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16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075884.8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新疆农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作物群体改良和品种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群体改良:利用候选种质基于全基因组选择进行亲本选择后杂交得到F1的杂种群体,将每个杂交种F1取一部分用于下一个的群体改良循环,取另一部分用于开发优异品种或自交系;开发优异品种:将F1采用单倍体诱导技术形成双单倍体(DH系),将DH系筛选出高产DH系,将高产DH系筛选出高育种值DH系,将高育种值DH系筛选出优异DH系,再筛选出优异DH系作为品种大面积推广或者优异杂种亲本;将高产DH系的多年多点表型和基因型提供到群体改良全基因组选择训练群体中。本发明将品种选育和种质群体改良相结合,对快速推进我国现有种质基础的遗传增益起着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162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75884.8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新疆农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作物群体改良和品种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群体改良:利用候选种质基于全基因组选择进行亲本选择后杂交得到F1的杂种群体,将每个杂交种F1取一部分用于下一个的群体改良循环,取另一部分用于开发优异品种或自交系;开发优异品种:将F1采用单倍体诱导技术形成双单倍体(DH系),将DH系筛选出高产DH系,将高产DH系筛选出高育种值DH系,将高育种值DH系筛选出优异DH系,再筛选出优异DH系作为品种大面积推广或者优异杂种亲本;将高产DH系的多年多点表型和基因型提供到群体改良全基因组选择训练群体中。本发明将品种选育和种质群体改良相结合,对快速推进我国现有种质基础的遗传增益起着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93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14343.1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新疆农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玉米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玉米PB群选育耐旱父本种质的方法;步骤为:通过PB群抗旱性玉米种质与父本材料混粉,构建种质改良基础群体并自交产生S1代;S1代在苗期进行穗行间抗旱性筛选,筛选后抗旱性穗行分两份分别移栽,根据旱区种植后穗行抗旱性的鉴定结果,选取与之对应种植于正常灌水区的穗行进行自交,得到S2代并形成DH1系;取少量DH1系形成测配群体TC1,测配群体TC1及其亲本DH1系进行多环境抗旱性表型鉴定,分别建立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模型预测大量DH1系的表型,筛选出的优良自交系即选育出耐旱的玉米父本种质。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解决现有玉米父本种质的选育周期长、选择效率低、产量和耐旱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9388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614343.1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新疆农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玉米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玉米PB群选育耐旱父本种质的方法;步骤为:通过PB群抗旱性玉米种质与父本材料混粉,构建种质改良基础群体并自交产生S1代;S1代在苗期进行穗行间抗旱性筛选,筛选后抗旱性穗行分两份分别移栽,根据旱区种植后穗行抗旱性的鉴定结果,选取与之对应种植于正常灌水区的穗行进行自交,得到S2代并形成DH1系;取少量DH1系形成测配群体TC1,测配群体TC1及其亲本DH1系进行多环境抗旱性表型鉴定,分别建立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模型预测大量DH1系的表型,筛选出的优良自交系即选育出耐旱的玉米父本种质。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解决现有玉米父本种质的选育周期长、选择效率低、产量和耐旱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
-
-