置反射电极(20)由含铝材料构成。与以往的离子源相比,本发明的离子源可以削减部件的数量并简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271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10225325.1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1J2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电极结构件和离子源,能在尽可能增大被溅射面的面积的同时,不仅能简化被溅射构件的安装结构,而且能使反射电极结构件紧凑,并且能提高对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进行反射的反射效率。反射电极结构件(4)设置在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与阴极(3)相对配置,把电子向阴极(3)一侧反射,其包括:被溅射构件(41),通过被等离子体溅射,放出规定的离子,具有贯通被溅射面(41A)和被溅射构件背面的贯通孔(411);以及电极主体(42),插入被溅射构件(41)的贯通孔(411)中,支承被溅射构件(41),并且具有通过贯通孔(411)在被溅射面(41A)一侧露出的反射电极面(42X)。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27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225325.1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1J2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电极结构件和离子源,能在尽可能增大被溅射面的面积的同时,不仅能简化被溅射构件的安装结构,而且能使反射电极结构件紧凑,并且能提高对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进行反射的反射效率。反射电极结构件(4)设置在等离子体生成容器(2)内,与阴极(3)相对配置,把电子向阴极(3)一侧反射,其包括:被溅射构件(41),通过被等离子体溅射,放出规定的离子,具有贯通被溅射面(41A)和被溅射构件背面的贯通孔(411);以及电极主体(42),插入被溅射构件(41)的贯通孔(411)中,支承被溅射构件(41),并且具有通过贯通孔(411)在被溅射面(41A)一侧露出的反射电极面(42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