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共轨系统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9792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510067151.X

    申请日:2005-04-21

    Abstract: 一种新型共轨系统喷油器。其中的控制阀部件的主要特征是:a.控制阀芯(3)上有一个和控制阀座(4)配合的密封锥面(15),控制阀中央有一个贯穿的轴向油道(10),在控制阀芯的延长部分上有与轴向油道(10)相通的周向进油道(13),在周向进油道(13)上方有一个周向回油道(14),它也和轴向油道(10)相通;b.控制阀座(4)上有一个进油道(11)以及与进油道(11)相通的进油圈槽(12);在喷油器不喷油时,也就是非工作状态时,控制阀芯(3)上周向进油道(13)的位置和控制阀座(4)上的进油圈槽(12)对准,高压燃油能通过轴向油道(10)流入控制室(9);在喷油器喷油时,也就是工作状态时,控制阀芯(3)向上升起,周向进油道(13)离开控制阀座(4)上的进油圈槽(12),关闭了高压燃油进入控制室(9)的通道。由于控制阀芯(3)在电磁力作用下向上开启的同时,切断了通向控制室(9)的高压燃油,因此在喷油嘴整个喷射期间,几乎没有高压燃油的能量损失。同时通过调整控制阀芯(3)的升程,能够控制控制室(9)的压力降,从而控制喷油嘴针阀(16)的开启速率,达到控制喷油速率的目的。

    一种新型共轨系统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854499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510067151.X

    申请日:2005-04-21

    Abstract: 一种新型共轨系统喷油器。其中的控制阀部件的主要特征是:a.控制阀芯(3)上有密封锥面(15)、轴向油道(10)、周向进油道(13)、周向回油道(14);b.控制阀座(4)上有进油道(11)以及进油圈槽(12)。由于控制阀芯(3)在电磁力作用下向上开启的同时,切断了通向控制室(9)的高压燃油,因此在喷油嘴整个喷射期间,几乎没有高压燃油的能量损失。同时通过调整控制阀芯(3)的升程,能够控制控制室(9)的压力降,从而控制喷油嘴针阀(16)的开启速率,达到控制喷油速率的目的。

    一种汽油机油气混合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3363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759421.2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油机油气混合控制装置,包括外壳、节气门芯、EGR管、冷启动喷油器及油气混合腔;所述节气门芯为流线型梭形体,设置在EGR管上,通过驱动装置轴向位移控制进气量,进气经所述外壳内壁与节气门芯之间的环形流道流向发动机;所述节气门芯上设有通孔作为所述EGR管废气出口;所述环形流道后部具有螺旋流道;所述油气混合腔位于节气门芯后部,所述冷启动喷油器喷嘴设置在油气混合腔内。本发明节流损失更小,可实现怠速进气流通量的控制功能,并可以对节气门微小位移量进行闭环控制,实现对冷启动/怠速进气量的调节。还可以实现大EGR率的调节,从而降低NOx排放物生成;汽油雾化效果好,利于降低汽油机冷启动及怠速运转时污染排放物生成。

    车用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量均匀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03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50819.X

    申请日:2016-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天然气发动机燃气喷射量均匀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ECU、天然气供气瓶和与发动机的气缸数量相等的喷射系统,每个喷射系统均包括至少一个气轨和与ECU相连接的喷射单元,每个气轨的进气口与高压电磁阀之间均设有一个计量单元,每个计量单元均包括一个与ECU相连接的毫秒级转子流量计,该毫秒级转子流量计能对毫秒级别的天然气瞬态流量进行计量。采用上述结构与方法后,能显著提升天然气喷射量的均匀性,解决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由于喷嘴的一致性带来的控制问题,实时监控喷射系统状态,能维持天然气发动机的稳定扭矩输出,有利于缸内直喷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的开发,且各种排量的天然气发动机均适用。

    一种双隔膜泵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91590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234584.4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双隔膜泵,包括隔膜泵Ⅰ和隔膜泵Ⅱ,所述隔膜泵Ⅰ和隔膜泵Ⅱ包括托架、柱塞隔膜、驱动机构、下压板、上压板以及单向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泵Ⅰ和隔膜泵Ⅱ共用一个下压板和一个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对应的隔膜泵Ⅰ和隔膜泵Ⅱ分别设置有过渡腔,隔膜泵Ⅰ的进口流道与隔膜泵Ⅱ的出口流道设置在上压板上对应的隔膜泵Ⅰ的过渡腔和隔膜泵Ⅱ的过渡腔内,并通过中间流道连通,隔膜泵Ⅰ的进口连接流道与隔膜泵Ⅰ的过渡腔贯通。本发明的双隔膜泵结构集成,零件共用,能有效减少零件的数量,降低成本;其中一个泵的进口流道与另一个泵的出口流道连通,不仅使双泵具备液力流向切换的功能,而且使双泵管路接口布置更简单、使用更方便。

    一种还原剂供应单元的加热解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3308.6

    申请日:201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还原剂供应单元的加热解冻装置,包括由壳体、基板和过滤器盖构成的保温外壳和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设置在供应单元的还原剂供给容腔体上,对还原剂供给容腔体及设置在其上的进口管接头、出口管接头、回流口管接头进行加热。本发明对供应单元进行了保温处理,降低了用于供应单元加热解冻的能耗。由于采用了PTC加热元件对其进行加热,具有布置灵活,安装简单方便的优点,特别是提高了加热解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PTC加热元件布置在关键部位如进口管接头、出口管接头、回流口管接头,能实现快速、高效地加热解冻。

    一种还原剂供给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33879.X

    申请日:2013-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还原剂供给装置,包括供给装置本体、圆柱形过滤器、供给泵、反抽泵、二位二通开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过滤器横向设置在供给装置本体内,并在其圆周最底端切向处设置有地漏式清空流道,所述地漏式清空流道经二位二通开关阀与反抽泵相连,所述供给泵通过供给管道与圆柱形过滤器内腔相通。本发明所述的特征结构,能使还原剂汇聚在清空流道内,实现彻底排出,同时不改变还原剂流经过滤器的方向。此结构简单有效,无需使用压缩空气。另外,圆柱形过滤器横向设置,拆卸方便,不易在拆卸和更换过滤器的过程中漏洒还原剂而污染环境。

    一种尿素溶液喷射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3225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166637.2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尿素溶液喷射器,包括固定铁芯、电磁线圈、弹簧、阀套、阀座、喷孔板、球头、阀杆、衔铁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铁的导向外圆柱上加工有均匀分布的多面部分,其中被切除扁位的深度小于衔铁圆周内接正多边形的弦高。所述阀套是薄壁套筒件,其长度/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50,对沿阀套传导的热流起热流阻作用,防止尿素溶液因受热而结晶。所述的衔铁、阀杆和球头组成可动部件的表面具有涂层。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衔铁扁位导向结构和薄壁阀套的组合,增加可动部件的表面涂层,能有效兼顾对电磁线圈磁场强度的削弱,显著减少衔铁在阀套内孔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抑制尿素溶液的结晶,避免衔铁可动部件的运动卡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